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抄袭?敦煌壁画九色鹿故事和农夫与蛇的故事竟然异曲同工

今天,我们就走进莫高窟北凉第257窟精美的壁画,来了解鹿王本生,即著名的九色鹿的故事。故事画位于主室西壁上,洞窟修建于北魏,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九色鹿的故事在很早的时候就诞生了,5世纪时,佛教鹿王本生的故事传入敦煌,这幅壁画就是依据吴支谦译的《佛说九色鹿经》 绘制的,佛经中有如下的记载:

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常与一乌为知识。

时水中有一溺人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着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于我。鹿闻人声走到水中。语溺人言。汝莫恐怖。汝可骑我背上捉我两角。我当相负出水。既得着岸。鹿大疲极。溺人下地绕鹿三匝。向鹿叩头。乞与大家作奴供给。使令采取水草。鹿言。不用汝也。且各自去。欲报恩者莫道我在此。人贪我皮角必来杀我。于是溺人受教而去…

故事基本可以分为八个情节:即救人、溺水者行礼、国王与王后、溺水者告密、捕鹿途中、休息的九色鹿、溺水者指鹿、九色鹿的陈述。

这幅壁画受到了中原绘画形式的影响,即不同于印度的圆形浮雕,也不同于龟兹的组画格式,而是呈现出连环画式的长卷式构图。

但这幅壁画的叙述方式却不是按照传统的依序式安排,而是按两头开始、中间结束的特殊顺序布局了这八个情节。高潮即“九色鹿的陈述”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充分考虑到壁画给观者视野带来的冲击力产生于一瞬间,首先用最有力度的画面吸引观者的注意力,然后再使其依次寻找情节阅读理解整个故事。

由此,以“九色鹿的陈述”为中心,画作的左面自左而右是救人、溺水者行礼、休息的九色鹿三个情节,右面则是国王与王后、溺水者告密、捕鹿途中和溺水者指鹿。

画面被处理得极富感染力,这样的技法也体现出当时画家对作品的表现十分自由和灵活,不受时空的限制。画面中央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尾,就像一首隐喻深刻的诗,给人留下回味和想像的余地。

这种叙事方式在莫高窟中仅出现了这一幅,因而非常具有艺术价值。从这幅壁画中就可以看出莫高窟精湛独特的绘画技艺,其独具匠心的设计,是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九色鹿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佛在对众弟子讲法,为了让众弟子能够对“因缘”二字有更深的理解,就讲起了他前身的故事。

在水草肥美、景色秀丽的恒河岸边,有一只九种毛色的鹿。一天,九色鹿正在恒河边悠闲地散步。突然,一阵急迫凄惨的呼救声从河里传来,一个人正被汹涌的激浪卷流而下。善良的九色鹿丝毫不顾自己的安危,趟进河里把落水人救了出来。

惊魂未定的落水人名叫调达,跪倒在地向鹿表示感谢,说到:"我该如何才能报答您的恩情呢。""不,不必了。"九色鹿亲切地说,"我救你并不是为了求取回报,我只期望你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我的行踪,让我独自在山中苦修。"调达起誓说:"恩人啊!请您放心。如果我背信弃义,就叫我浑身长满烂疮而死吧。"

说完,就告别了九色鹿,走上了回家的路途。(壁画的另一端也出现了调达跪拜的姿势,如果在壁画的中部画一条中轴线,这两个图像是对称的,相同元素的出现,把我们的视角引到这边。)

在城门口,调达看到了一张告示,原来国王的王妃有一天梦到了这只毛色九种、头角雪白美丽的九色鹿。她醒来后,心里充满了在梦中不能占有九色鹿的无限的怅恨,央求国王说:我要用那灿烂耀目的美丽皮毛做我的垫褥,只有我这白皙细腻的皮肤和尊贵的身份才有资格得到这种享受,国王执拗不过,下令悬赏报告九色鹿行踪的人。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巨大的财富也能放出小人的贪欲,于是,调达向国王报告了九色鹿的行踪(说梦和告密的场面最为精彩,将王后娇娆作态,急切促使国王为她捕捉九色鹿的内心活动,作了深入的刻划)。王妃激动不已,连夜催促国王领队去捉捕九色鹿,(故事通过国王和王妃姿态的朝向,将视角向画面中间部分推进,画面中有一辆马车,其中就坐着王妃,马车的后帘因为飞快前进而飞扬起来,以表现王妃急迫的心情。)

因为是夜里,九色鹿还在休息,乌鸦看到国王的卫队包围的整座山,急忙去通知九色鹿,但此时已经来不及了,九色鹿看见卫队前面的调达,便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它跳到国王面前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在印度和龟兹石窟中,九色鹿多以跪拜国王的形象出现,而莫高窟的九色鹿则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站立在国王的面前,它的鹿角与国王的前额基本持平,体现了当时的佛教进一步发展,与世俗王权有了平等对话的资格,而不像前期一样依附于世俗王权生存)国王非常惭愧,忿怒地斥责调达,并下令封山,不准任何人再捕捉九色鹿,此时的调达因为违背了先前的誓言,长满毒疮而死。(从画面上看,调达并没有被国王带到国中处死,而是自由报应而死,可见当时的世俗王权不参与佛教的具体事物的管理,佛教组织形式相对独立。)

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作恶的遭到应有的报应,贪婪的王后被气死。而贤明的国王则得到天神的保佑护卫,国家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九色鹿在丛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佛教思想中的善恶业报轮回观念,亦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的善恶心理,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讲完这故事后,对弟子们说:“故事中的鹿王就是我,乌鸦是阿难,国王是鹙鹭子。溺水人则是调达,王后今是调达的妻子。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想要知道更多的佛本生故事?敬请关注下一期《虔阇尼婆梨王剜身以燃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