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有哪些须鲸?它们有什么特点?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拥有非常多的鲸类,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小须鲸Balaenopteraacutorostrata

别名:小鳁鲸、小矛鲸、明克鲸、尖嘴鲸、锐头须鲸、小鳍须鲸

英文名:Common minke whale

濒危等级:LC(低危)

形态描述:

对于北太平洋种群的生理成熟个体,雄性平均长7.5米,雌性为8米;体重3至5吨。

初生2.4至2.8米,约350千克。

小须鲸是须鲸科体型最小的成员,也是最小的须鲸类之一(仅次于小露脊鲸)。

小鳁鲸的嘴喙尖锐,头部有一道纵脊,背部为暗灰色至灰黑色,腹部呈白色。鳍肢以上或头部以后都有一个淡色的山形斑纹。鳍肢中央部分有一条鲜明的白色横带或淡色的斑纹,是本种的主要特征。

繁殖特征

小须鲸一般雌性在六岁到八岁时性成熟,而雄性则一般为六到七岁时性成熟。一般认为小须鲸可能在十五至二十岁时生理成熟,对于雌性个体而言这一时间可能会提前到十三岁。根据现有的捕猎记录,小须鲸的寿命可能接近五十年。

小须鲸妊娠期为十个月,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六个月。小须鲸的生产间隔只有一年,所以雌鲸往往需要同时经历妊娠与哺乳。

生态特征

食性:北太平洋的小须鲸食物主要为鱼类和磷虾,如黄海海域的小须鲸主要以北太平洋磷虾和集群性小型鱼类(玉筋鱼和日本鳀鱼)。

天敌:过客型虎鲸

习性:小须鲸多靠近沿岸活动,有时逗留在海峡和海湾内,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海北部个岛屿间均可见其极靠近海岸游动。多单独活动,,较少集成大群。游泳速度一般为每小时5至7海里,逃逸时可达每小时10海里以上。潜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米。

生性腼腆,通常难以接近,个别好奇心强的个体会探索船只。

有乘浪行为,偶尔会跃身击浪。

种群现状

根据最新的估算全球小须鲸总数可能超过18万头。

早期研究认为小须鲸在全球范围内有四个亚种,而近几十年的研究则根据分子及形态学证据将南极水域的小须鲸划分为一个新的独立种,即南极小须鲸(Balaenopterabonaerensis)。

由于相较其他鲸类数量众多,这两种小须鲸也是唯一获准进行商业捕猎的须鲸。

分布

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

布氏鲸Balaenoptera brydei

别名:热带鲸、拟鳁鲸

英文名:Bryde's whale

濒危等级:DD(资料缺乏)

形态描述:

日本海域的成年布氏鲸,雄性平均为12.9米,雌性平均为13.3米;体重为12至18吨。国内搁浅最大个体13.4米,15吨。

初生3.4至4米,约900千克。

外观与鳁鲸相似,背部为黑灰色或蓝灰色,腹部黄白色或白色,背鳍后缘内凹程度大;布氏鲸头部有三道纵脊,这是本种的最主要特征。

繁殖特征

布氏鲸一般在八岁至十三岁时性成熟,寿命可达五十年以上。

布氏鲸的妊娠期长达一年,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半年至一年。

生态特征

食性:布氏鲸的食物主要为集群性小型鱼类和浮游性甲壳类,如拟磷虾、卷叶磷虾、桡足类、鲱鱼、鳀鱼、沙丁鱼等。

天敌:有时会被大型鲨鱼或过客型虎鲸攻击。

习性:喜欢栖息在水温高于18℃的海域,不常接近沿岸浅水海域。多单独活动,或组成2至5头的小群,偶尔集成大群。游泳速度最快可达20至25km/h。潜水深度可达300米。

生性较为活跃,偶尔会好奇接近船只、绕着船只打转或与船共游。在游泳时经常忽然改变方向,这使它们的游泳方式看起来更像海豚而不是须鲸。

经常会连续跃身击浪。

种群现状

没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种群的详细情况,根据估算全球可能有9万至10万头。

上个世纪曾将布氏鲸分为“沿岸型”和“外洋型”两类,近十几年的研究认为确实应该分为两个独立种,将部分体型较小的“沿岸型”布氏鲸划分为一个新的独立种,即鳀鲸(Balaenopteraedeni)。

分布

除渤海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外洋,只有极少量个体会出现在沿岸。

鳀鲸Balaenoptera edeni

别名:小布氏鲸

英文名:Eden's whale

濒危等级:DD(资料缺乏)

特征基本同布氏鲸。

分布

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南海均有分布,但沿岸数量很少。

鳁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别名:塞鲸、鳕鲸、日本须鲸

英文名:Sei whale

濒危等级:EN(濒危)

形态描述:

北太平洋种群的成年鳁鲸,雄性平均为13.7米,雌性平均为15;体重为15至20吨。日本捕鲸记录的最大个体16.36米。

初生4.4至4.8米。

外观与布氏鲸相似,但头部有一道纵脊,背部为黑灰色有时带有深蓝色调,体侧蓝灰色,腹部白色或灰色,背鳍略微向前倾。

繁殖特征

鳁鲸一般在八岁至十岁时性成熟,寿命可达六十五年。

鳁鲸的妊娠期为十一个月至一年,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六至九个月。

生态特征

食性:鳁鲸的食物主要为磷虾和桡足类,也摄食沙丁鱼、鲱鱼、玉筋鱼、秋刀鱼等小型集群性鱼类,也会捕食头足类。

天敌:部分鳁鲸身上有虎鲸的咬痕,可能是遭到了过客型虎鲸的攻击,但是由于鳁鲸的速度很快,目前几乎没有有鳁鲸被虎鲸杀死的记录。

习性:鳁鲸为外洋性,通常不会接近沿岸浅水海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会组成2至6头的小群,在食物密集区可能集成十几头的大群体。鳁鲸是游泳速度最快的鲸类之一,通常游泳速度为6至11km/h,冲刺速度最高可达50km/h。通常不会潜入深海,只在几米深的海水表层活动。

生性不如布氏鲸活跃,喜欢呆在海水表层,因此在游动时尾鳍经常会留下漩涡,即“尾鳍水印”。

很少跃身击浪。

种群现状

没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种群的详细情况,根据估算全球可能少于8万头。

捕鲸业对鳁鲸种群的破坏极大,1930年前南半球的鳁鲸约有130万头,由于蓝鲸和长须鲸数量的锐减,导致原本经济价值较小的鳁鲸的猎捕量逐渐增加。

分布

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但主要分布于外洋,极少出现在沿岸。

角岛鲸Balaenoptera omurai

别名:大村鲸

英文名:Omura's whale

濒危等级:DD(资料缺乏)

形态描述:

成年角岛鲸的体长为9至12米。

初生约3米。

外观与长须鲸相似,但体型要小得多,头部有一道纵脊,背部为暗灰色或蓝黑色,体侧蓝灰色,腹部白色,头部颜色同长须鲸一样左右不对称。

繁殖特征

资料不足

生态特征

食性:未知

天敌:未知

习性:资料不足

种群现状

没有任何的数据可以用来确定种群的详细情况。

角岛鲸这一物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被日本捕鲸船发现,通过形态学、骨骼和mtDNA的研究直到2003年才正式确定这一新种,并发表于《Nature》杂志上,因此我们对这一物种知之甚少。

分布

黄海南部、东海、南海,多见于台湾周边海域。

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

别名:鳍鲸、真须鲸、长皱鲸、剃刀鲸

英文名:Fin whale

濒危等级:EN(濒危)

形态描述:

北半球成年长须鲸,雄性平均为18.8米,雌性平均为20米;体重为30至80吨。日本于黄海北部捕获的最大个体长20.3米,44.5吨。

世界最大记录为26.8米,体重估测为80至90吨。

初生6.至6.5米,约1.8吨。

长须鲸是第二大的须鲸,也是世界第二大的动物,仅次于蓝鲸。

头吻较尖呈V字形,头部后方常有白色人字纹,有一道纵脊,背部及侧方为灰黑色,腹部全为白色,体色左右不对称,左侧常较右侧偏淡。

繁殖特征

长须鲸一般在六岁至十二岁时性成熟,二十五至三十岁时生理成熟,寿命最长可达九十四年。

长须鲸的妊娠期为十一至十二个月,每胎一般产1仔,哺乳期为半年至一年,生产间隔期为两至三年。

生态特征

食性:长须鲸的食物主要为磷虾、桡足类和集群性小型鱼类(如秋刀鱼、日本鳀鱼等),以及少量的头足类。

天敌:偶尔会被集群的虎鲸攻击。

习性:多成群游动,一般会组成2至7头的小群,在食物密集区可能集成十几头的大群体。游泳速度最快可达48km/h,是游泳速度最快的须鲸之一。一般在海水表层活动,但也可潜至470米深度。

生性冷淡,通常不回避但也不会接近船只。

很少跃身击浪。

种群现状

没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种群的详细情况,根据估算全球可能有9万至12万头。

长须鲸是近代捕鲸的主要狩猎对象,经济价值仅次于蓝鲸,但由于其速度极快,风帆舰船难以有效捕猎,直至工业时代才开始真正受到威胁。经过捕鲸业的滥捕,种群数量严重减少。近年来由于长期保护,种群已有明显恢复趋势。

分布

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黄海、东海。

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别名:白长须鲸、剃刀鲸、塞巴氏须鲸、硫底鲸、巨北方须鲸

英文名:Blue whale

濒危等级:EN(濒危)

形态描述:

(居然有颜色,在所有体型图里只有蓝鲸、抹香鲸和虎鲸有这个待遇)

日本与中国海区的成年蓝鲸,雄性平均为20米,雌性平均为20.9米;体重为80至120吨。日本在北太平洋捕获最大个体27.1米。

世界最大记录为31米,体重至少180吨。

初生6至9米,约2.5吨。

蓝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也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

头部较其他须鲸宽阔呈U字形,有一道纵脊,全身深蓝灰色,散布有银灰色斑纹,腹部颜色稍淡,背鳍很小。

繁殖特征

蓝鲸一般在八岁至十岁时性成熟,研究估算寿命可达八十年以上。

蓝鲸的妊娠期一般为十一个月,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六至七个月。

生态特征

食性:蓝鲸对食物的选择性较强,几乎完全以磷虾为食,主要食物包括太平洋磷虾和哲水蚤类。

天敌:极少数情况会被结成大群的虎鲸攻击。

习性:通常栖息在离岸较远的海域。多单独或成对(母子)活动,在食物密集区可能集成小群。游泳速度很快,正常游速为11至15km/h,速度最快可达37km/h,体力极强,甚至可能会对捕鲸船造成威胁。常潜入100米左右深度捕食磷虾。

有些个体极易亲近,有些则会主动远离船只。

成体很少跃离水面,仔鲸有时会跃身击浪。

种群现状

根据估算全球可能仅有5000至12000头。

蓝鲸是世界捕鲸的主要种类,一般来说1头蓝鲸的产油量相当于2头长须鲸,或2.5头大翅鲸,或3头抹香鲸,或6头鳁鲸。

蓝鲸种群受捕鲸影响极大,上世纪的商业捕捞已使蓝鲸濒临绝种。在捕鲸业兴起之前,南极洲的蓝鲸种群可能有30万头之多。近年来各地的蓝鲸种群已有了复苏迹象,但是相较原本的种群大小仍相去甚远,部分种群恢复的难度相当大。

分布

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外洋远离沿岸,而且个体数量很少。

大翅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

别名:座头鲸、驼背鲸、长翅鲸

英文名:Humpback whale

濒危等级:LC(低危)

形态描述:

日本海域的成年布氏鲸,雄性平均为12.4米,雌性平均为12.7米;体重为20至30吨。国内搁浅最大个体13.4米,15吨。

初生4至5米,约1.8吨。

头部生长有多个皮质瘤,有一道纵脊,鳍肢比其他所有鲸类都要大,接近体长的三分之一,背部及体侧为黑色,后部、腹部至尾鳍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个体差异极大,尾鳍后缘呈不规则锯齿状,背鳍矮钝较宽。

繁殖特征

大翅鲸雌性一般在五岁时性成熟,雄性则是七岁,北半球的大翅鲸寿命最长可达七十七年。

大翅鲸的妊娠期为一年,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两至三年,生产间隔期亦为两年至三年。

生态特征

食性:大翅鲸的食性与长须鲸相似,北太平洋种群主要捕食太平洋磷虾、糠虾,有时也摄食头足类和鱼类(如鲱鱼、毛鳞鱼、玉筋鱼、鳕鱼、细鳞大马哈鱼等)。

天敌:有时会被过客型虎鲸攻击,多攻击幼鲸。

习性:喜欢靠近海岸甚至进入内湾。多集结成数头的小群,部分地区可能会有大型族群。一些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也可能合作捕猎,这种关系可以维持数月,甚至一生。正常情况游速缓慢,但冲刺时最快可达23m/h。

生性非常活泼,偶尔会好奇接近船只。

有乘浪行为,素以壮观的跃身击浪、鲸尾击浪鱼与胸鳍拍水而著名。

种群现状

根据估算全球可能有8万头。

大翅鲸的含油量极为丰富,因此也是捕鲸业的主要狩猎目标,并且个体之间的情感远较其他须鲸深厚,当一头受伤时其他鲸会奋力解救(大部分须鲸会抛下同伴甚至子女一样迅速逃离),这导致捕鲸者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连续捕猎。

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大翅鲸种群的估算仅为1万余头,但是现实情况比想象中要乐观很多。

在1996年的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VU(易危),2008年濒危等级下降为LC(低危),整体来看全球的种群也在稳步地缓慢恢复。

作为笔者最喜欢的一种须鲸,所以还多加了一些私货:

大翅鲸比同体型的须鲸属种类要强壮得多,斗性也远强于其他须鲸,也是反击虎鲸效果最好的大型鲸类(比抹香鲸群的防御效果还要好)。

在交配期雄鲸常常聚成大群竞逐雌性伴侣,常常互相猛烈撞击,场面十分壮观。

与其他须鲸相比大翅鲸有着变化多端的高超捕猎技巧。

另外大翅鲸的社会性明显强于其他须鲸,情感上也更加丰富,不仅跟同伴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常和其他物种互动:它们会和其他鲸类组成混合群体,如蓝鲸、长须鲸、小须鲸、灰鲸和抹香鲸。大翅鲸与灰鲸、长须鲸和露脊鲸常有互动行为。如大翅鲸群曾试图拯救被虎鲸攻击的灰鲸幼崽,还曾帮助海豹躲避虎鲸的猎杀。

在夏威夷海域也曾观测到一头大翅鲸与瓶鼻海豚一起玩耍。

大翅鲸还是第一种在大脑皮质中发现了纺锤体神经元的非人科动物,这种特殊的神经元在社会行为、意识和情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大翅鲸的纺锤体神经元数量是人类的两倍,其比例可能与人类相似。

大翅鲸还以长而复杂的歌声而闻名,这是其社交方式之一,同一区域的雄鲸通常唱同一首歌,但是每个区域的歌也会随着时间缓慢变化。

分布

除渤海部分水域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主要见于台湾附近海域。

灰鲸Eschrichtius robustus

别名:克鲸、魔鬼鱼

英文名:Gray whale

濒危等级:西太平洋种群:CR(极危)

东太平洋种群:VU(易危)

形态描述:

朝鲜东南沿岸捕获的成年灰鲸,雄性平均为12.2米,雌性平均为12.8米;体重为15至35吨。国内搁浅最大个体15.2米。

初生4.5至5.5米。

体粗短呈纺锤形,鳍肢短小,背部无背鳍但有七至九个隆状突起,体色为暗灰色至黑灰色,腹部稍淡,周身布满白色不规则斑驳。

繁殖特征

灰鲸一般在八岁时性成熟,寿命可达五十五至七十年

灰鲸的妊娠期长达一年,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六至八个月,生产间隔两至三年。

生态特征

食性:灰鲸的食物主要为底栖生物,如小型甲壳类(尤其是端足目)和软体动物。

天敌:常被过客型虎鲸攻击。

习性:喜欢在近海岸水域或前海湾栖游。两至三头一同活动,偶见有二十至三十头的大群。游泳速度很慢,一般为5至6km/h,逃逸时的速度也仅为10至12km/h。西太平洋种群常在5至15米深的水域摄食,有些时候在离岸较远的水域也会潜入30米的深度摄食。

生性较为活跃,东太平洋种群的很多个体会非常亲近船只,常主动接近船只并接受人类的抚摸,因此也是东太平洋观鲸活动的首要选择之一。

喜乘浪,有时跃身击浪,有时会在潜水海域冲浪。

个体间关系非常亲密,仔鲸如果受伤雌鲸会长时间陪伴不愿离去,雌鲸若受伤或死亡仔鲸会一直依偎在旁。

种群现状

根据估算东太平洋种群可能有20000至22000头,而西太平洋种群仅有百余头。

由于灰鲸游速缓慢并且迁徙具有规律性,对于捕猎者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猎捕对象,因此本物种沦为捕鲸业第一个大规模猎捕的目标。早在十七至十八世纪,北太平洋种群可能就已经由于过度捕杀而灭绝,西太平洋种群仅剩极少的个体,东太平洋种群也遭受重创。因此在1947年便禁止了商业捕猎灰鲸,得益于长期保护,灰鲸种群也得到了恢复,东太平洋种群从数百头增加到了接近三万头;但是西太平洋由于个体过少,因此恢复速度十分缓慢,也需要沿岸国家的共同保护。

分布

除渤海部分海域外我国各海域均有分布,但个体很少,只有在迁徙季节有少量个体会出现在外洋。

北太平洋露脊鲸Eubalaena japonica

别名:黑露脊鲸、北真鲸

英文名:North Pacific right whale

濒危等级:EN(濒危)

形态描述:

成年的北太平洋露脊鲸,平均为15至18米;体重为50至80吨。最大个体19.8米。

初生4.5至6米,约1吨。

体形肥大而粗短,嘴角至口端唇线明显弯曲,头部生有许多角质瘤,背部为黑色或黑褐色,腹部色淡,鳍肢为铲形,背部无背鳍。

繁殖特征

关于北太平洋露脊鲸的数据较少,也没有其他鲸类准确,部分数据来自其近亲。 露脊鲸一般在七岁至九岁时性成熟(北大西洋露脊鲸的数据),寿命可达七十年以上(南露脊鲸的数据),不过露脊鲸的近亲弓头鲸是寿命最长的哺乳动物,最年长的个体可能超过二百岁,所以露脊鲸的寿命也可能比预计的更长。露脊鲸的妊娠期约为一年,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八个月至一年,生产间隔期为三至四年。

生态特征

食性:北太平洋露脊鲸的食性较窄,主要为浮游性甲壳类(尤其是桡足类),如哲水蚤、太平洋磷虾和伪哲水蚤等。

天敌:没有过北太平洋露脊鲸被其他生物攻击的观测记录。

习性:通常靠近海湾或岛屿。多单独活动,或两至三头一同活动。游泳速度缓慢,最快也仅为13至15km/h。潜水深度通常不会超过50米。

生性较为活跃,部分个体非常亲善,喜欢嬉戏并十分好奇。与其他须鲸常有互动,曾观测到数次与灰鲸的互动。

偶尔会连续跃身击浪、胸鳍拍水及鲸尾击浪。

个体间关系非常亲密,仔鲸如果受伤雌鲸会长时间陪伴不愿离去,雌鲸若受伤或死亡仔鲸会一直依偎在旁。

种群现状

全球可能仅有400至2000头。

北太平洋露脊鲸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大型鲸类,其英文名为“Right Whale”,即正确的(应该捕杀的)鲸。近代的大规模捕猎导致其濒临绝迹,1935年开始禁止捕杀,是最早受到保护的鲸类,但是其数量恢复的十分缓慢,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原本的种群规模。

分布

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可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外洋。

作者:长鲸吟;鲸类保护生物学工作者,野生动物爱好者

参考文献:

王丕烈.中国鲸类[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Wikipedia

The IUCN Red List

Kermack D M. Whales, dolphins and porpoises[M]. Dorling Kindersley,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