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爸爸妈妈爱玩手机?

终于写完了!你放下笔,从椅子上蹦起来,喊道:“爸爸妈妈,我写完作业啦!”但是,没有人回应,原来,爸爸妈妈都坐在沙发上,入迷地划着手机屏幕。你摇了摇他们的胳膊,又叫了几声,希望他们陪陪你,但他们头也不抬地摆摆手:“知道了,自己玩去吧。”你无可奈何地走开了。为什么大人们玩起手机来有时比小孩子还入迷?

手机让人依恋

大人们会在手机上聊天、读网文、看朋友圈或者玩小游戏,手机中的各种应用和网络信息使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在心理学上,这可能是一种依恋行为。

走在商场或者陌生的街道中时,你会自觉地牵住爸爸妈妈的手。如果爸爸妈妈不见了,你会惊慌失措,这是因为他们是你的依恋对象。

依恋是一种生存本能,它使年幼的动物紧跟父母,使同伴之间相互接近,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得到庇护,避免受到外界的伤害。

有研究表明,手机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品,引发人们的依恋行为。假如你被迫与家人分开,或者感到紧张时,会不会特别想抱紧自己最喜欢的玩偶呢?对爸爸妈妈而言,手机就是他们的玩偶。

而且,手机不仅仅是一件物品,它还具有与他人联络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软件与他人产生联系,让人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手机很容易成为一个依恋对象,减轻他们的焦虑。

被“劫持”的大脑

你的爸爸妈妈不一定每天都“压力山大”,但哪怕是轻松愉快的时刻,他们还是会掏出手机。这并不能完全怪手机诱惑力大,化学物质多巴胺才是幕后操纵者。

多巴胺像个热情的发令兵,在你的大脑中高喊:“你需要快乐!”于是,你玩游戏、看动画、吃美食,感到无比快乐。然而,多巴胺有时也十分蛮横。在上课、写作业时,它还是不停地要求你找乐子,让你分心。而爸爸妈妈正是被多巴胺“劫持”了。

以前,手机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拥有一台手机是很酷的事。人们头一回接触到手机时,他们的体验往往是新奇、有趣的,这就告诉了多巴胺:玩手机是快乐的。于是,不管之后玩手机是否开心,多巴胺都会怂恿(sǒng yǒng)人们玩手机,久而久之,人们会对手机上瘾。很多时候,尽管人们玩了很久的手机,也并没有真的变得开心,但第二天却还是会忍不住继续玩。要扭转这种状况,需要一个强有力和长时间的戒除过程,就像戒烟一样。

但现代人已经把许多生活与工作的事情移到手机上,使得手机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就养成了手机不离手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更要明白,真正的快乐来自于爱与陪伴,我们应该拿出一些时间与家人相处,不然,人与人之间会越来越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