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菊隐小传:中国话剧最“牛”的导演,部部经典一戏一丰碑

焦菊隐小传:中国话剧最“牛”的导演,部部经典一戏一丰碑

近年来,各种演技类综艺节目大爆发,尤其最近《故事里的中国》还请来人艺田沁鑫导演坐镇,相当火爆。要说迄今为止,中国最“牛”的话剧导演是谁?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北京人艺的灵魂——焦菊隐!

1905年12月11日,焦菊隐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宦世家。他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24年(19岁),焦菊隐被保送到燕京大学。他非常热爱文艺,曾组织了多幕话剧《蟋蟀》,讽刺当局。1928年(23岁),大学毕业后,他任北平市立二中校长。

1931年(26岁),焦菊隐与程砚秋筹办北平戏曲专科学校,任第一届校长。他对京剧中的陈规陋习进行大胆改革,破除后台供奉祖师爷的旧习。学校实行男女合校,除了传统戏曲和音乐课程外,也开设中文、历史等课程。他将学生以“德、和、金、玉、永”五字排名,培养了一大批京剧名优。

(焦菊隐与朋友们合照,男扮女装为焦菊隐)

1935年(30岁),焦菊隐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38年,他完成论文《今日之中国戏剧》,获得博士学位。

此时正是抗战期间,焦菊隐毅然回国。他辗转桂林,江安、重庆等地,参加组织许多戏剧演出,宣扬抗战。

1946年(41岁),抗战胜利后,焦菊隐回到北平,任北平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他导演了话剧《夜店》,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剧体系。《夜店》真实地表现底层人民苦难生活,大获成功,在建国东堂连演30多场,引起轰动。

1947年,焦菊隐创办北平艺术馆,排演了话剧《上海屋檐下》(夏衍编剧)、京剧《桃花扇》(欧阳予倩编剧),将《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为京剧,在国内开创先河。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焦菊隐受邀为北京人艺排演老舍话剧《龙须沟》。《龙须沟》在北京剧场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台有着浓郁北京地方特色的话剧,奠定了北京人艺现实主义表演艺术风格。

1952年6月(47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改组成为专业话剧院,曹禺任院长,焦菊隐任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

(焦菊隐1951年导演的《龙须沟》)

1956年(51岁),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下,焦菊隐执导了郭沫若话剧《虎符》,之后又执导了《蔡文姬》、《武则天》,老舍的《茶馆》、田汉的《关汉卿》等等。

他学习借鉴戏曲元素,一台剧一种风格,既不抄袭别人,也绝不重复自己,开创了中国话剧民族化道路。

(排演《茶馆》,前排右起:焦菊隐、老舍、夏淳、童超、英若诚、于是之)

1966年(61岁),文革爆发,焦菊隐的大字报,从王府井贴到了西单。他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头号黑帮”,不许再导戏。

1975年2月28日(70岁),焦菊隐没有熬到折磨结束的那天,便溘然长逝。1979年,焦菊隐获得平反。在追悼会上,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写下挽联:先生先去也,一戏一丰碑!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36篇作品,营员“凌空子”的第33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