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如何(勉强)保障人民住房?

二战期间,民主德国的土地上,有130多万套住宅被夷为平地,80多万套住宅遭到破坏,数百万人因此无家可归;直到60年代末时,像样的房屋在东德依然是稀缺物。

一场柏林战役下来,柏林仿佛从帝都变为废都

(图片来自: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然而,这片土地上的社会主义政权,在众多不利条件下,还是努力做到了居者有其屋。

这是怎么做到的?

救救房子吧

民主德国(东德)崛起于反法西斯战争的废墟。这个新政权的任务重大,而当务之急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居民“有屋可居”。

然而,与房屋在二战中大量被毁的其他东欧联盟国家相比,住房似乎并非东德成立后的优先关注点,百废待兴的东德先关注的是解决吃饭问题,一段时间相当内重视农业发展;而后是工业,至于房屋建设,重点反而在于政治宣传上。

吃的、穿的、住的,水电暖,都缺

(图片来自:wikipedia@No 5 Army Film & Photographic Unit, Wilkes A)▼

1950年代时,东德建筑主要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像东柏林有名的斯大林大道(Stalinallee)这样的街区,以及像“斯大林施塔特(Stalinstadt)”

(在1961年更名为Eisenhüttenstadt)这样的工厂镇。

社会主义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brunocoelho)▼

前者斯大林大道,是标志东柏林变为社会主义国家首都后的重要建设项目,领导人将大道修整加宽,以方便举行阅兵式和示威游行;而林荫大道两侧是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公寓楼,铺着麦森瓷砖,内设众多购物场所,整条街仿佛是“东德的终极营销工具”。

确实很适合集体活动(合法的那种)

(图片来自:Wikipedia@德国联邦档案馆)▼

而后者斯大林施塔特的规模更小,但建筑风格依旧延续了新古典主义,并且墙壁上常常画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的壁画和雕塑,内容展现的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光明。

东德时代的斯大林施塔特

(图片来自:Wikipedia@Bundesarchiv)▼

但无论是在街道和或建筑外观上,东德的建筑师和规划人员显然都有些跑偏,依着领导的要求把房子建设成了进步和权力的宣传艺术品,宜居性往往是不予考虑的。

老一辈工业城市常见的景观

(斯大林施塔特,现在叫艾森许滕施塔特)

(图片来自:Wikipedia@Ben Kaden / Eisenhüttenstadt-Blog)▼

然而这种美好景象并没有持续多久便在残酷的现实下渐渐消退了:

1950年代,东德每年建设的新住宅数量不到西德建造10%:1954年时东德建了34722套,而西德为541100套(尽管西德的人口接近东德3倍,东德的住房建设远远落后确是事实)。同时,除了没房子住的人之外,东德面临房屋老化现状也更为严峻:1958年,民主德国住房的平均已使用年数为63年,而联邦德国只有45年。

东西德比较来看的话

东德在二战后的初始条件就要差很多(人口、资源等)

加上大量优秀工商业人才逃到西德

东德想在经济上追赶西德,希望渺茫▼

东德领导人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也不得不承认,据估计,民主德国住房短缺数量超过50万套。因此,在50年代末德国统一社会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乌布利希宣布,计划“在历史上最短的时期内消除工人群众长达数百年的住房短缺”。

语言真是一种魔法

原来工人群众数百年的问题是靠东德解决的

(乌布利希,图片来自: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然而进入60年代,东德的新建住宅进度越发让人不敢恭维:在1951至1970年的二十年间,总共才建造了110万套住宅,远远低于乌布利希之前宣布的目标。而后果,就是70年代时的东德已遭受了严重的住房短缺:无房可住一是方面,现有的房屋中,超过60%既没有洗浴设备也没有单独卫生间,能用上热水的还不到四分之一。

到1971年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上台时,对住房条件恶劣的控诉,已然成为绝大多数公民请愿书的主要内容。

1973年,乌布利希的葬礼

(图片来自:Wikipedia@German Federal Archives)▼

房子要像样

70年代是东德住房开始大规模改善的年代,大众公共住房计划站到舞台中央。

1971年,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统一的政策,住宅建设当之无愧成为重中之重。而埃里希·昂纳克也在当选总书记后,迅速提出了“东德住房计划”(Wohnungsbauprogramm),宣布将大规模的公共住房建设计划作为社会政策的核心方面,并承诺到1990年,“住房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将成为历史”,届时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28平方米。

其实对于诞生了包豪斯的东德来说

为人民群众成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标准住房

本不应该是个难题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Claudio Divizia)▼

支撑这种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的理论背景是,容克地主坐拥大量土地,更是此前纳粹党的主要财政支持者,因此在民主德国建立之后,他们的土地被合理地无偿国有化了。这让国家有了充足的土地供给,使其能够推行公共住房计划。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东德深受苏联“микрорайон”(也就是“小区”)建筑概念的影响,对住房周围的环境有着比较高的要求。1976年的一项法案甚至规定所有新建公寓每天至少能沐浴两个小时的阳光。

大哥家的房子就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是因为东德领导层认为,“新的生活状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石”。建设住房,不仅要提供公寓,还必须为“社会主义社会人格的全面发展”服务,这就意味住房要满足男女老少对住房舒适的需求,包括采光、房屋周边设施等。

道路要宽阔、绿化要充足,采光要整整齐齐

(图片来自:Wikipedia@Bundesarchiv)▼

这些特点从柏林、莱比锡、新勃兰登堡和德累斯顿等城市郊区的大型预制板建筑群(Plattenbau)开发区中可见一斑。其中设想最为宏大的便是“柏林-马灿”(Berlin-Marzahn)Plattenbau建筑群——也是整个东德住房计划的最大亮点。

柏林-马灿Plattenbau建筑群(1987)

(图片来自:Wikipedia@德国联邦档案馆)▼

它建在柏林东北边缘的一个小村庄上,区域内数十万棵树木沿着人行道排列,聚集在建筑物的入口处;整个区域保留了两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以供车辆通行,而人行道则贯穿了大部分开发区,连接着居民楼、学校、公共设施、公共交通站点;至于主要公寓楼,高度分三种:5层,11层和22层,楼与楼之间必隔开很远的距离以保证良好的房屋采光。

但同一个大区中的房屋等级并不相同,因为总有些人在这个平等的国家比别人更平等。

一般而言,劳动者住的房屋条件稍微逊色一些,退休工人、农民、中层管理人员和住在好一些的房子里,高级管理者和知识分子住的房子条件更好。但总的来说,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展示窗口,东德的预制板民居还是比其他国家的新建住房好一些的。

整整齐齐的柏林-马灿建筑群

(图像来自:google map)▼

数量要跟上

虽然根据描述,这种住宅的建设规划很理想,但不同地区之间因土地、人口等条件的差异也存在操作与效果上的误差。为了最大化实现住房计划中的目标,东德对房屋建设规划了三个重点。

一是维护和翻新仍旧可以使用的住宅;二是拆除无法使用的破旧住宅,再新建住宅代之;三是在住宅数量缺乏、住房问题尚未解决的城市新建房屋增加住宅数量。

也就是说,根据规划,民主德国解决住宅问题不光是建新房子,还要靠翻新老住宅。

在维修和翻新方面,维修能够增加建筑物使用期限,只能保证建筑物发挥正常功能而不增加新的价值;而翻新采的改善工程设备(卫生、暖气、通风、供电等)、建筑技术处理 (隔热、 隔音、 窗户、 地板等) 、空间功能处理 (改变房屋平面布置、朝向等) 等措施则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不过无论维修或是翻新,改建旧房的费用总体而言要比新建工程低40%~50%,耗材量低30%~40%,还能节约运输费和工时费。

而在房屋新建方面,一般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方式分为国家建、集体建和个人建。

国家建设的住宅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和建筑部门负责设计、施工、分配和管理,这也是住宅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集体建房也很重要,比如通过劳动者建房合作社。这是由一些企业、单位和个人合资组成的团体,申请住房的人要先到此登记、缴纳股金,并利用业余时间到建筑工地辅助建设,这样一能能缓解劳动力短缺,二能加快工程进度。

如果是个人建,则能得到长期的低息贷款以及有关部门的建筑援助,还是比较体贴人民的。

不过无论谁建,东德的新建住宅基本属于“半成品”:房屋出场时基本是装配式,用预制板建成,玻璃门窗、卫生间内的浴缸等设施已经装配好,因此这些公寓大楼也被称为 “快速装配式建筑”,明显是受到了苏联赫鲁晓夫楼的启发。它的有点不用多说,就是快。一栋4000平方米的住宅,从动工到建成交付三个多月的时间便可完成。

在现在的俄罗斯还能见到赫鲁晓夫楼

(图片来自:Wikipedia@Francesco Piraneo G.)▼

在精英头脑、集体力量的配合下,民主德国的房屋建设成效显著。1971至1981年间,东德住房建设规模扩大了一倍,十年中新建、翻新了150多万套住宅,满足了450万公民(1/4东德人)的需要;1981到1985的五年计划期间,又新建和改造了近100万套住宅,大部份城市与农村已经实现每个家庭一套单独住宅的目标;到了80年代末,东德人均住房面积已达27平方米,基本实现昂纳克当年宣布的野心。

Vincent-van-Gogh-Stra?e地区第300万套公寓移交纪念碑

(图片来自:Wikipedia@德国联邦档案局)▼

昂纳克时期的住房政策不可谓不不成功,连一些西德学者也不得不承认,就住房方面,昂纳克做得确实比乌布利希时期更好。

他们没有提到的是,同时代的西德,人均住房面积已经到了将近35平米,而且家里的家具家电都充实多了。

参考文献:

[1] Annemarie Sammartino. The New Socialist Man in the Plattenbau: The East German Housing Progra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Way of Life: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1177/0096144217710231

[2]周家高.民主德国的住宅建设[J].《国际论坛》1989年.第2期

[3] PUBLIC HOUSING IN THE DDR:https://www.lookleftonline.org/2018/11/public-housing-in-the-ddr/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Sirio Carnevalin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