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镫可以成为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大杀器?

在进入火器时代前,战场上最王牌的部队毫无疑问就是骑兵了。如果交战双方兵力相差不是非常悬殊的情况下,步兵、弓兵在骑兵面前,那就完全是送人头。当时骑兵的作用就好比如今的坦克,试想一下,现代步兵在对阵坦克的时候会是什么结果呢?

在战国以前,骑兵并非军队里的标配。当时战场上最犀利的部队要属战车部队了。那时的战车其实结构非常简单,就是由马拉着一辆木板车,数名士兵拿着各种武器站在木板车上同敌人作战。虽然如此,战车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跟步兵、弓兵相比,战车具有明显的优势。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军事实力的对比,往往就是看谁家拥有的战车更多。

但是,战车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不易操控,机动性差,部队也不容易协同作战。而这些缺点在骑兵身上却完全不是问题。所以到了战国时期,骑兵开始作为独立兵种出现了,而且很快就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导力量。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骑兵有很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为什么那时候的骑兵不杀入敌阵横冲直撞,而要用杀伤力相对较低的骑射呢?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小东西还没被发明出来,这个小东西就是马镫。

马镫就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相信大家都见过这东西。在今天的人看来,马镫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工具。可是,这个看似很不起眼的小东西在古代却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发明。

在马镫出现以前,骑马的人都要用两腿将马夹紧,以防从马上摔下来。这就对骑手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很熟练的骑手,才能在马上应付自如。同时,由于人在马上没有有效支撑,所以在作战的时候骑手就要尽量避免同敌人短兵相接。因为一旦遭到大的撞击,骑手很容易就会从马上掉下来。而马镫出现后,骑手在马上得到了支撑,使人与马连接为一体。骑兵可以在战马上飞驰,也可以骑马直接冲进敌阵之中砍杀。同时,马镫可以让骑兵在马背上保持稳定,骑射的精准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马镫让骑兵不需要再费劲用双腿把马紧紧夹住,这为骑兵节省了大量体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骑行里程。

马镫出现后,原本就在战场上起主导作用的骑兵更是如虎添翼,战争格局也就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来说,马镫让他们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成了增强游牧民族实力的“神器”。

早在先秦时期,中原帝国就长期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但由于双方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游牧民族从来没能对中原帝国产生过真正的威胁。这一情况到了西晋时期却发生了彻底转变。

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的内讧下,使得国力衰弱。结果,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南下,攻占了中原,从而拉开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三百年的混乱时期。虽然西晋王朝内耗是导致灭国的主要原因,但游牧民族实力的增强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马镫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才开始广泛被使用的。

在此后中国的历史上,以骑兵为主要作战单位的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就从未间断,而且这种威胁稍不留神就会带来致命的后果。比如北宋被金国所灭,南宋被蒙古所灭。明朝军队已经装备了初级的火器,但还是敌不过满清的铁骑。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之所以能成为战场的“大杀器”,小小的马镫可谓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