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图书出版并不发达,两千年来它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般模样

欧阳修和曾巩,是唐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也是当时重要的藏书家。仁宗时期,国家藏书有三万多卷,而欧阳修收集各类图书超过了一万卷,生活拮据的曾巩家中藏书更是达到了两万卷。可见,个人的文学修养与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古代图书出版并不发达,它经历了数次演变之后,方才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萌芽期

图书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符号、信息和载体。符号和信息由文字和图像等组成,记录符号和信息的载体,称为出版。《说文解字》认为版应该是“判也, 从片。”出版只是母本而已,载体材质的选择,对符号和信息的保存、移动、复制和传播有重要作用。

最早的“图书出版”是口口相传。孔子坚持“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先前的口传典籍进行整理,形成了经典的“六经”。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以口授方式专门传播儒家经典。这种口传的方式既对保存旧典的编辑,又是传播流通的载体。

发展期

《墨子·明鬼篇下》提到:符号和信息“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 故书之竹帛, 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 后世子孙不得而记, 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 以重之。”墨子颇有建设性地提出了好几种图书出版方式。

“书之竹帛”说的是用竹子或丝帛为载体制作的各类书籍。竹子具有加工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不易朽腐等特点,削成狭长的竹片,叫做“简”,竹片编成的书,称“简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每天查看的简策多达一百多斤,数量庞大,内容庞杂。

与简策类似,“版牍”也是最早出版的图书之一。版牍用的是薄木板,没写字的是“版”,写过字的成了“牍”。简策和版牍的相同在于,它们都是毛笔书写,写错了可以用刀刮掉再写。不同之处在于简策比较接地气,相当于简装图书,受到民间的青睐,版牍成本较高,类似于精装图书,只有皇亲贵胄才能用得起。

1942年,长沙子弹库的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帛书。它长38.5厘米,宽46.2厘米,共有九百多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帛书。先秦时期,常以“竹帛”并举。帛书是以白色丝帛为媒介,承载着书写记录的功能,只不过丝帛价格昂贵,它的使用范围仅限于达官贵人。

商周时期,钟鼎盛行。在青铜铸造的容器、乐器、兵器等器形上,铭刻“金文”,已是常态。金文坚固可靠,便于复制,还是一种特殊的出版方式。《金文编》中收录了3722个文字,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作为发展期的图书,简策、版牍、帛书与纸质书相近,金文向电子书靠拢,各取所需,相互补充。

成长期

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认为“以经籍去圣久远, 文字多谬, 俗儒穿凿, 疑误后学”,上疏要求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汉灵帝同意了蔡邕的建议。历时八年,蔡邕将儒家七部典籍抄刻成四十六块石碑,树立于洛阳开阳门太学门外,史称“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的出现,受到了广大的儒生的欢迎。“及碑始立, 其观视及摹写者, 车乘日千余辆, 填塞街陌。”蔡邕将规范的典籍雕刻在石碑上,公开展示,以便刊误、抄录、复制,是最早由官方主持和出版的标准文书。“汉立石经, 俾学者就近校正经文, 又可用捶拓之法取之以去”,熹平石经可以说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向汉和帝献纸,汉和帝大为赞赏,下令在全国推行造纸术。纸的发明和普及,为图书出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纸轻薄可折,吸水性强,易于书写,这些特征远优于竹帛,因此,纸很快取代了竹币,成为图书的主要载体。

成熟期

图书出版有了新的载体,还需要克服印刷的难题。为了加快图书的传播,民间出现了“佣书”为职业的抄书匠。《后汉书》记载,班超“家贫, 常为官佣书以供养。”《颜氏家训》又载:“晋、宋以来, 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 所有部帙, 楷正可观。”当时出现了以抄书、售书为业的书肆,其功能与现代出版社相似。那时的图书已经和现在的书籍相差无几了。

唐朝在古代史中处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高峰。开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使人们对图书的需求日益增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早期的印刷内容集中在神象、佛经、发愿文和历法等方面。咸通九年(868),王玠为双亲印制普施的《金刚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诗人元稹为白居易诗集《白氏长庆集》作序时,坦言:“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模勒指的就是雕版模刻,当时只要手持《白氏长庆集》就能交换茶酒,足以见得雕版印刷的范围已经扩大到诗歌方面。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尽管有印刷清晰、速度快、着墨好的优点,不过仍存在制版缓慢、错版难改的不足。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造就了印刷史上一次巨大的技术革新。印刷工匠事先制好单字的阳文反字字模。印刷时,按照稿样,将字模挑选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事毕,拆出字模,以备后用。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这种创新技术:“板印书籍, 唐人尚未盛为之。自(五代) 冯瀛王(冯道)始印五经, 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 有布衣毕昇 , 又为活板。”这段话详尽叙述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变革过程。

古代图书出版由此进入了活字印刷阶段。不仅如此,活字印刷术对出版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民间书坊在活字印刷术的带动下,形成了编辑、制版、印刷和流通等一条龙产业链,对于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看似简单的一本书,经历了竹帛、钟鼎、誊写、雕版、活字等众多形态的演变,最终成为如今的模样。看似柔弱的一本书,集中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一半,其价值不可估量。看似绵薄的一本书,记录着前进的脚印,承载着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源泉。

北宋文豪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中道出了读书和修养之间的关系。读书不只是众多知识的占有,还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亲,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读书呢?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梦溪笔谈》《白氏长庆集》《颜氏家训》《后汉书》《说文解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