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岛,中国南海最易抵达的岛屿,为何能入选“最美十大海岛”?

八月十六号是海陵岛上一年一度的开渔节。

就在前一天中午前往海陵岛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一点。直到上岛的刹那,看见随处飘扬的旌旗,上面写着“祭海”、“开渔”,才隐约感到赶上了一个重要节日。

飘扬的旌旗(摄影:孤城)

突然决定去海陵岛,一方面是因为它头上顶着“中国十大最美海岛”的花环,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大概是中国南海最易抵达的岛屿了。

从广州出发,高铁一个半小时到达阳江,出高铁站,直接坐上专线公交,驶离城市,穿过一片滩涂,不用坐船,也不用过桥,不知不觉间“海陵岛欢迎您”的字样就出现了。

原来,连接大陆和海岛的是一道4625米长的堤坝。60多年前,为了改善岛上居民的生存环境,阳江人凿船沉石,挖山填海,艰苦奋战了八年才筑起这座大堤。

海陵岛的位置(制图:孤城)▼

海陵岛的主岛面积有105平方公里,属于近岸大陆岛。它曾是过了雷州半岛以后,第一个面积超过一百平方公里的孤岛。不过,由于海陵大堤的存在,严格意义上,海陵岛应该归属于半岛了。

探寻中国海岸线的旅程,便从海陵岛打开一个前引,而一场意外相逢的开渔节,也好似为之后的旅程吹响了号角。

从海陵岛的北岸到南岸,中间要穿过一片丘陵。有人说,海陵岛的含义就是被海水环抱的丘陵。不过,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海陵岛的“陵”不是丘陵的“陵”,而是陵墓的“陵”。

1279年,宋元崖山海战,宋军惨败。主帅张世杰在紧急关头,带领10余艘残破的战船护卫着杨太后冲出港口,到海上流亡,这是南宋王朝最后的有生力量。

然而,当杨太后听闻小皇帝赵昺(bǐng)的死讯时,悲痛欲绝,纵身跃入海中。随后,飘零至海陵岛附近的船队又遭遇台风,万念俱灰的张世杰拒绝登岸躲避,最终在狂风巨浪中殉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誓死不屈的爱国将领,在海陵岛的最东端为他修建了陵墓和祠堂,而这座海岛也慢慢地被人们呼作“海陵岛”。

狂风中的海陵岛(摄影:孤城)▼

海陵岛的西端是一个叫闸坡的小镇,镇子朝向大陆的一侧有一处半圆状的海湾,风平浪静的环境,不仅使其成为过往船只的避风港,同时也促成了渔业的繁荣。

港口内停泊的渔船密密麻麻,一眼望去,上千余只,绵延到很远的海面上。很多船上搭建着一个方形的屋子,仔细分辨,屋前晾着衣服,门口贴着春联,屋里锅灶齐备,甚至还有小狗百无聊赖地趴在船头……

闸坡渔港(摄影:孤城)▼

这是疍(dàn)家渔民海上生活的缩影。疍民,也被称为连家船民,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沿江沿海区域,是一个独特的汉族群体。千百年来,他们终日漂泊在水上,以捕鱼为生,以舟楫为家。

海面上的房子(摄影:孤城)▼

古时候,上无寸瓦、下无寸土的疍民不仅要面对风浪的威胁,还时常受到官府的歧视和限制,他们在陆地上的生存权力被长久地剥夺和忽视。不过,新中国建立伊始,政府就开始安排疍民上岸定居,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还长年住在船上了。

听岛上的摩的司机讲,闸坡的疍民都在岸上有自己的房子,即使还有人住在船上,也只是为了在夜间看船,或者方便连续出海打渔。

渔港小镇(摄影:孤城)▼

打渔听起来是一个很好玩的事儿,但把打渔作为生计就完全是另一个画风了。

早上沿着海岸散步的时候,恰好碰到几个渔民正把一艘小船往海里拖。岸上的船,真的是又笨又重,六个人一起用力,也依然显得很艰难。

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唯一的助力是几块垫在船底的泡沫板。这种拖动重物的方法,和4000多年前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拖动巨石的方法如出一辙。

不远处,另外三个渔民正漂在水面上小心翼翼地向一艘停在港湾里的船靠近,而他们的通勤工具竟然也只是一块泡沫板。

在更远的海面上,早起的渔民已经开始下网了。他和他的小船完全暴露在烈日的炙烤下,并随着风浪摇摆起落,看起来既脆弱又孤独。

另一个角落,泡在海水里“耕耘”的人一声不吭地忙了一下午。我站在礁石上,看他打捞蛤蜊,寻觅大海里的种种可能,沉沉浮浮之间,一天就过去了。到太阳西落,他的肌肤和墨蓝的海水融为一体,不分你我。

开渔节的祭海仪式安排在闸坡港的高桩码头上。一大早,我们就坐上一个摩托车赶了过去。

2019年,南海的休渔期是从5月1号到8月16号。休渔是对大海渔业资源的一种保护,得到了人们普遍的理解和支持。不过,在三个半月的休渔期里,渔民们又做什么呢?

我只能自己猜想,也许是整顿渔网,修补那些破损的地方,洗刷干净以后,在晴好的天气里,放在支架上凉干。鱼篓也要晒一晒,用过的工具都要修理一番,细细检查,再一一摆回原处。

剩下的事情么,就是等待了。

人和船都在港口里静静地打发时光。

避风港这个词有多么美好,只有那些经历过风浪的人才会明白。但这些出生入死的细节,不会从渔民的口中说出来,他们心平气和地待在岸上,享受着此刻的宁静,每天看看自己的船,数算一下日子,也会踏实得心满意足。

静悄悄的渔港(摄影:孤城)▼

到了码头,只见一艘艘锃光瓦亮的大渔船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港口,旌旗随风招展,四周已围满了人群,敲锣打鼓的喧天声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尽情呐喊,几个月的按捺与寂寥终于可以松绑了。

整装待发(摄影:孤城)▼

即将出海的人们对祭海仪式非常重视,渔公吹响螺号,拉开了仪式的序幕。

首先,30名南海渔公依次向祭台供上金猪、馒头、水果、茶酒等祭品。

然后,主祭人铜盆盥手,点燃香烛,郑重地念诵祭海文。大意是,感恩大海的养育,并祈求一帆风顺,满载而归。晒得一身黑黝黝的渔公们也满怀虔诚,不时唱和。

紧接着,在主祭人的带领下,渔公们举起大碗酒,齐声颂读“十敬词”。最后又依次向祭台鞠躬、进香……仪式虽有些繁琐,但有条不紊,缺一不可。

祭海仪式(摄影:孤城)▼

除了大人们依着传统祭海求福,孩子们也热烈而认真地参与其中。在现场活跃气氛的两头醒狮,就是四个十来岁的少年,敲锣打鼓的队伍里也有一帮孩子,在这浓郁风俗的熏染下,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祈愿,也深深埋进了下一代人的心中。

两头小狮子(摄影:孤城)▼

祭海用的金猪其实就是广式脆皮烤乳猪。当仪式结束后,身着疍家服饰的鱼姑们用花车把香喷喷的金猪送到了停在码头边的渔船上。

站在船头的渔民在接过金猪时还会回赠红包,分享喜气。最后,每艘船都会放一挂鞭炮,宣告启程。

泊靠在高桩码头边的渔船都很大,这样的大船出海后,最短也要十几天才会返航,长的甚至要一两个月。就此一想,不禁心有戚戚,但凡生计一事,都是如此不易。

我们离开码头的时候,看到有人在朝着船上即将出海的渔民使劲摇手,最终也只喊了一声:保重啊。

千言万语,也只有一路平安可以慰藉。

等来了开渔,又是一轮等候回家团圆的启程。

等待,一定是所有渔港里最坚毅也最熟悉的姿态。

海陵岛朝向太平洋的一侧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光景。海水掀起轰隆隆的大浪,一刻不停地拍向岸边,拍出了一溜溜光洁细腻的沙滩。

登岛的那天傍晚,在公交车上蓦然瞧见紧挨着马路的竟然就是一截长长的海滩,也不管这是哪里,果断下车,一边跑一边甩掉鞋子,朝着大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过去。

后来才知道,这段优美的圆弧状海滩就是大角湾,海陵岛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它的背后就是闸坡渔港。

清晨的大角湾(摄影:孤城)▼

海陵岛的南岸,几乎都是柔软的沙滩,所有的海滩加起来有近20公里长。其中最长的一截阔绰地绵延了7.6公里,号称十里银滩。

十里银滩(摄影:孤城)▼

这是海陵岛上的另一个动人之处,洁白的沙滩,就这样自然地伸展着,野蛮着,纵情着。以至于太过天然了,让人短暂地忘记了天然的事物,有壮丽迷人的一面,也有凶猛无情的一面。

据说几个月前,有四名游客不幸被海浪卷走,于是相关部门在大角湾的沙滩上拉了一条长长的绳子警戒游人不得越过。

大角湾(摄影:孤城)▼

奔向大海的激情忽然被一条绳子打断,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也能理解,海浪的翻腾是这样凶猛,白色的海浪线不断地从海面上升起,又迅速地朝岸边推进,轰然扑倒在沙滩上,海浪向外的推送和向内的吞噬,都在刹那间同时进行。

在海滩上赤脚走起,翻腾的海水时不时地扬起一人多高,旷然地扑落下来,海面陡然上涨,瞬间淹没了小腿,让人又惊恐又刺激又觉得可以再来一遍……

当然,一些游客也心存侥幸,想要穿过绳子,与大海近一点,再近一点,然后巡逻人员的手电筒打过来,尖锐的哨子声立马划过上空,耳边响起一段警告播报:“各位游客请注意,本海域属于公共海域,没有救生人员……”

晚上八九点,溜达到十里银滩,由于天空还不时落着雨点,沙滩上空空如也,一个游人也没有。

朦胧的夜色里,只有两米多高的海浪返照着依稀的白光,由远及近,如马嘶雷吼,且一浪紧跟着更高的一浪。小心翼翼地朝水边靠近,忽然背后一凉,感觉不妙,拔腿往沙滩上飞跑,如此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摸清了海浪的脾气,挑一处安全的地方坐下,一手插进身边的沙子里,忽就抓出几个花贝来,然后越抓越多,似乎源源不绝,最终竟还活生生地抓出一盘菜来。不过想想带回去也要坏掉,便又一颗颗重新埋起来。

海滩的尽头有人在放烟花,我们壮壮胆子,决定踩着海水一直走过去。但还没走多远,沙滩上竟出现了一条水沟,毫不犹豫地趟过去,走到一半才发觉水沟里流着的竟是漆黑发臭的污水!

我们不由得怒火中烧,寻着污水的来源找去,却发现和水沟相连的是一排灯火通明的度假酒店。。。

而过了这段臭水沟,大海看起来也不再凶猛豪迈了,更像是在呜咽和哭诉。

扑向岸边的海浪是在向我们求助吗,我们也很无力,我们也愤怒哀伤。于是浪漫的沙滩竟然越走越阴森,彷佛四处都回响着哀嚎与疼痛,以至于我们的探险也在失落的心情中草草收场。

海陵岛,原来你还是逃不过被伤害的命运。

第二天上午,我们再来观察,水沟已经断流了,在一旁戏耍的游客浑然不觉有何异常。难道是有人专门在夜晚偷偷往大海排放污水吗?难道这样的肮脏只有我们会看到?

渺小的我们只能以文字来表达微不足道的愤怒,为眼前所见发出声音。

愿我们下次经过海陵岛,能遇见那些丰收归来的老船长,而他们的大海,在那些离开的日子里依旧蔚蓝。

关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错过!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

各平台账号,搜索“地球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