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皮肤贴片可在一分钟内无痛注射疫苗或药物

图中的微针贴片可在大约1分钟内为黑色素瘤患者供药。

黑色素瘤是一种致命的皮肤癌。在过去的30年中,这种皮肤癌的发病率在美国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皮肤病学会(AAD)的数据显示,每年新确证的黑色素瘤病例接近10万例,每天有20名美国人死于这种疾病。phys.org网站8月25日报道,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快速反应的皮肤贴片,可以有效地为黑色素瘤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该贴片已针对小鼠和人类皮肤样本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将在2019年秋季美国化学学会(ACS)全国会议上展示他们的成果。参与贴片研发的研究生Yanpu He说:“我们的贴片具有特殊的化学涂层和作用模式,其供药时间大约只需要1分钟。我们开发的贴片在小鼠身上引发了强大的抗体反应,并有望在人类皮肤上引发强大的免疫反应。”

局部软膏虽然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但穿透距离较短。注射器的穿透性较好,但它会引发疼痛感。注射器的使用也不太方便,容易导致病人不遵守医嘱。利用层叠技术(LBL)制造的微针贴片是一种简单、无痛的治疗方法。在LBL工艺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正负电交替的分子层覆盖贴片表面。为了在贴片表面形成坚固的药物薄膜,相邻层间和层-微针之间都必须有强烈的相互吸引性。He解释说:“层间和层-微针间的强相互吸引作用使薄膜非常‘黏’。过去的制造工艺保留了这种黏性,需要接近90分钟才能让足量的药物离开贴片,进入皮肤。”

Paula T. Hammond博士与He,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仁为此专门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他们设计了一种由两部分构成的新型pH响应聚合物。He说:“第一部分含有氨基,它们在制造微针时的pH条件下带正电荷,但在接触皮肤时pH呈中性。第二部分含有羧酸基团,贴片接触皮肤时,羧酸基团会带负电荷。因此,总体上讲电荷性会由正变负。”虽然LBL膜的构建仍然涉及黏性的负-正-负层,但当贴膜贴在皮肤上时,会迅速发生电荷翻转。而当微针刺入皮肤并将LBL药物薄膜植入皮下后,药物会迅速离开贴片。

研究人员以鸡蛋清蛋白作为模型抗原,对小鼠进行了贴片接种测试,并将结果与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结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微针治疗产生的抗体水平是肌肉注射(如注射流感疫苗)的9倍,是皮下注射(如注射麻疹疫苗)的160倍。研究人员还在人类皮肤的样本中发现了有效的免疫激活现象。

Hammond博士说:“我们的贴片技术可以用于输送疫苗,以对抗各种传染病。令人振奋的是,这种贴片有可能成为肿瘤学家对抗癌症(尤其是黑色素瘤)的重要工具。”为了制造黑色素瘤疫苗,研究人员开发了配套抗原和佐剂。随后,在小鼠的免疫细胞测试中,研究人员确定了LBL微针的最优结构。在小鼠体内,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可迁移至淋巴系统,并“招募”其他免疫细胞来攻击黑色素瘤。Hammond博士补充说:“我们正在尝试用低成本的化学物质和简单的方式改造疫苗,以期得到一种能投放市场应用的皮肤贴片。”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阿淼 责编:唐林芳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19-08-skin-patch-painlessly-vaccines-cancer.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