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能改变镍工业的“打开方式”的神奇发现是什么?

被腐蚀的镍表面的扫描电镜图片。

镍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虽然它的质地很硬,但是在室温下具备可塑性,并且是一种有磁性的良导热、导电体。最值得注意的是,与很多金属不同,镍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因此,镍在工业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eurekalert.org网站8月6日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副教授、动态形变固体研究中主任Michael Demkowicz博士带领的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的《物理评论材料》杂志公布了关于镍的惊人发现:镍不仅会被腐蚀,其腐蚀方式还非常出乎科学家们的意料。

与拼图游戏类似,材料是由相互连接的“片段”构成的。在显微镜下观察镍,会发现它是由微小而致密的晶粒聚集而成的。腐蚀会“优先攻击”晶粒之间的接触边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粒间腐蚀”。粒间腐蚀是一种发生在微观层面上的局部腐蚀类型,它主要对晶粒边界造成破坏,而非是直接“击穿”材料表面。换句话讲,粒间腐蚀会由内至外削弱材料性能。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认为被称为“共格孪晶界”的特殊粒间边界是耐腐蚀的。令人惊讶的是,在镍的腐蚀实验中,Demkowicz等发现几乎所有的腐蚀都恰好发生在镍的共格孪晶界上。共格孪晶界是材料内部结构沿共享边界形成自身镜像的区域。当原子边界处的晶体排列整齐时,就会产生共格孪晶界。一般来讲,共格孪晶界是在结晶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但也可能是受机械或热性能影响的结果。德州农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论文作者Mengying Liu表示:“纯镍基本上是耐腐蚀的,它作为阴极材料在充电时更不容易被腐蚀,但我们确实在共格孪晶界发现了腐蚀情况。我们的发现有望帮助工程师们预测腐蚀的最初起点,以及制造更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Demkowicz团队的发现不仅为耐腐蚀材料提供了重要线索,还为共格孪晶界的腐蚀理论打开了新视角。多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共格孪晶界能抵御腐蚀。为了减少腐蚀,他们甚至努力在金属材料中创造出更多共格孪晶界。Demkowicz说:“我们的发现推翻了几十年来对金属腐蚀的假设。原来,我们一直确信的共格孪晶界耐腐蚀的推论是有缺陷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金属腐蚀理论的新见解。”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alone

责编:唐林芳

期刊来源:《物理评论材料》

期刊编号:2475-9953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8/tau-sdc080619.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