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究竟是什么构造?为什么说人的眼睛很贫穷?

人类的眼睛虽然存在一些通用缺陷,但瑕不掩瑜,其精巧的构造和高效能,常常被拿来与高端镜头和摄像机做比较。不过,实际上人类眼睛的配置堪称贫穷,更加不可能有传说中几亿甚至几百亿像素的精度。

首先是贫穷的感光细胞。我们都知道视锥细胞负责颜色和细节,视杆细胞负责探知微弱光线。视觉够不够精细、色彩是否丰富,主要与视锥数量有关。但在人类的单只眼睛中,它们分别有6百万和1亿2500万个左右。仅从数量上看,你会怀疑人类其实是一种色觉低下的夜行动物。

人类的解决方案是,在靠近视网膜中央建立了一个只有高密度视锥细胞存在的特殊区域,其直径约1.55毫米,在视野中的范围大概是5度,也就相当于伸直手臂后两个大拇指那么宽。

这被称为中央凹(fovea),也就是正常人 中心视力的所在。只有在这一小块区域,人们才能真正看清楚东西的细节以及丰富的色彩。在更外围的视野中,视杆细胞占据着主导地位,虽然也能看见东西,但根本看不清。不过也不用担心,因为神经系统会自行脑补,告诉你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如果想看清稍大一点的东西,就要辛苦眼球自己动一动,在极短时间内用中心视力把目标扫描一遍。好在眼球跳视(saccade)的角速度高达每秒钟900度,响应时间只有20到200毫秒,定位更是异常精准,因而你几乎不会察觉到画面其实是依次拼贴起来的。

整个视网膜的配置都透露出一股贫穷的气息,为了节省一点点资源费尽心机。但是这还不算完。

在视网膜上有一层神经节细胞,是它们的轴突形成视觉神经纤维,最终传递了视觉信息。神经节的编制严重不足,平均一百多个感光细胞才能对应一个神经节,其信号质量可想而知。

解决的办法还是那个,优先供给中央凹,让这里的视锥细胞获得一对一传输的待遇。为了不影响唯一完好的视力区域,在中央凹最核心的区域里,甚至不允许出现血管,这里的细胞只能依靠视网膜另外一侧的脉络膜(Choroid)来获取氧气和葡萄糖。

至于其他地方,不论是视网膜内侧的血管影响透光性,还是神经节密度太低影响信号精度,都算不上问题。

当然,贫穷也能激发细胞的潜力。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之间,还存在大量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它们通过复杂的连接方式,以及各自不同的信号激发模式(感知野),和神经节一起对原始的视觉信号进行了批量预处理,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带宽不足的带来的信息丢失问题。

更加出色的是,两只眼睛的神经纤维又各自分出一半,左眼左半侧和右眼左半侧前往大脑左侧,左眼右半侧和右眼右半侧前往大脑右侧,也就是所谓的视交叉。实际上,我们的左侧大脑负责右侧视野,右侧大脑负责左侧视野,刚好对调。

视交叉一方面让两侧大脑都可以同时获得两只眼睛的视觉信息,增强了我们的立体感。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手眼协调能力。因为不论需要控制哪只手,都可以就近获得同侧大脑的立体视觉协助,而不需要跨越半球通讯。

可以说这个「设计」既经济又高效,大大缓解了大脑资源紧张的问题;就和我们眼睛一样,在贫穷中透着一股智慧,体现着自然演化的精髓:

节省、凑活、够用,就这样吧。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