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重蹈一战的覆辙,在二战时纳粹德国都做了些什么?

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成反对俄、法的军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该同盟,从而形成“三国同盟”(即同盟国)。俄、法也于1891~1893年建立了俄法联盟,英国随后加入,形成了协约国。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同盟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展开了激烈斗争。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暗杀,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在德国的怂恿下,同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作为同盟国的一员,德国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首先,当时参与的一战,成为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的工具。根据伸斯麦制定的宪法,德国军界不受政府控制,军、政两界的交流协调均由君主负责。一战时,德国军、政两界未能真正协调过,最高统帅部进行战略计划制定时,从未咨询过政界领导人的意见,也没有考虑战争对政治、外交造成何种负面影响。如一战时期美德两国重点关注的焦点是潜艇战问题。德首相贝特曼认为美国压倒一切的利益是“公海航行自由”,因此不能将美国逼急了,于是承诺不会实行无限制的潜艇战。但是,他却无法坚持这个承诺,因为军界不受政府控制。当他将该题诉诸议会时,议会最后决议:“帝国总理在作出他的决定时,必须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意见”。即使作为军、政两界的领袖威廉二世,也未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甚至有时还不得不听从于最高统帅部。导致当时的德国,在一战中取得辉煌战绩,但却输掉了政治、外交。

其次,误判战争局势。战争进入1917年初,交战双方均陷入困境。由于英国海上实施封锁,德国粮食、原料的进口降到最低,加上前一年农业歉收,全国饥荒遍野。鲁登道夫承认,德国的状况:“极其困难,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而协约国方面,由于德国不断加强潜艇战,英国商船总顿位急剧下降,也出现粮食、原料危机。英国海军大臣杰利科,说:“除非我们能阻止这些损失—而且立即阻止,否则他们将获得胜利”。

再次,误判美军参战实力。当时美国仅10万多正规军,且分散各地。即使美国对德宣战时,陆军只有134544人,国民警卫队只有123605人,且军备落后,军事训练不足,无法适应大规模战争需求。当时的德国统帅部正是“看中”美国这一点,认为美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装备和训练一支强劲的军队,即使有,也无法跨越德国的潜艇区。海军参谋长霍尔岑声称:德国潜艇保证不会让一个美国士兵在欧洲登陆。威廉二世在一份海军备忘录批示上写道:“现在就干脆不同美国谈判了.倘若威尔逊要打仗,就让他打吧!让他领教领教吧。”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避免重蹈一战的覆辙,纳粹德国进行了多方面调整。

第一,大肆宣传,控制舆论。

1933年,希特勒及纳粹党上台执政后,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被任命为宣传部长。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将纳粹党所列的禁书焚毁,并开始对德国媒体、艺术和信息实施极权控制。执行该政策,戈培尔事出有因,我们知道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以及数次演讲中,批评了在大战争中德国宣传的失败,称之为协约国,尤其是英国贡献了魔鬼般的力量,他们“动员全世界将矛头指向天真无辜的德国人”。

即使二战即将结束时,希特勒还命令为所有国防军部门引入思想建设导师,任务是消除前线和国内任何精神腐蚀的迹象,以避免重蹈1918年的覆辙。

第二,实施战时经济政策。为了避免一战时的粮食饥荒,希特勒对欧洲沦陷区的经济进行残酷剥削,如强制招募千万外国奴隶劳工,一直维持至1945年。

第三,实施闪电战。为了避免一战时出现的堑壕战僵局,希特勒坚持使用机械化和机动化联合作战手段,即闪电战。最著名的当属1939年波兰战场。但是,到了1942--1943年,德军的东方前线首次被迫撤退后,尤其在斯大林格勒痛失数十个整编师后,希特勒命令德军采取1916年的防御原则: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每一寸领地。

第四,重视游击战,有针对性打击游击队。德军刚开始东征时,遭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游击队的顽强抵抗,致使纳粹德国不得不改变安全武装力量、国防军的方针政策以及防御手段。

可是,即使这样,也难以挽回纳粹德国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