摸鼻子就代表你在说谎吗?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关于语言艺术的内容,关于“逃避的艺术”。这种艺术在人脸上表现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这让人想到了一部心理学影视剧《千谎百计》。《千谎百计》中的很多案例都基于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的研究,涵盖了人类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口语(verbal language)和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的辨识,以及情绪的分析与鉴别人际关系中的欺骗行为。

剧中的主角莱曼博士(Dr. Cal Lightman)是一名通过“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分析被观察者的肢体语言、微表情(micro expressions)和语言的心理学家,他所带领的团队为各种客户(包括FBI等美国执法机构或联邦机构)提供被观测者是否撒谎等分析报告。

不过,《千谎百计》中存在的误区也不少,对于微表情的很多解析也和现在广为流传的很多测谎小技巧类似,夸张成分较多,并不属实:例如男性在讲话时如果摸鼻子就代表他心虚,有可能在说谎——这种说法提出的假设是摸鼻子是安慰反应的一种表现,所以说谎的时候有人会喜欢摸鼻子,但其实摸后颈和下巴也能给予人一种安慰反应,而说话的人未必是因为说谎而感到不安,也有可能是因为陌生的环境而感到紧张等等。

微表情心理学(micro expression psychology)听起来噱头十足,但实际上,微表情的形成过程十分错综复杂,与影视剧中的描述大相径庭。

单从肢体语言,口语以及微表情无法断定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而在真实情况下,如果要对刑侦案件作出分析,还需要结合事件中发现的线索,配合缜密的调查和较强的逻辑思维,才可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答案。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会觉得微表情完全不可靠?

实则不然,微表情在表现跨文化的不同人种的基本情感时具有可参考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在应激(stress)状况下,非随意反应(involuntary response)不可控;其次,原本生活在不同地区,拥有迥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人种也会在应激状况下表达出大致相似的反应。

所以,通过分析在应激状况中产生的非随意反应——也就是微表情——而获得的讯息,还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