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欧美人不吃?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农作物不断增加,特别是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步进入人们的菜篮子。然而,国内外一直有质疑“转基因”的声音,还掀起一浪接一浪的“反转”浪潮。

其实,转基因在科学界并不存在所谓的争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早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会等权威机构的认可。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对转基因有真正了解的专家学者纷纷站出来反驳“反转”谣言,指出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以及对科学技术不了解在妖魔化转基因技术。而实际上技术更先进、安全评估更严格的转基因食品事实上可能比很多非转基因食品还要安全。

1、什么是转基因?吃了会把基因转到我身上吗?

很多人谈“转基因”色变,其实对这种生物工程技术缺乏了解。转基因生物就是用DNA体外重组的技术把需要的基因(目的基因)从一个物种转给另一个物种,实现性状改良。例如,科学家将苏云金芽胞杆菌(Bt)的一种抗虫基因导入多种农作物,使其能持续产生杀虫蛋白,可有效控制虫害;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米”,是把玉米和一种常见土壤细菌的基因片段转给大米,让大米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补充人体内的维生素A。美国肯塔基大学农业学院昆虫学家里克·贝辛表示,基因工程技术让科学家能够准确地把已知结构和功能的基因添加到农作物中,专家知道这些基因如何发挥作用,制造怎么样的蛋白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原副主任黄大昉介绍说,目前国内公众能吃到的转基因食品有在广东和海南种植较多的国产番木瓜,还有这几年由进口转基因大豆和油菜加工而成的食用油等食品。网上流传所谓《中国转基因食品黑名单》中列出的小西红柿(圣女果)、甜玉米、冬枣、紫色地瓜等其实并非转基因的。

在“反转”的质疑浪潮中,有人担心“吃了转基因的食物,会把基因转到我的身上”。对此黄大昉解释说,这是对基因概念不了解引发的担心。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里的核酸(DNA)分子上,实际上我们每天吃的食品,无论是不是转基因食品,都包含千千万万个细胞,每个细胞又含有千千万万种基因。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基因原来携带的遗传信息很快就会被分解破坏,基因中的核酸碎片最后与蛋白质、淀粉、脂肪一样被人体吸收,不会进入生殖系统而导致遗传改变,“如果吃了苹果、蔬菜、猪肉就改变了我们自身的生理和遗传特性,那世界岂不早就乱套了?”

2、欧美人不吃?农业部幼儿园不吃?

网上的“反转”的帖子不厌其烦地宣称转基因是“欧盟绝对禁止、美国人不吃、农业部幼儿园禁止……”,事实上真的都不吃吗?

今年4月2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10种新的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转基因食品或饲料上市,其官方声明指出,这些转基因产品通过了全面的审查流程,包括由欧洲食品安全局与各成员国合作实施的风险评估,证明是安全的。至今,欧盟共批准了58种转基因食品和饲料在欧盟上市,包括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和甜菜。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组织(ISAAA)发布的数据显示,欧盟每年大约进口3000万吨转基因作物。据悉,被批准在欧盟上市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极少数是作为饲料或工业原料,其余绝大部分是作为食品被消费者食用的。

截止到2014年,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超过了7300万公顷,也超过了其可耕种面积1.8亿公顷的40%。目前,美国政府不要求转基因食品贴特别的标签以告知消费者是“转基因”。这意味着美国人民天天都在大量食用转基因食品,“美国人不吃”的谣言不攻自破。黄大昉称,转基因技术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第一个转基因食品从1996年就开始吃了。

至于“农业部幼儿园禁止吃转基因”,黄大昉解释说,这是五、六年前开始传的,当时部分家长害怕转基因,要求幼儿园不能让孩子吃,园方便发声明称“我们没有转基因食品”,随即被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炒作,实际上农业部从来没有下过禁止的文件,也已反复澄清。同样,所谓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禁止”转基因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谣言。

3、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且看权威机构和专家怎么说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声明:“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通过安全评估,不太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此外,在已经批准转基因食品的国家中,公众食用这些食品没有导致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1】

欧盟委员会总结了50项关于农作物生物技术安全性的研究,结论是:“认为转基因生物比传统作物、生物对环境、食品和饲养有更高的风险,是没有科学证据的。”【2】

美国医学会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报告得出结论:“经生物工程处理的食品已被食用近20年,期间没有对人体健康有明显后果的报告被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文献报道或证实。”【3】

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植物遗传学家帕梅拉·罗纳德教授曾表示:“转基因作物商业化14年来,总共累计种植20亿英亩,没有文献报道它们对对健康或环境产生不良效应。”【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引述欧盟转基因评估报告的结论:为了克服公众疑虑,研究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性,欧盟已经投入3亿欧元,在超过25年的时间里,有500多个独立研究小组的130多个研究项目得出结论——转基因技术并不比常规育种技术风险更大。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会、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众多机构的共识。

黄大昉称,凡是经过严格科学的安全评价、依法审批的转基因的植物和食品都是安全的,和非转基因食品同样安全。事实上,转基因大规模产业化已经20年了,没有发生一例安全问题。姜韬举了一个例子:我国每年有6000万吨左右的转基因豆粕用于饲料,其中被用于喂的鸡就达到百亿只的规模,多达数十代,表明转基因饲料没有给食用鸡带来任何问题。

黄大昉补充说,一些转基因食品甚至比同类的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例如转基因抗虫玉米不但杀死害虫,还防止虫害导致的二次污染——玉米伤口容易有真菌寄生,产生黄曲霉素、镰刀菌素等毒素,转基因技术简介减少了玉米的毒素,因而更安全。

4、存在科学争议?“转基因有害”研究如何解释?

在“反转”浪潮中,最核心的观点是:“转基因在科学界存在争议!”依据是近年来一些“发现”转基因技术有害的研究。其实这些研究经不起推敲,未被主流科学界认可,甚至只是谣传。例如:

2005年,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丽娜·叶尔马科娃通过媒体发声称,做实验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的雄性小鼠睾丸颜色变蓝,结构发生改变,出现绝育现象。然而,这项研究仅见于普通大众媒体报道,却未公开发表于任何经过同行评议的专业科学期刊。

2012年,法国分子生物学教授塞拉利尼团队发表论文称,用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喂养大鼠后,大鼠纷纷死于乳腺肿瘤和肝脏疾病。他们展示长有乒乓球般大小肿瘤的大鼠图片,造成民众恐惧。然而,欧洲毒性病理学会、法国毒性病理学会等权威科学组织对该研究进行独立审查后认为,那只是“学术垃圾”。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该研究“不正当地设计、分析和报告”。次年,塞拉利尼的研究论文被相关科研杂志撤稿。

在国内,一个广为流传的“惊人研究结果”称“转基因玉米致广西大学生精液异常”,源于2009年的一篇硕士生毕业时论文《217例广西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精液质量分析》,但该研究与转基因玉米无关。传言“造成精液异常”的“转基因玉米品种迪卡007/008”经广西种子管理局检验,根本不含转基因成分。

转基因导致“三代不育”、免疫疾病、加速衰老……很多关于转基因的谣言出自“美国环境医学科学院”(AAEM),其实这是一个民间组织,其合法性、权威性存在争议,还上了著名国际打假网站“伪医学观察”的黑名单。

姜韬认为,上述“争议”不是主流科学界的争议,相关人士实为“隔行科学家”,对转基因的认识水平与专业转基因科学家存在明显差距,其言论不具有权威性。要证明转基因有害,只需要一篇站得住脚的科学论文就够了,但到目前为止这样的论文一篇都没有。随着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越来越强,而且转基因是各国政府、联合国等相关机构全面监控的。黄大昉也表示,转基因是科学问题,要讲实验证据,建议关注专业、权威科学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宁可信其有”。

5、我是“小白鼠”吗?转基因食品是否经安全性测试?

不少“反转”人士指责转基因产品没有经过安全性测试,美国孟山都公司等转基因企业把民众当成试验的“小白鼠”。例如,有传言称:“科学家将玉米的某段基因加入到大豆、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大豆、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事实上,在转基因作物研究的早期就会检查过敏性,例如一种含有巴西坚果DNA的转基因大豆被测出致敏性后便被叫停了,根本没有机会上市。根据2008年一项研究,转基因产品还没产生过一例食物过敏。讽刺的是,有调查发现市面上10种常见的食品引起了95%的食物过敏,这些非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无需经过检测,造成消费者过敏后也不用下架。

黄大昉称,公众往往想要绝对安全的东西,但任何技术都有风险,只要科学研究把风险控制住了就是安全的。目前评价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程序和方法是经过国内外长期研究总结出来的,包括了对实验动物对后代的影响。姜韬表示,转基因食品经过了最严格的安全评估,而很多非转基因食品却没有做到,例如:对转基因作物要检测和评估“预期性状”和“非预期性状”,而传统杂交作物则无法进行这些项目,“两种育种方式实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基因的转移,而转基因育种技术则体现出高度的可控性。”

科学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原副主任黄大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

参考资料:

【1】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https://www.who.int/foodsafety/areas_work/food-technology/faq-genetically-modified-food/en/

【2】Commission publishes compendium of results of EU-funded research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https://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0-1688_en.htm

【3】The Top 5 Lies About Biotech Crops

https://reason.com/archives/2013/02/22/the-top-five-lies-about-biotech-crops

【4】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https://www.skepdic.com/gmo.html

作者

伍君仪;身心健康科普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