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首中秋词,原本只是思念兄弟情,谁知却流传千古

作为我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在唐代已很流行中秋赏月等内容了,到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梦粱录》卷四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其实,月化身为神,成为劳动人民膜拜的对象,早已有之。《史记·天官》曰:“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可见,中秋祭月的风俗,源于对月亮的原始崇拜。因此,在劳动人民眼中,月“粘上”神的无私、圣洁特点。

可是,对苏轼来讲,明月却是寄托悲欢离合情感的意象。

在宋词的中秋词中,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甚至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话真的不夸张,王国维对此词给予高度评价:“若屯田之《八声甘州》,玉局(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后人又以‘玉局’称苏轼)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词论也。”纵观古代中秋词,《水调歌头》已成为中秋词的一种规范的“模板”。

中秋词之一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

此词作于“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当时四十一岁苏轼出任密州知州,已经好几年与弟苏辙没见面了,乃写“作此词兼怀子由”。作为兄弟,苏轼和苏辙“平生风义兼师友”,二人相互扶持。苏轼心怀弟弟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初别子由》)苏辙对哥哥苏轼一样爱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扶我则兄,诲我则师”(《东坡先生墓志铭》)。于是,就在这年中秋,苏轼醉酒赋词,表达其对子由的思念,为怀乡之作,也蕴含着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词上阕以问句总领:“明月几时有?”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游客”的角色写月光中的情景。接着,以“青天”、“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清影”等与月相关的意象,来代替无处不在的月光,展现出作者的一连串想象以及情感流动。接着一句“何似在人间”,很多人认为苏轼已经有了入世的念头,对人间动了“感情”。因此“何似”就解释为“哪里象”之意,在清冷的月宫里舞蹈,哪如在人间好呢?只是这样的解释有点牵强。应该理解为“何等象”、“多么象”之意。对于月中的仙子来讲,月宫十分寂寞清冷;对于人间的人来讲,世界也是充满无奈的。词人渴望能获得“长生”与自由,但是他又感到天上人间是一样的。且起舞的是词人还是仙子,并没点明,使得词意更加朦胧与悠深。

下阙“月”寄托再生、团圆和思念的意象。一开始转入对明月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转朱阁,低绮户”、“阴晴圆缺”,“月”成为一个流动的意象,好像很“粘”人。这其实是从李白《把酒问月》中“月行却与人相随”“演化”得出,却写得不留痕迹,让人“蒙在鼓里”。但是,月原本无情、无恨,即“不应有恨”,可对有情之人类来讲,它却“常向别时圆”。

在古代诗词中,“月”意象代表不死或再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屈原的《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服”词人从月之阴晴圆缺联想至人间悲欢离合,一句“此事古难全”总结了这种哲理。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不能与弟苏辙相聚,在这里不仅仅是亲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更重要的是他与弟苏辙都是诗人,谈诗论艺,又有共同理想追求,远超手足情谊。可知,苏轼对月圆而人不团圆感到十分无奈感叹,也反映词人壮志难酬之意。可是,一句“古难全”,苏轼的“还乡情结”多少还是释怀了一些。

就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问世的第二年,即熙宁十年丁巳(1077年),苏轼由密州改任河中府(山西永济西),之后又改任徐州,并暂时居住于范镇的东园。四月,苏轼与从京师来接他的苏辙一起前往徐州,苏辙在徐州待了百日之久。几年来,兄弟两人才第一次一起赏中秋月华,苏轼在《阳关曲·中秋作》中感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