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无风带在什么位置,这样的海域是怎么产生的?

在刚过不去不久的夏天,我们都见识过、甚至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台风,台风季也快要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而结束。众所周知,台风不过是热带气旋的一种表现方式,而热带气旋本身又多发于副热带或热带海洋,然后,这样的低压漩涡形成了 “热带天气系统”。一旦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便会被统称为台风。

台风的登陆位置总是在沿海区域,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是大海,便很可能会有台风到来,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我们自以为特别熟悉的这个地球上,就存在着所谓的“无风带”,它们所在的纬度带一般只有小风或静风。比如,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以及位于海洋上举世闻名的马纬度无风带。这样的区域都具有一些共有的典型特征,不仅很少会出现风,而且还很少有小雨和云层出现。

人类在18世纪之前,所有的航海活动都需要依靠风力乘帆船来实现海洋上的航行。不管是郑和下西洋、还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它们的本质其实都是通过风力实现船只的移动,从而实现人类在海域中前行的卓越成就。而在他们的旅程中,也会经历所谓的无风带,这导致了他们在一段时间里完全无法继续向前航行,有时候一等就是数十天过去了。

并且,那些处于地球赤道附近南、北纬5度之间的区域,具有更为特殊的气候属性,位于赤道无风带内的区域天气总是规律而单调。几乎全年的所有时间都会被太阳直射,于是造就了这个地球上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特殊地带。这些区域的降雨一般集中在秋分、春分的前后,只有通过对流才得以有雷阵雨的降临,但这些区域内只拥有很小的气压梯度,所以这里的天气一般都是静风。

了解赤道无风带,我们需要知道与此有关的两个名词,它们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和热赤道。地面气压会因为气温高而产生赤道低压带,然后跟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进行转移。赤道无风带的分布区域,除了刚果盆地和亚马逊之外,大多都主要集中在岛屿和海洋之上。而位于南北纬30°附近的马纬度无风带,也同样很少会有风出现,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科学家们表示,之所以马纬度无风带可以形成,是因为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所接收到的光热存在明显差异性。比如那些位于赤道的地区,终年的炎热气候导致大气在受热之后膨胀并上升。看似简单的这一现象,却造成了赤道上空的空气在大量聚集之后形成了高气压,而这些高气压则会向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分流。

当这些左右运行的空气来到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区域时,无法继续前进的它们形成了下沉气流,并在导致地面气压增高之后进一步促使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最后,由于该区域中的空气都不会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所以,无风带就这样形成了,这便是马纬度无风带为什么会在这样的位置形成。

作者:石兰(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