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莲人为什么爱吃虫?

年少时,曾以为山东人只爱煎饼卷大葱。自从来了地道风物,去了趟山东五莲,才明白当年还真是有些愚昧浅薄。

在五莲,我发现山东人民还有一个战斗民族的属性——吃虫子,什么豆虫、金蝉、蝗虫、蝎子、蚂蚱、蚕蛹等等,天下飞的地下爬的应有尽有,可以说在吃虫方面,五莲绝对算得上行家。

此次黑暗料理的坐标:五莲,请见图中深绿色部分

所谓靠海吃鱼、靠山吃虫,五莲地处泰山与崂山交界之地,吃虫是传统。他们认为这些虫子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对身体有好处,特别养生。他们自己说,虫子是从小吃到大,在外地读书吃不到时还特别想念,一回家就要吃个不停。

山东人吃昆虫的起源我不得而知,历史有多悠远我也不知道,但似乎是很久以前山东人就开始吃昆虫了。有人说和灾害有关,因为山东历史上多旱,而大旱之年一般又伴有蝗灾,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只好拿遍地的蝗虫来充饥。所以蝗虫也就成了山东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了。

大批蝗虫降临,五莲人民准备好了刀叉

除了这个原因外,我估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蝗灾后老百姓对蝗虫恨之入骨,于是拿蝗虫来下油锅,下油锅尚且不解恨,于是拿来吃掉!久而久之便开始吃蝗虫了,再后来,老百姓发现昆虫的味道也是不错的,便发展到吃别的昆虫了。

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会去逛当地的菜市场。在五莲菜市场,我发现有好多卖虫子的摊位,每个虫都是活的、蠕动着、新鲜又可怕。老板告诉我,当地人把虫子视为招待客人的美食。

所以我们到达五莲的第一餐,就被当地朋友拖去吃了虫子宴。现在除了应季虫子,还能吃到一年四季的不同虫子。

“卢锥”

春天能捉到的虫子只有“卢锥”(音,学名黄褐金龟子),在果林或者不高的茅草丛里能找到它们,靠吸植物根部的汁液长大。

同行的丁大哥说,几乎每天傍晚都要和女朋友一起捉“卢锥”,他兴致盎然地跟我介绍:“我俩都喜欢捉,所以女朋友每天就等我下班一起去找卢锥。”我一直以为这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特殊爱好,直到看到这一群夜色下找虫的身影,才明白这是五莲人的“小爱好”。

豆虫

豆虫,我是光敢吃不敢拿,活的豆虫拿在手里软塌塌的,还一直蠕动着,有点像小时候养过的蚕。炸过之后的豆虫,却又好吃又可爱。

咕噜果

这种虫子当地人叫咕噜果,其实是蚕蛹的一种,有个卷曲的小尾巴。蚕蛹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接受的。

蝉的幼虫一般在苹果园和杨树林里,而且是三年以上的树林。因为成虫蝉把卵下在枯枝上后,枯枝腐烂,或者风一吹,卵就掉落到地上,它在地下至少三年之后才能成幼虫。一般在六月天,入伏之前才有蝉。

丁大哥告诉我们,他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在夏天的晚上拿上瓶子、手电、再加一根长竹竿去捉蝉,一个晚上能抓到1000多只,现在一个晚上可能就只能捉到几十只。捉到的蝉分两种,一种是刚从地下爬出来的黑色幼蝉,还有一种是刚破茧而出,已经成形的白色蝉,它可以油炸,也可以做馅包到水饺里。

蚂蚱

秋天之前的蚂蚱最好吃,因为刚入夏蚂蚱还太小,到了夏末长大的就能吃了,草多的地方都能够找到。绿色、大个,当地叫“冬冬山”的蚂蚱最好吃。饭馆常吃的品种叫“草木渣子”,是土黄色,夏天草长出来之后便能捉了,但是秋初时最好捉。

想起小时候在地里老看见蚂蚱蹦,等你想逮的时候又找不着了,跟着它们扑一路才能逮上一小碗,用打火机一烤,吃着喷喷香!

煎饼卷虫子

山东作为一个煎饼大省,每个地区的煎饼各有不同。五莲煎饼有自己的名字,叫做九仙煎饼,与别处不同,它主要以去皮的地瓜为原料制作而成。九仙煎饼配以鲜嫩豆腐和辣椒,色细白,不干不柴,筋道有咬头,若是再卷上几条小黄鳝子鱼,和各种油炸虫子,美味可口。

写到最后,发现了一个套路,这些虫子都得油炸着吃,想想也对,要是煮着吃软软的一咬还爆浆,那还挺瘆得慌......

文 | 白玛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