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这家期刊只登实验方案、不收版面费,如何商业化?

2019 年 8 月 13 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系列期刊的非营利出版社,正式宣布与生命科学实验方案共享平台Bio-protocol展开为期四年的合作。

Bio-protocol创办于 2011 年,是一家专精于遴选、发表实验方案,需要同行评审的在线期刊。期刊的使命是打造一个开放获取与沟通的平台,分享高品质的实验方案,让生命科学的研究更高效,更具可重复性。而其团队来自斯坦福大学科研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图 | AAAS 与 Bio-protocol 在 AAAS总 部的签约仪式,左为《科学》系列期刊出版人 Bill Moran,右为 Bio-protocol 创始人兼董事长何芳连(来源:ScienceAAAS微信公众号)

由于科学实验的复杂性,重复实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自然》杂志曾在线调查了 1576 名研究人员,发现其中超过 70% 的研究人员曾试图复制其他科学家的实验并以失败告终,而超过一半的研究人员竟无法重复自己的实验。如果能看到详细的实验方案,并有机会与作者讨论实验细节,无疑会大大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Bio-protocol 就是提供此类服务的平台。

《科学》系列期刊出版人 Bill Moran 也评价道:“提供同行评审的平台是支持可重复性的关键举措,同时也为作者和同行提供一个阅读、更新和参与有关实验材料和方法的详细交流的机会,AAAS 和《科学》一直认为实验方案是实现可重复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与Bio-protocol合作,进一步鼓励科学家之间的交流。”

在 AAAS 与Bio-protocol宣布合作之际,DeepTech 采访了Bio-protocol创始人何芳连博士和联合创始人兼 CEO 刘峥博士。

何芳连是宾尼法尼亚大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具有超过 15 年分子生物学科研经验。在采访过程中,何芳连讲述了创办Bio-protocol的初衷以及经历的各种挑战。曾经喜欢泡在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如今已完全转变为一名创业者,何芳连表示,“现在基本是完全转行了,还是为科学服务,但是完全不一样的服务。”

为生物科学家做一个“GitHub”

对于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在实验室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来说,时刻关注自己领域内的前沿进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与圈外人刷新闻不同,这些学术界的进展,几乎都通过学术界的杂志以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形式发表。学术期刊上各种晦涩难读的论文,往往宣告了一些改变世界的新技术、新发明的诞生。

当看到大牛们做出最新成果时,很多实验室也想重复该实验结果,或者想通过论文中的实验方法来做自己的新探索。但问题在于,侧重于成果的长篇论文中,对于实验方案的描述非常简单,往往想看详情就要去看另一个文献,然后另一个文献又让你去看另一个文献,基本上到最后查一堆文献还是找不到想看的全部信息。

这也是何芳连自己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亲身体会。除了论文层面,何芳连还遇到过一些做实验时遇到的“痛点”。同一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一些未发表的实验笔记往往都是纸质的,离开实验室后这些资料也就很难交接下来。

(来源:pixabay)

要知道,实验室里做个科研实验,并不仅是我们中学时用到的那些瓶瓶罐罐,有时候一丁点实验试剂就是几千美元,想做类似的实验却没有相关实验方案记录,这就意味着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和试剂去尝试。

何芳连觉得,实验室里的这种现象,很不高效。

2010 年前后,何芳连的先生、搞 IT 的林元庆(宾尼法尼亚大学博士,后来成为Bio-protocol联合创始人兼 AI 高级顾问,曾任百度研究院院长)提醒她,你们为什么不像 GitHub 一样做一个实验方案分享平台呢?

对啊,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毕竟实验方案的获取,一直是实验室里存在的科研痛点,尤其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更加突出。

一方面,生物领域的实验周期都很长,比如养小鼠做实验,一般至少要三个月才知道有结果,有的做了三个月发现白做了,甚至有的半年才知道结果,这也算是生物实验的一个特色;

另一方面,生物领域的实验都很花钱,每年全世界有大量的科研资金都是花在了实验试剂和耗材上,做实验时,点一点滴一滴,几千块钱就没了,三个月下来用了很多试剂,也花了很多钱,如果最后没做出想要的结果,还得重做。

这个时候,如果能看到别人已经成功发表论文的具体实验方案,则可以按照标准重复一些重要的实验结果,或者对新问题做进一步探索。

用平台的理念做开放期刊

2011年,何芳连开始做Bio-protocol。当时行业中其实也有一些传统的期刊在做实验方案的分享,包括Nature Protocols,但何芳连很清楚自己要做的是平台。

传统的期刊,以Nature Protocols为例,一个月常常也就发 10 到 15 篇文章,而且发表的文章内容都是科研界中比较头部(前沿),但往往是小众的实验。实验室中的科研工作者需要的是更基础和常规的实验方案。

何芳连一开始就是完全从科研人员的需求来建立这个平台的,既发表前沿的、原创性的实验方案,也发表非原创性的,常规的实验方案, 就是这样一个有更多用户需求的高质量实验方案分享平台,而这很像 GitHub 的理念在做的事情。

与Nature上的论文相比,Bio-protocol上所发表的实验方案,更像是模块式的很短的菜谱。对于用户来说,虽然篇幅很短,但往往能够轻松找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详细信息。

(来源:Bio-protocol)

此外,Bio-protocol上的实验方案还可以有视频,就像我们在逛购物网站时,只看字看图还不够,还有“卖家视频秀”。当然,平台对于这些视频并不会有很高的拍摄要求,但必须包含关键的实验步骤。

更能体现平台理念的,是Bio-protocol上的实验方案经过同行评议,允许作者随时更新,且可以提问互动。

而这一切内容,对研究人员都不收取任何费用——发表无需版面费,使用一律开放获取。

靠朋友圈起步,如今和 AAAS 合作

回想起Bio-protocol所经历的挑战,何芳连表示,刚起步的时候,作为一个无名平台,那个时候还不是一本正式的期刊,如何让大家来分享好的内容,就是最大的挑战。

2011 年前后,何芳连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让朋友、朋友的朋友来“捧场”,这些朋友都是美国名校留学的华人博士或博士后,何芳连对内容的把控也有严格的标准,必须是发了很好的论文才行。林元庆在周末也帮忙打电话,邀请很多作者来贡献内容。

一年下来,平台收集了大概 200 个实验方案,何芳连自己也贡献了 18 个。而这些内容,为Bio-protocol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一个艰难的挑战过去了,第二个挑战又来了,身边的朋友都找完了,接下来又怎么办呢?

当时,何芳连利用自己休产假的时间,开始邀请更多优秀的年轻科学家来平台分享自己的成果,其中就尝试过刷斯坦福大学的网站,挨个邀请一些博士后,让她没想到的是,这种做法的邀请成功率还蛮高的。

现在看来,当时Bio-protocol上的第一批非朋友圈的作者基本就是这么来的。

2013 年之前,包括何芳连在内的团队,都是兼职在做这件事情。2012 年底的时候,她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的方向。毕竟,自己是很喜欢泡实验室做实验,如果这个时候放弃了做科研,那就意味着不可能再回到实验室了。

最终,何芳连下定了决心,要将Bio-protocol当成一份事业来做,而她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先生林元庆的大力支持。

2013 年,Bio-protocol正式申请成为一份网络(在线)期刊。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何芳连唯一的目标就是想着把Bio-protocol的内容质量做好,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发表内容,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

图 |Bio-protocol的期刊合作伙伴(来源:Bio-protocol官网)

从 2016 年开始,Bio-protocol陆续与一些期刊出版社展开了合作。这种合作的开启,让何芳连非常兴奋,一方面证明Bio-protocol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另一方面,与权威期刊的合作不仅能保证内容的质量,而且将颠覆了原来内容的增长模式。

以这次 AAAS 和Bio-protocol的合作为例,在《科学》系列期刊上发表生命科学相关论文的作者,将被邀请在 Bio-protocol 平台上同步发表相关的实验方案,并会提供链接,引导读者访问Bio-protocol网站查看相关实验方案。

如果作者已经在Bio-protocol发表了他们在《科学》系列期刊中相关文章的方法,那么这个链接将直接引导读者阅读已发表在Bio-protocol的方法文章;如果Bio-protocol上没有相关的方法文章,那么该链接将引导读者访问Bio-protocol“方案索取”网页,读者的需求信息将传递给该文章的作者。

图 |eLife与Bio-protocol的合作(来源:eLife)

这个“方案索取“服务合作将改变 Bio-protocol 内容增长模式——从编辑的邀请模式转变成用户需求驱动的模式,用户需求将驱动实验方案共享规模迅速提升。

Bio-protocol通过这个项目与合作期刊做了数据的直接对接打通。比如用户看到eLife或《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中哪个实验方法不详细或有疑问,可以通过“方案索取” 的链接(这些链接在杂志的网页上呈现出来,如图)将需求通过Bio-protocol第三方平台传递给文章作者,邀请其分享详实的实验方案或解答问题。

(来源:eLife)

作者先把他们的方案或答案分享在Bio-protocol平台上,Bio-protocol再将信息同步给杂志,杂志网站上“Request a detailed Protocol” 链接就会自动变成“View detailed Protocol”, 让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连接到Bio-protocol平台看相关内容。这个途径将使Bio-protocol的内容、流量激增。

而在此之前,Bio-protocol的编辑团队(100 人左右)需要每个月去看当月发表了哪些好文章,有哪些好方法作者写得不够详细的方法,然后再去邀请。现在这个项目是让用户代替编辑去做这些工作,体量完全不一样。

据悉,最快在今年 10 月份更新的Science系列期刊论文中,大家就可以看到Science与Bio-protocol的互链效果。

商业化的转折与挑战

Bio-protocol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公益的项目,近 8 年来全靠何芳连和她先生的积蓄支撑整个项目的运营, 但是何芳连早在 2013 年,就对外公开地说 Bio-protocol 是个“For profit”的组织。

因为在她看来,一个项目要做好做大,不能靠政府或慈善机构的资助,必须自己得有造血的能力;另外,“For profit” 的组织/公司,才能吸引一帮有志向、有朝气、有战斗力的人一起和你把事情做起来。何芳连从一开始就坚信Bio-protocol是个既能创造巨大社会价值又有带来巨大商业价值的项目。只是什么时候商业化需要时机。

2017 年与各大学术期刊的合作,让Bio-protocol的内容模式发生了变化,也促进了Bio-protocol商业化的转折。2017 年底,公司决定要开始第一次融资用于商业化布局的时候, 何芳连邀请了另一个合伙人,之前一直兼职的刘峥博士全职加入。

刘峥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美国临床病理医师协会注册病理医师,具有超过 15 年医学及医学信息学研究经验。何芳连在电话中向刘峥表示,“你做医生,你会知道五年之后你要干什么,但做这个(加入Bio-protocol),你完全预料不到五年后会变成什么。”

刘峥与芳连、元庆相识于 2000 年,是多年的好朋友。从 2011 年开始,他便作为Bio-protocol的第一任主编参与其中,不过是兼职做的。2017 年底,何芳连邀请他回国全职做Bio-protocol项目,刘峥当时是有犹豫的。最终在考虑了两个星期后,刘峥于 2018 年 1 月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稳定临床工作全职回国,正式出任 Bio-protocol CEO。

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刘峥总结了三条专职投身Bio-protocol的理由:“首先,我们想做的事情,是从优质的实验方案出发,在这个基础上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来提升科研产业的效率,这件事情如果做成了,影响会比我做医生大得多,不仅仅会有产生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也不可估量。大家都说,创业的人都有一种 make a Diffence 的信仰,这可能就是我也想 make a Diffence 的地方;另外,我本人对用科技提高产业效率很感兴趣,而自己医学信息学的一些经验和能力,对于Bio-Protocol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这么多年一起的坚持,做到今天行业内的标杆,这个过程也让我信心很足,相信这个事情一定能够做成。”

最终在考虑了两个星期后,刘峥于 2018 年 1 月放弃了自己在美国的稳定工作全职回国,正式出任Bio-protocolCEO。

图 | 刘峥(来源:受访者供图)

刘峥的加入不仅对团队的管理、建设起了很大的帮助,更重要是加速了公司的商业化进程。 刘峥和何芳连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深入接触国内的商业市场,寻找 Bio-protocol 的商业化路径。过程中,团队也走过一些弯路,但很快就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路径。

2018 年 8 月,Bio-protocol获得来自华创资本的天使轮投资,在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内容生产的同时,全力加速商业化布局。作为Bio-protocol联合创始人的林元庆(离开百度后创办了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企业 Aibee),如今也以 AI 高级顾问的身份参与和指导Bio-protocol的商业化进程。

自创办伊始,Bio-protocol靠着初创团队的激情与投资,支持着其成长。Bio-protocol源自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也服务于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按照设想,Bio-protocol不会向研究人员收取任何费用——发表无需版面费,使用一律开放获取。

而支持Bio-protocol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将依靠Bio-protocol及其姊妹网站 bio-thing.com 的广告收入,以及团队正在围绕实验场景所尝试的商业化服务。

谈到自己这几年的感受,何芳连表示,“我其实转化很快,之前很多人说我原来不喜欢说话,我确实是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但现在我不管跟谁交流,我觉得都能很有激情地去 打动和说服他们,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合作,我觉得都应该站在真正互助共赢的基础上去谈判的。”

国内市场不容错过的机会

Bio-protocol现在做的产品,面对的就是实验室场景,实验室 PI(课题带头人)、学生和管理员,而做实验都要用试剂耗材,何芳连认为这是很非常强关联的,“Bio-protocol一直在做的工作是把实验方案线上化,现在我们尝试将试剂包括试剂本身的信息,也线上化。”

在过去一年里,何芳连和刘峥走访了上百个一线、二线的实验室,至少接触了国内四五十家试剂厂商,摸清了厂家、供销商和实验室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很多实验室都买到过假的试剂耗材、国产品牌中一些产品很好但销量不高、厂商的销售仍在采取低效的地推模式等等,这些都是整个行业内存在的痛点。

按照Bio-protocol的规划,在继续做大做好全球内容服务的同时,将前期的商业化服务主要聚焦于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为切入口在 2 - 3 年后进一步走向世界。

“我们面对的是实验室用户,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是一个整体的智能解决方案,做什么实验、用什么实验方案、用什么试剂耗材、去哪里买,整个场景都能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让科学家把精力用在真正的科研上。”刘峥表示,“这些用户,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研究性实验室,以及企业用户。”

谈到这一年来回国创业的感受,刘峥表示,感悟很多,变化也很大。“原来做病理医师的时候,做临床诊断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而创业本身是一件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创业中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直是被动接受的状态,其实后来发现和做科研一样,在诸多不确定性中是可以有方法找到确定性的东西的,比如说用户的需求等等。另外,不确定性本身也代表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经过一年的时间,刘峥已经完成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拥抱不确定性的心态转变。对于自己所做的产品和服务,刘峥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他表示,这种自信正是来源于用户真正的需求。

(来源:pixabay)

而根据刘峥的介绍,经过中国政府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体量巨大的基础科研市场,而且是稳步增长。2019 年国内基础科研领域的试剂耗材大概将达到 400 亿人民币规模,并将保持8%-10%的年复合增长率。除此之外,国内正在推动医药改革,将直接影响仿制药利润的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医药研发投入会有一个飞快增长。2018 年,我国头部 100 家上市的医药公司的科研投入相对于上一年增长了 47%。

刘峥表示,国内将会出现一大批研发型的医药企业,并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窗口,这对Bio-Protocol来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