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为何那么喜欢抬枪?原来是奥斯曼舶来品!从赞巴拉克火枪说起

编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还被《上下五千年》误导呢?复盘乌兰布通之战,哪有什么清军火炮大破驼城》当中,我们提到了准噶尔人使用的火器——赞巴拉克。其实,清朝中后期所广泛使用、大家所熟知的抬枪,实际上也一定程度受到了自准噶尔引入的赞巴拉克影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清代中后期所特别倚重的、我们俗称的大抬杆的抬枪,其实有着奥斯曼血统。

相比明朝后期从欧洲引进先进火器,严重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在火器发展上较多受到中亚乃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

▲乌兰布通之战中清准两军对轰

为了对抗强敌萨法维波斯,奥斯曼帝国派出战士和技师,向中亚传播火器技术,这是奥斯曼火器技术东传之始。奥斯曼帝国的火器在明末就已经被明朝重视,称作鲁密铳。传统观点认为准噶尔人在沙皇俄国的帮助下建立了火器的军工生产体系。但实际上,公元17世纪后期,中亚各国和准噶尔汗国都已经具备了火绳枪和轻型炮的生产能力;但可能是因为财力匮乏的缘故,他们没有能力生产重炮。

源自奥斯曼帝国的“杂尔布怎”轻炮在中亚非常受欢迎。为提高机动力,奥斯曼军队借鉴马木鲁克王朝的做法,在单峰驼上设置炮架,架设轻型“杂尔布怎”炮,由一名炮手操作,将火炮威力与骆驼的高载力结合。这种“骆驼炮”便也被称作“赞巴拉克” 。准噶尔从噶尔丹之父巴图尔珲台吉的时代开始重视火器。昭莫多之战后噶尔丹穷蹙之际,“兵五千余,鸟枪已不足两千”,按此比例计算准军在噶尔丹时代火枪兵比例接近40%。俄国在 16-17 世纪向亚洲内陆扩张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严禁向哈萨克、卫拉特、喀尔喀等部落输出火器。虽然对准噶尔有暗中的帮助,但输出的火器其实是很少的。准噶尔所依赖的,主要还是从中亚方向进口和自产的火器。

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朝派祁塔特 出使准噶尔,次年回京,携带噶尔丹贡物中包括“厄鲁特鸟枪四杆”。官书将“厄鲁特鸟枪”单独开列,以区别于本国鸟枪和“俄罗斯鸟枪”,可见其形制独特。张建先生在《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一文中有对“厄鲁特鸟枪”的描述——“笔者在故宫博物院考察库藏火器时,曾目睹“厄鲁特鸟枪”实物。其中一支长 180 cm,口径 15 mm。枪管系铁制,长 134.5 cm,用 4 道铜箍和 2 条皮绳固定在枪床上,末端与枪床嵌合,没有螺栓。火机在枪身右侧,铁质,火门上设有可旋转 180° 的盖子,以避风雨,十分精巧。枪托笔直狭长,下倾 35°。扳机为较早期的钮扣式。枪身镀有伊斯兰风格的植物纹饰,与萨菲、莫卧儿帝国的火绳枪形制完全相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亦藏有类似鸟枪,长 184 cm,口径 16.8 mm,形制与宫藏大体一致,都属于中亚式火绳枪……”

准噶尔军队在作战时,火器兵在前,弓箭手次之,近战部队最后。敌人接近,火枪手先射击,大多数人匍匐射击;而后弓箭手放箭;待敌人逼上来,骑兵或骑马步兵便使用马刀、长矛等武器,冲出去与敌人搏杀。“赞巴拉克”一名,实际上得于马穆鲁克王朝,意为骆驼炮。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灭马穆鲁克王朝之后被奥斯曼人所沿用,遂流传至中亚。中亚诸国的“赞巴拉克”按原型不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源自以鹰铳(falconet)为代表的舰用回旋炮,也最为普遍,奥斯曼、萨菲和莫卧尔均有装备。奥斯曼炮兵装备着 2 种不同型号的鹰铳。前者系前装炮,大者重 700 磅(317.8kg),弹重 0.624kg,被分入卡尔维林(culverin/kolunburna)系列,属于较重型的野战炮。

第二种多为意大利式,写作“faucon”或“fauconneaux”,分后膛、前膛装填两种。由于意大利濒海城邦如威尼斯需要保卫其航运利益,这些鹰炮最初是作为舰炮设计,打击敌舰风帆、绳索并杀伤人员。为保证命中率和弥补射击死角,炮身被固定在一个由合金制造的轻便炮架上,可旋转射击,故被称为“回旋炮”(swivel gun),部分鹰炮的后部安有铁或木质把手,以利炮手操纵。此类火器在奥斯曼被称为“普郎机”(prangi),葡萄牙等海上强权也装备有类似火器,后传入明朝,得名“佛郎机”。奥斯曼陆军配备的鹰铳,弹重 170-454g 不等,主要列装近卫军。其中一部分设有细长的身管和把手,故亦被视为重型火绳枪(heavy musket)。

▲佛郎机炮

鹰铳因为轻便稳定,适合运动战的特点,在波斯和中亚各国广为流行。传入重视火器的莫卧儿王朝之后,又得到改进,被称作“沙图纳尔”,并与中亚的火器互相影响。

▲赞巴拉克火枪

第二类“赞巴拉克”源自“墙炮”(wall-piece)和大型火绳枪,而又受到“鹰炮”影响,在枪身中部设有炮耳,以便与回旋架配套。墙炮起源于 15-16 世纪,是一种防御性火器,形制介于鹰铳与火绳枪之间,枪身由熟铁铸成,达3 米左右。在枪管上端有一个向下的突出物,射手在使用前将钩子与墙体锲合, 减轻因开火导致的震动。每次射击,需炮手 1-2 人。16 世纪中期时,中欧技师为其设计了一种可移动的三角架,使之具备有限的机动能力。经过改进的墙炮和火绳枪极其相似,后通过战争传入土耳其,在匈牙利境内的土军要塞线中广泛使用,弹重 30-50g 不等。进入中亚后,因其轻便而被移植到驼背上,成为“赞巴拉克”炮之一种。

▲看起来装备精良的准噶尔军队。不过由于财政倾斜于火器,准噶尔兵的披甲率实际上远不如清军,只有少量精锐拥有优质的铠甲

在与噶尔丹的战争中,清王朝缴获了为数不少的“赞巴拉克”。康熙曾写信给太子胤礽说:此鸟枪乃俘虏厄鲁特者,铁甚好,试放亦好。枪鞘甚劣,已弃之。寄信问皇太子安。火药甚差。尔等造枪鞘,施放看看。由此看来,此时准噶尔火器技术水平已经胜过了清朝,但火药质量尚不及东方的清王朝。当然,康熙朝清准战争中准噶尔的失利,关键还是准部自身缺乏重炮,因为财力原因火力和弹药储备也不如清军。因此康熙虽然意识到“赞巴拉克”的优点,但并未太引起重视。

▲和通泊之战,极少数准部精锐骑士拥有人马具装

直到雍正登基之后,才颁布《军令条约》,火枪兵枪弹不合格训练不达标则统统笞责,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对火器缺乏重视,依赖重炮而轻视火枪,雍正军备改革不久就发生和通泊之战,清军虽然组成火器方阵艰苦抗击,仍然几乎全军覆没。赞巴拉克体型较轻,威力不大,但射速快,射程远,射击稳定,命中率高,利于齐射。和通泊惨败之后,雍正痛定思痛,大规模仿制赞巴拉克。到雍正十年,雍正的军工改革终于取得成效,清王朝已经生产了近万支“赞巴拉克”火枪,初步实现装备升级。

▲使用火枪的清军

根据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来看,被清方缴获的准噶尔火器多是莫卧儿式的。也即清王朝借鉴印度技术,在王朝中期完成了一次火器的更新换代。

▲清末抬枪

由赞巴拉克发展而来的抬枪,在嘉庆朝将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镇压下去,避免其发展成为明末流民起义那样的大动乱。但满足于这个火器水平的大清王朝,终不免于在近代到来后,于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教做人;而被满清御用文人吹嘘为一枪可以连打9人的抬枪,在列强面前则表现得并没有什么鸟用。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残星几点哥,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