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老师是如何“变法”的?

商鞅的老师是如何“变法”的?    

李悝的变法虽然在魏国未能完全实现.却在当时的战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蝴蝶效应,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大潮”,最终,这一变法实践在秦国结出丰硕的或果,从而一统天下。

鬼谷子的学生,商鞅的宗师

公元前455年(周贞定王14年),山西盂县境内发生了一次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一一晋阳之战。晋国内部的四大家族发生内讧,此战的结局,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

恰恰就在这一年,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诞生,他的名字叫李悝。李悝是身怀旷世绝学、精通百家学问、被誉为中国千古奇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李悝是孔子学生子夏的入室弟子;李悝是由儒家转为法家,被历史公认的法家始祖;李悝是商鞅和吴起等人的宗师;李悝还是“中国历史上变法第一人”。也就是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商鞅变法”,其源头却在他那里。

有两个关键人物,直接决定了李悝后来的人生之路一一子夏和魏文侯。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乃“孔门十哲”之一。在春秋末叶,子夏的影响波及列国,李悝遂拜他为师。

子夏是儒家学说的一个“异端”。在老师子夏那里,李悝所接收的儒家思想是另外一个模样一一君子,应该“知权术”;君王,更应该懂得“用权之术。”

从老师那里他逐渐意识到,“法”比“礼”更重要,应该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制,来为统治者服务。

潜移默化之间,李悝由一个“儒家”转为“法家”,并在后来成为历史公认的法家始祖。

魏文侯,是“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的创立者,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善于吸纳英才的君主。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所得的领土有“三河”之称。其中“河东”在今山西黄河以东,“河内”在今河南黄河以北,“河南”在今河南黄河以南。“三河”地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们分处于各国之间,犬牙交错,未能连成一个管辖的整体,军事上稍有不慎,便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如此兵家必争之地,当然得能臣把守,魏文侯遂将刚刚从中山相任上的李悝,提拔为“上地守”,以加强对魏国边防要塞的防守。也就是在李悝所辖防区,短短十余年间,魏秦两国进行了4次激烈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由最前线指挥官李悝布兵和调遣。

可以想象,“上地守”李悝已经成为魏文侯手中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李悝也不负所托,表现得十分出色。

由于李悝在“关键岗位”上政绩斐然,仕途之路也青云直上,最终被魏文侯任命为“相”。

变法,将李悝嵌入历史“第一道年轮”

春秋初期,中华大地上共有140多家诸侯,经过300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只剩下20余家。其中又以赢姓秦国、田姓齐国、三晋(赵、魏、韩)、芈姓楚国、姬姓燕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魏文侯心里比谁都清楚,魏国这样一个随时都可能被并吞的小国,唯一的生存之道,便是变法求新。他此刻启用李悝,旨在酝酿一场大变革。

李悝变法,首先瞄准农业。他以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魏国,“第一桶金”必须依靠农业。如何做到“使民不伤,而农益劝”?李悝终于想出了解决之道一一“平籴法”。“平籴法”规定,每家农民收入的粮食中,除交十分之一的税及自己食用、消费外,多余的粮食由国家出钱收购。法令还把丰年和灾年分为上、中、下三等。丰年时,官府按等级籴进一定数量的余粮。灾年时,官府也按等级平价粜出一定数量的粮食。

这样的价格杠杆,使粮价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都能保持相对稳定,从而达到“取有余以补不足”、“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

在百姓填饱肚子、民心稳定之后,李悝便高高举起“变法”利剑,挥向了“爵禄世袭制”。最能让后人受益的,是李悝制订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度下的法律《法经》。这部法律对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

李悝的变法,不仅拉开了魏国从人治到法治的序幕,魏国也从此走上了扩张之路。两千多年间,历朝历代经历过无数次“变法”与革新,如果用年轮来“计算”变法的话,李悝应该是最初的那道年轮。

只可惜,时间有限,加之一些被动过“奶酪”的利益阶层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一旦他和支持他变法的魏文侯离世之后,魏国又退回到了从前。

好在,李悝的变法思想几乎被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所接受,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大潮”一一齐国管仲的改革新路,邹忌的清明吏治,郑国子产的修政图治,楚国吴起的新招变法,韩国申不害的君治独断……战国烽火下的各诸侯国,都纷纷祭起改革大旗,将“变法”二字醒目地写在大纛之上。

这一变法实践,最终在秦国结出丰硕的成果,从而一统天下。

作者:  章夫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