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传宗接代必须男女配合,难道不能无性繁殖吗?

人类为何不能无性繁殖?为何得男女繁殖?

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人类通过男女结合实现生殖繁衍,是作为高等动物的本能,也是为了在社会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来。人类通过有性繁殖繁衍后代,不仅有利于基因的再进化和群体关系稳定,更能在大自然的威胁面前,具有更强大的抵抗未知风险的能力。

而在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繁殖这种生物学上的专业术语更接地气的称为“传宗接代”,而我们每个人名字中的姓氏继承就是最直接的体现。事实上,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更普遍的存在于地球上的生物世界中,而人类可以在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之后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也离不开有性繁殖的功劳。

人类需要男女繁殖的本质是什么

简单来说,人类繁殖现象中的男女配合,其本质上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有性繁殖方式,而有性繁殖还有另一个有意思的别称叫做种子繁殖法。事实上,自然界中现存的大多数生物都是有性繁殖方式,人类并非特例。客观而言,这种后代繁育方式也明显优于无性繁殖方式,能让后代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变得更好。

拥有这种繁殖方式的物种,其新个体都是从受精卵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新个体。而后期可发育成新个体的受精卵,则由配子(有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在结合之后所产生。如果你对配子这个名词感到陌生,那么我可以更简单地对其进行描述,它是人类生殖系统中形成的一种成熟性细胞。

只不过我们一般将磁配子称为卵细胞,并将雄配子称为精子而已。这两种配子具有明显的区别,前者的体积相对更大且不会移动,而较小的后者则会想蝌蚪一样游动。当然了,从后代基因的角度来说,它们的大小并不会决定谁的核DNA将被子代更多继承,因为,它们所提供的基因组都是各自一组。

男女繁殖贯穿人类的整个进化史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人类的繁殖方式并不是近代才演化成有性繁殖。并且,早在数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古猿就已经是通过雌雄结合繁育后代,且有化石可证其真实性。而我们现代人类,其实都是智人这一人属下唯一幸存的物种。

虽然,关于人类的进化阶段还存有争议,但相对而言,还是有更多的证据指向直立人是智人的前一个阶段。不管是发达而复杂的大脑,还是有性繁殖的群体性社会生活。这些有利因素都让智人在猎取食物和社会交流中更有优势,并具备了在当时的环境中赢得生存竞争的实力。

毋庸置疑,智人这种陆栖哺乳动物,就是当时地球上分布区域最广泛的物种。虽然,他们并没有在像南极洲这样的地方形成永久性居住点,但也曾在地球的每一个大陆上都生活过,甚至长时间居住下来。智人也可以在一年四季中的任意时间进行胎生繁殖,雌雄异体的他们,同样也需要在体内完成受精过程。

无性繁殖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很明显

虽然,无性繁殖的方式并不单一,涵盖了营养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这几种主要方式。但是,既然大自然中的大部分生物在进化之后都不选择这样的繁殖方式,便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繁殖方式,对于适应大自然而言客观上就存在较大的缺陷,于是才导致了仅有较少生物种类如此繁衍后代。

首先,我们可以来讲一讲无性繁殖方式的优点,那就是可以遗传稳定的细胞学基础。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每一个新个体,它们的生长周期相对更短。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繁育出更多的后代,并且,它们都拥有一模一样的属性特征。具体而言,当我们想要某种苗木保持其母株的基本性状、跨越部分发育阶段,又或是保存种子较少的植物时,无性繁殖的优势便能体现出来。

而无性繁殖最大的缺点就是物种的抗风险能力较差,很容易因为某种细菌的突然入侵而面临该物种的整体死亡。再加上无性繁殖本身就是通过营养体才得以施行,但这同时也很容易导致后代被母体的病毒所传递。

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在无性系中(无性繁殖这种后代繁育方式),病毒很容易直接在新生后代中带来特别严重的危害。简而言之,不管该繁殖方式可以多快的速度将后代数量传播开来,但终究难以抵抗外界细菌和病毒所导致的大规模死亡事件发生。

无性繁殖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从现在开始直到从地球上消失,也不会退化为无性繁殖方式。倘若有一天我们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了无性繁殖,那么,它的出现也会对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所有的人际关系也都会完全不同于现在。虽然,我们的社会关系可能会变得更简单,甚至没有了婚姻和各种婚嫁习俗,因为我们不再需要异性的配合才能完成后代的繁育。

然而,从基因的角度来说,即便你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就孕育出更多后代,但他们之间却是无差别的新个体。而且,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生孩子,那么,孩子的养育问题和经济实力的维系又该如何平衡?而无性繁殖伴随的基因稳定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却是最大的弊端,因为我们再也难以超越“自己”。人类之所以可以掌握社会的主要控制权,本就不在于我们的数量比其他动物群体更加庞大,而是我们的智慧高于其他一般生物。

并且,当人类的繁衍方式也演变为无性繁殖,那便意味着我们也将沿袭此类繁殖方式的所有弊端。当一种特殊的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发起攻击,我们同样也可能跟其他无性繁殖生物一样,当我们还不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的时候便全军覆没。简而言之,无性繁殖看似可以减少很多复杂的生活环节和社会关系,但有性繁殖却反而将我们的生存能力,以及社会的稳定性提升了起来。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