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产业链是怎么发展的?

“黄牛”,百度说它是票贩子;北京话叫拼缝儿;上海话叫黄牛党和打桩模子;也有人叫他们票虫儿。最早的黄牛起源于上世纪上海,那时人们使用粮票购买生活物资,有一部分人用倒卖粮票获利,成了最早的“黄牛党”。

从前的黄牛还没这么让人“喊打喊杀”,反而有些“可怜”。据说,解放前,这些投机倒把的小贩子们,囤积居奇,囤了大量布匹、粮食等物资,却没有大资本家实力雄厚,结果把他们搞的血本无归,所以以“案板上黄牛”来自嘲,由此自称“黄牛党”来装可怜。借着这点小资小利,黄牛继续壮大。解放前的黄牛党开始倒黄金,文革时倒诸如缝纫机、自行车、电视机等各类票证。到了现代,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类话剧演出层出不穷。于是,“眼尖”的黄牛抓住机会,开始倒腾起演出票来。其中,明星的演唱会门票吸引着无数黄牛争相倒卖,引发了一波黄牛“热潮”。

那个时候算是演唱会黄牛的“黄金时期”,有多能赚呢?周杰伦演唱会800票价变7000;刘德华演唱会票价哄抬至4万;蔡依林演唱会4900元特区票炒高到10万元;王菲演唱会第一排要价100万......什么火就倒腾什么。

少女一直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在众多粉丝中抢票,并且赚钱的?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和我们一样,在线上苦苦抢票,没什么优势,还要在地铁口、演唱会门口,顶着烈日,晒得满头大汗,一张票挣个几十元。后来大家逐渐摸索出门道来,开了淘宝店、建了微信群,发展出更便捷的卖票渠道。同时,拓宽了市场的黄牛们,也开始和主办方、工作室合作,获得了更加优惠的买票渠道。只能说互联网造福了人类,也发展了新的生钱方式。

但,他们就一直在赚钱吗?赚钱是有风险的,黄牛也是一样的。比如,热门明星演唱会前几天突发事件,影响了人气,票没人买账了,之前买的票自然就卖不出去,只能砸手里了。后来卖票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

黄牛们开始卖起了茅台、跟车、卖春运高铁票、医院挂号、甚至是演唱会的荧光棒......黄牛倒卖车票的历史也是颇远的。1994年,铁路部门发送的旅客人数首次达到1.8亿人次,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也正是从这之后,黄牛们发现了卖火车票的商机。

在大家抢着要回家的时候一张票倒个手,就能赚上百块!又轻松来钱又快!在没有购票软件的当年,黄牛直接买下整个站厅的车票,然后抬价卖票。

这在当时是被严厉禁止的,不少人也因此被抓了进去。但奈何它赚钱,还是有人趋之若鹜。

黄牛们藏匿于各个火车站的各个角落,互相联系、互相通气,让人防不胜防。

在普通黄牛费尽心思,只能赚到一点辛苦钱的时候,一群技术流黄牛们对自己的灵魂发出了拷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造车票呢?

于是,假票就此“诞生”了。

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假票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于是铁道部就不断完善真车票,把条纹码变长,字体变特殊,车票底下还加上了水印花纹。

但黄牛就像打不死的蟑螂,真票不断优化,我假票也不断改进。

即便到了购票实名制的现代,黄牛依旧有办法倒卖车票。

他们可以先买好票,然后......立刻退票,你在旁边同步买票就好了,十分机智。

说实话,小编很佩服他们的技术,确实NB,但也确实不可取。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明星和粉丝开始自发抵制黄牛,还大家一个干净透明的购票渠道。就是这条路长路漫漫,还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