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怎么烧制的?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作为中华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瓷器拥有悠久且辉煌的历史,在古代时期就以质量高和造型优美著称,出口到其他国家,为世界人民所用。从瓷器的英文单词“china”和我国的国名“China”也可窥见瓷器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本文将以化学的角度来带你领略瓷器的魅力所在。

瓷器是在陶制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论是原料筛选、淘洗、加工、拉坯定型还是化学反应最激烈的入窑烧制环节,都借鉴于陶制品的工艺流程。到目前为止,公认的瓷器选材是白色瓷土——高岭土,这种土中的主要成分是长石与石英,氧化铝含量很高,碱性氧化物比较低,由它烧制出的胎体是通体洁白的。一般来说,烧制之前要先拉坯,作出形状,为了瓷器可以致密不漏水,需要进行施釉的行为,然后放入窑内,经过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煅烧定型。



施釉可使瓷器表面光滑细腻,并且拥有美丽色彩的重要工序。釉彩多是由各种矿物质经过研磨,施于胎体上,经高温煅烧熔于其表面的。高温颜色釉以青釉、红釉、黑釉和蓝釉为主,它们都是在白釉的基础上经过调制而成的。葱翠欲滴的青色釉,是在白釉中添加氧化铁制成的,在高温中,强还原性的环境下产生的的氧化亚铁负责表现颜色,氧化亚铁与氧化铁的比值越大,青色越深,比值越低,越容易泛黄。鲜艳夺目的红色釉,是在白釉中添加孔雀石或者胆钒制成的,在高温的强还原环境中产生的单质铜负责表现红色,据说古时铜红色釉的瓷器烧制难度比较大,险些失传呢!深沉浓厚的黑色釉,是在白釉中添加氧化铁制成的,但其中铁元素含量比青釉大得多,至少需要达到5-6%的水平,在高温环境中产生的四氧化三铁负责呈现黑色。神秘宁静的高温蓝色釉则是钴元素显色的功劳。除去高温釉彩,还有低温绿色釉、黄色釉和紫色釉等等。



然而,由于胎质不好或者釉质施加不均等原因,某些瓷器的釉彩可能会发生结晶作用或沉积作用,从而出现乳白色的痕迹,覆盖了美丽的色彩和纹图,这时候,名为氢氟酸的化学药剂便派上了用场,它可是蚀刻釉质表面的有力武器。只需要把浓度为1%的氢氟酸涂在乳白色痕迹之上,静置一段几分钟,再用蒸馏水冲洗掉,细金相砂纸仔细打磨,釉质便会尽可能地恢复原有的样子了。

看过我的讲述,你一定会觉得,仅仅是关于釉彩的制作和施涂,就是很复杂和深奥的工艺程序。没错,自瓷器诞生以来,成百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和技术的不断改良与提升才成就了我们悠远的瓷器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不变的骄傲,经年累月,魅力不减,不断散发出它独特的芬芳。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