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比轻型坦克强,底盘不怕地雷,二战苏军这款装甲车却生不逢时

苏军的军火库中,人们往往关注履带式的钢铁洪流,然而苏联人的设计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坦克与自行火炮上,一款于战争爆发前研制的轮式装甲车,却非常好地体现了苏军简便却十分实用的设计思路。它就是BA-11型装甲车。

▲卫国战争中的冬季涂装BA-10编队

随着BA-10装甲车的成功,苏联设计师便没有故步自封,而是迅速开展了进一步的改进工作。首先,苏军发现BA-10所用的GAZ-AAA型卡车底盘在复杂地形上机动性能不佳。因此随着新式的ZIS-5卡车投入使用,它便迅速进入苏军工程师的法眼,试图以此作为新一代轮式装甲车的蓝本。除此之外,苏军仍然想办法给BA-11换上了更为强劲的发动机,采用了相对低矮的造型。

▲BA-11四视图

与前任BA-10相比,BA-11的战斗全重达到了8吨,而车体的几何尺寸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在外观方面,BA-11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采用了一定的防弹外形,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10-13mm,即使是车底也拥有4mm厚的装甲,使其具有一定的防雷能力。作为BA-10的继任者,BA-11的火力仍然沿用了一门45mm火炮和一挺7.62mm机枪,使其有能力对付敌军的轻型装甲目标以及软目标。此外由于换装了马力更加高的ZIS-16发动机(达到了93马力),BA-11的最大速度相较前任有巨大的提升——达到了64km/h。

▲在库宾卡的泥泞中测试适应性的BA-11装甲车

1938年冬季,苏军将BA-11开上了库宾卡的试验场,在试验场上BA-11表现出了优异的越野机动能力,证明整个计划达到了最初的设想。苏军高层尽管对BA-11的表现很满意,然而他们却决定使用ZIS-6卡车的底盘改造,而不是最初的ZIS-5.不过,这一无伤大雅的小改动难不住苏联人。1939年,在N.巴拉诺夫的领导下,伊兹荷拉(Izhora )工厂制造出了原型车,并且准备与SMK、KV-1等武器的原型车一道在冬季战争的战场上测验。然而,在BA-11参战之前,战争就结束了。

▲BA-11D型,发动机排气口是其与BA-11的区别

上文提到使用ZIS-6卡车底盘的改进型号被命名为BA-11D,位于列宁格勒的伊兹荷拉工厂在1940年生产出了11辆BA-11D型,然而在惨烈的列宁格勒围城战中,该厂被切断了所有补给,因此在长达600天的时间中没有再生产出一辆BA-11D。BA-11D主要采用更大角度的防弹钢板以及防弹轮胎。宽敞的车内空间足以储存多达144发45mm炮弹以及3000发7.62mm子弹。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苏军还尝试用柴油机来替换BA-11D原来的汽油机,然而却失败了。随着战争爆发,这一改进工作也不了了之。

▲列宁格勒前线,被遗弃的一辆BA-11D装甲车

战争爆发后,生产出的BA-11全部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其装甲、火力与机动性甚至强过T-26坦克的早期型号。在猎杀公路上的德军运输车、装甲车以及对付敌军轻武器小组的任务中,BA-11表现出色,然而随着列宁格勒被围,BA-11最终没能取代BA-10的地位,而后者以多达3300辆的产量,成为战时苏军装甲车的中流砥柱。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著OneRepuber。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