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射出去的8400吨太空垃圾,该怎么“扫”?

▲ 1969年7月16日,土星五号火箭运载着阿波罗11号的升空瞬间,每一次太空活动,都会在太空中留下些垃圾。图/NASA

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曾经回忆说,他在太空里听到了许多“咚、咚、咚”的响声,但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种声音来自何处?甚至有传闻说这是外星人在敲击飞船......靠谱的解释是,这是由舱内温度变化导致的气体热胀冷缩,挤得舱体变形时的声响。

其实,这还有可能是太空垃圾撞击飞船时发出的声音。我们头顶上上亿块的、总量量超过8400吨的太空垃圾,从人类踏入太空的那一刻起,就从未被清理过。

▲太空垃圾摧毁卫星模拟。图/ESA

01.发射出去的,不只有卫星和飞船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上所有的报废船只都还漂浮在海面上,在大洋中航行将会是多么危险。如今,我们头顶的太空就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每次我们飞向太空,都可能对下一次的旅行产生威胁:火箭残留的碎片,废弃的卫星、甚至是空间站上不慎掉落在舱外的物品,都充斥在太空里,它们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垃圾。

▲阿波罗6号任务期间火箭脱落的瞬间。图/NASA

据欧航局统计,在我们头顶上,有34000块比苹果(直径10厘米)还大的垃圾,以及90万块介于豌豆(直径1厘米)和苹果之间大小的垃圾,另外,至少还有1.28亿更小的以至于无法探测到的垃圾,总重量超过8400吨。

▲ 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模拟图。图/ESA

报废的人造卫星,是太空垃圾中的大个子。直到2019年年初,人们已经成功将约895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如今,已经报废但依然漂浮在太空中的卫星,总数超过了3000颗。火箭的第一级,一般都会自然地落入大气层烧毁,而火箭的其它部分,就成为了太空垃圾的重要来源。早期火箭的二、三级,不具备反推进回收功能,所以在发射成功后就被留在了太空里。比如发射阿波罗12号的土星5号的第三级(已经重要到被命名为J002E3号天体),要再过几十年才能慢慢落回地球。在某些情况下,火箭在太空中会掉落零件或涂料碎片,甚至是发生引擎爆炸,从而形成更多的小块垃圾。

▲ 运送阿波罗17号的土星五号火箭第三级,与运送阿波罗12号的火箭第三级同款。图/NASA

人类在太空站出舱行走时,有时会不小心丢下一些东西。“爱德华·怀特丢失的手套,迈克尔·科林斯丢掉的一个扳手和一支牙刷,苏尼特·威廉斯掉落的摄影机......”这些都是被确实记录在案的遗失物品。

▲ 1998年拍摄到的一条在轨道中飞行的太空站的毯子。图/NASA

太空中的撞击或爆炸,将会极大程度地增加太空垃圾的数量。2009年,美国的通信卫星铱-33与俄罗斯的报废卫星宇宙2251以4.2万千米的相对时速发生了碰撞,两颗卫星随即从两块垃圾,变为了两团由碎片组成的“垃圾云”。另外,很多国家都曾开展过反卫星实验,虽然有证据表明,卫星被导弹炸毁后,大部分的碎片都会很快坠落回地球,但毕竟还是有小部分留在了太空之中。

02.“炮弹”呼啸而过

我们一直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太空是如此之大,不管我们“扔”多少东西上去,和它的广袤相比,都不值一提。然而,地球周围的空间,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充裕”。因为,我们发射上去的东西,只集中在几个特定的区域。人类近2/3的卫星,以及我们熟悉的国际空间站,都在一个叫做低地轨道的空间范围内运行。低地轨道,一般指的是距离地面2000千米以内的空间,比如,国际空间站的飞行高度就在390千米左右。

▲ 低地轨道虽然只占到了地球轨道的一小部分(蓝色),但它的利用率远高于其它轨道。我们熟知的GPS系统位于距离地面20200千米的中轨道上(绿色),在这里,可以用更少的卫星覆盖全球。另外,电视通信卫星大都集中在高度为35786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红色),与地面上的一个点保持相对静止。图/Rrakanishu,CC BY-SA 4.0

低地轨道有很多好处。因为离地面近,观测卫星就看得更清楚,通信卫星的延迟也更短。更为重要的是,离地面越近,发射成本就越低:人类最强大的火箭土星五号,如果是发射到低地轨道,能够载重119吨,但如果是发射到月球轨道,就只能装45吨了,花同样的钱,干更多的事儿,这个账,谁都会算。

▲美国的一枚极高频通信卫星。图/USAF

低地轨道的优势明显,但在这个区域运行,也会有很多麻烦。离地球近,意味着地球引力还能发挥很强的作用,所以在这里飞行的物体,需要保持高速才能维持轨道。低地轨道上的卫星因为速度太快,在某一片区域上空覆盖的时间只能有短短几十分钟,为了保障不间断的通信服务,人们必须打造由多颗卫星组建的网络,这就更加加剧了低地轨道的拥挤程度。Space X公司前几年提出的星链计划,一开口就要在低地轨道上部署多达1584颗卫星,数量之大甚至引发了人们对于“卫星密度太大,会影响天文观测”的担忧。

▲ 2014年7月14日发射的Space X猎鹰9号火箭。图/Wikipedia

如此密集的太空活动,让低地轨道,成为了太空垃圾的重灾区。这些太空垃圾同轨道上的卫星一样,都在高速飞行,这让它们拥有了惊人的破坏力。当13毫米直径的铝制弹丸,以每秒7千米的速度(与太空垃圾的速度近似)撞击13厘米厚的铝板时,会留下7、8厘米深的弹坑。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在以最高3万千米的时速纵横交错环绕着地球,这些“炮弹”和“子弹”,可以轻易地摧毁我们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卫星体系。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超高速弹道靶场,以每小时17000英里的速度发射的弹丸撞击固体表面时产生的“能量闪光”。这个试验是用来模拟轨道碎片撞击轨道上的航天器时所发生的情况。图/NASA

国际空间站前站长克里斯·哈菲尔德已经将太空垃圾的撞击视为家常便饭:“如果你在空间站墙边静静地坐着,过一会儿就能听到有东西像是撞击了飞船,虽然大部分情况是航天器外壳因为热胀冷缩而发出的声音,但也有的是小物体在撞击铝制薄壳。”太空垃圾最可怕的地方还不是垃圾本身,而是它们可能引发的链式反应:当太空垃圾与其它物体相撞后,会产生更多的碎片,这将导致相撞事件的发生几率呈指数级增长。

▲ 欧洲航天局制作的卫星被太空垃圾碎片摧毁的动图。图/ESA

欧洲航天局的太空垃圾专家本杰明·巴斯提达对于太空垃圾可能产生的链式反应充满了担忧:“即使我们现在不再向太空发射任何东西,在200年内,大块垃圾会破碎成为小块垃圾,从而让太空无法使用。”

03.清扫回收?没那么容易!

本月初,欧洲航天局宣布,他们委托了一家名为Clearspace的公司,计划在2025年时开展人类第一个太空垃圾清理任务。Clearspace是由一群经验丰富的太空垃圾专家组成的瑞士初创公司,它的成立地点在瑞士的洛桑理工学院。即将在2025年发射的清理卫星Clearspace-1,既不像一台吸尘器,也不是一辆太空垃圾车,它的造型是一只蜘蛛,因为它的唯一目标,是一块重量达到100千克的电子设备。

▲ Clearspace-1模拟图。图/ESA

NASA和欧航局的研究表明,要阻止太空垃圾发生链式反应、稳定轨道环境的唯一主动方法,是清除大碎片。所以,人类太空垃圾清理的第一步,就选择了这块100千克重的大家伙。这块电子设备,来源于2013年欧洲发射的织女星火箭(Vaga),它是火箭二级推进器上使用的载荷适配器。这枚适配器形状简单、结构坚固,非常适合作为第一次太空垃圾回收的试验品。说白了,就是不仅好抓,也不容易被撞得稀碎。

▲ 织女星火箭,载荷适配器位于顶部卫星的下方,据ESA介绍,织女星火箭会完全坠回大气层,并燃烧殆尽,所以这枚适配器留在天上的原因,或许是一次失误。图/ESA_Event,CC BY-SA 2.0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Clearspace-1卫星会慢慢接近这块垃圾,然后抓住它,再开启返回推进器,与它一起坠回地球,整个过程堪称一次“死亡拥抱”。除了“死亡拥抱”的方法外,科学家们为清理太空垃圾,还开过不少脑洞。他们曾经设想设计出一个带有捕捉网的清理卫星,将轨道中的大碎片都“捞”回地球,对于那些因为太大而无法“捞”住的物体,则从卫星上发射一枚鱼叉叉住,然后再打开降落伞返回地球。但是,在太空中与这些高速飞行的垃圾接触,十分考验技术,如果操作失败发生碰撞,很可能会制造更多的垃圾。

▲ 用网清理太空垃圾的模拟图。图/Real Engineering GSUI5051

为了做到不接触,也能清理垃圾,有的科学家还有提出了一些更加疯狂的想法,比如在轨道上放上一块巨型磁铁,把飞过来的太空垃圾都......挤下去或挤得更远......高能量的激光是非接触型垃圾“清扫”中一种可行性很高的选择:激光足以使垃圾表面的材料融化,产生的推力可以使它的速度变慢,或加快轨道降低的速度。但是这种激光因为不仅能打垃圾,还能打别的国家的卫星,所以当一个国家研发这种技术的时候,其它的航天国家都会感觉如坐针毡。或许,这次Clearspace-1的任务经验,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清扫”灵感。

04.硬抗?躲避?无奈的选择

2000年开始运营的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航天工程。它的大小,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在垃圾遍布的低地轨道,国际空间站简直就是一个活靶子。

▲ 国际空间站。图/NASA

“当你在飞船上的时候,你需要意识到,有一些东西会与飞船发生碰撞,”国际空间站前站长克里斯·哈菲尔德曾向采访者坦言,“所以需要寻找一种与它共存的方法,我们的方法是,尽可能精确地去了解这件事,分析统计数据,知晓风险,我们熟悉国际空间站的设计,也有应急预案。”

▲ 国际空间站的防护分布设计,红色区域为核心区域,防护力度最强,核心区域指的是:如果这些地方发生破损,有可能会危机到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图/NASA

为了应对潜在的撞击,人类研发出了惠普尔护盾。这种护盾利用了“物体在高速撞击时,会爆发出极高的能量,从而使物体本身破碎、蒸发”这一事实,采用了双层设计。小块的太空垃圾,在击穿第一层护盾时,就碎成了粉末,粉末对第二层的威胁就很小了。在测试实验中,欧航局用7.5毫米直径的铝制弹丸,以每秒7千米的速度(与太空垃圾的速度相似)射向惠普尔护盾,虽然护盾被直接射穿了,但内侧仅有3毫米厚的铝制装甲上,只留下了微小的灼烧痕迹。不过,惠普尔护盾再强大,也只能承受小于1厘米碎片的撞击,当大碎片袭来的时候,空间站会根据地面雷达站的警告采取变轨措施,当然,每次的变轨都需要一定的成本。

▲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为国际空间站提供预警的地面“干草堆”型雷达站。图/COO

地面指挥站为国际空间站画出了一个长宽都是50千米、高度是0.75千米的虚拟安全盒子,在人类监测的22300块太空垃圾中,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将穿过这个区域,就会引发警报。假如碰撞概率大于万分之一,国际空间站就必须变轨。

▲国际空间站的“安全盒子”。图/Real Engineering GSUI5051

对于国际空间站来说,变轨的损失可不只是消耗一些燃料,对空间站的加速会影响微重力实验的效果,甚至是让补给飞船错过发射窗口。

▲ 为国际空间站补给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图/Thegreenj

不光是国际空间站,人类为每一颗在轨卫星都给予了充分的监测,如果它们即将发生碰撞,就会点火变轨。但是,卫星与国际空间站不同,它们不能补充燃料,如果因为变轨消耗过多的燃料,很可能导致在报废时无法返回地球,成为一块巨型的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数量大、速度快、处理难,威胁大,但是它们并不会永远留在太空。一个好的消息是,那些细小的、人类暂时无法处理的碎片,因为有更大的表面积质量比,所以更容易受到大气阻力的影响,坠落得也就更快。

▲ 残骸坠落回地球。图/《地心引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需顾忌太空垃圾,如果这个问题随着人类的航天活动继续恶化,那么它将对愈发繁忙的地球轨道产生更多的影响。这倒不是因为国际空间站或者卫星有多么高的价值,而是因为你我身边的一切,从汽车导航到远洋电话、从电视转播到天气预报,都无比依赖于我们头上的卫星。

- END -

文丨张雨晨

封图丨Real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