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伎”而非“艺妓”,日本的艺伎文化是怎样的?

清朝作为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参赞的黄遵宪,于1887年赴日后,在《日本杂事诗》中一首题为《艺伎》的诗中写道:

手抱三弦上画楼,低声拜手谢缠头。

朝朝歌舞春风里,只说欢娱不说愁。

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的载体,艺伎是日本古代文化中最典型的标志之一,与富士山、樱花、相扑一样,可谓日本的象征。

在日语中,“艺伎”被称为“艺者”。据岩波书店出版《广辞苑》对“艺者”作如下解释:从事以歌舞乐曲为酒宴助兴职业的女性。也称为艺妓;擅长音乐舞蹈、茶道、花道等游艺的人;以艺能为职业的人演员;在花街柳巷为酒宴助兴的男性,男性艺者,男性艺人。

早在17世纪,日本的东京与大阪地区就出现了艺伎。

1603年,德川家康幕府建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削弱各地领主势力。为更直接地“控制”各地领主,幕府于1615年颁布《武家诸法度》规定:各地领主必须在江户定期居住,史称“参觐交代”。

这些领主前往江户时,都会带上自己大批的家臣仆人,他们往往既有时间又有钱,还喜欢攀比讲排场。这样一来,江户地区的商业、娱乐业就在这些人的活动刺激下逐渐发展起来。加上赴任江户的武士阶层多为单身,导致整个江户的男女比例失调,女性缺少,约3个男人就要争夺1个女人做妻子。很快,社会上就开始出现了为迎合单身武士阶层的歌舞伎。

不过,关于艺伎的始祖,在日本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关西岛根县的女祭司阿国,曾前往京都筹集修缮木殿的费用,路上改革了“念佛踊”。后来此舞引起民众共鸣,很多流浪艺人开始模仿,她们就被称作“歌舞伎”。

当时日本的饭店很少,武士常常出入的茶屋就成了歌舞伎的主要活动场所。1617年,为便于管理流动人口、便于收税,幕府在江户的吉原专门划分了一块地方,供各地的私娼“营业”,逐渐形成固定的卖淫区--“廓”。

由于很少女性从事这项工作,艺伎馆就招揽一些男子进来,经过调教后,就可以做助兴表演了,称之为“小生歌舞伎”。因此,日本出现的首批艺伎里,并不全都是女性,也有戴假发的男人,主要做鼓手,以逗笑卖唱为营生。

只是到了1651年,考虑到风化问题,幕府开始出台相关律令禁止男歌舞伎的表演。遇到屡教不改的男伎,幕府强制他们剃发,逼迫他们露出光亮的前额。恰好人们逐渐发现女子好像符合宾客的欣赏品味,于是男艺伎很快被挤垮下去,艺伎行业才全部都是女性。

日本艺伎自出现起,除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还不断受到幕府的整改,直到18世纪末才基本成型。

江户时代,为了管控卖淫嫖娼,幕府不遗余力地打击私娼。不过有一个地方却是例外,那就是对吉原。只要在吉原之外卖淫嫖娼,如果被幕府抓获,就会被会强行拍卖到吉原当下级妓女,时间是几年。

当时为和廓外的暗娼“抢夺生意”,吉原的倾城屋相互约定:卖艺的不准卖淫。自此,卖艺与卖身正式剥离,“艺伎”不再是“艺妓”。

为了与妓女区分开来,艺伎开始从着装和化妆上下功夫。如着装方面:传统和服的带子在背后打结,白色的底妆需要覆盖满脸、胸口及脖子,只在后颈留下两三处空白,该块裸露的皮肤呈V型或W型,称作“二本足”或“三本足”。发髻上插两支发簪、一把梳子。和服也有严格等级规定,款式、颜色等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逾矩越位是万万不能的。

化妆方面: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喜欢含蓄、能让人浮想联翩的美。因此,艺伎的脸都会涂抹一层厚厚的雪白的粉,嘴唇也先涂抹成白色再用红色描出樱桃口。脸上大面积的留白,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的美感,让坐在艺伎身边的人心中对艺伎充满好奇心。

日本艺伎在300多年的发展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艺伎,一些在日本的历史上增添了一道绚丽色彩,享有“勤王艺伎”之称的中西君尾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为了明治维新,中西君尾通过与敌人结婚的手段获取情报,却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进入19世纪,日本艺伎日益兴盛起来。明治维新后,商人阶层开始活跃起来,市场繁荣。亲朋好友聚会或官场娱乐宴饮,艺伎成为助兴的最佳选择。加上幕府一直打击暗娼,暗娼人数锐减,艺伎得以迅速上位。

随着日本中产阶级日益增大、西方文化的入侵,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严重影响日本的艺伎生存空间。

如今在日本,每到黄昏时分,你还可以看到很多艺伎学徒们从茶座中走到街道上。

对于一个艺伎来说,如果入了行,就意味着开始修行。自此,她们将恪守一种口口相传的三百多年的法则。虽然这种法则不被外界所熟知,但对其程度的严格却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