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主导未来,你会主动分享么?

从进入2016,身边的朋友们一直抱怨生意不如往年好做,钱越来越难挣。现在各个行业都已经趋于饱和,每个人都想找到更好更快的挣钱路子,想创业的轻人步伐越来越艰难,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清醒了。

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新兴的词汇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对经济敏感的年轻人可能早就领教过它的魅力,它就是共享经济

专业解释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陌生人之间存在的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通俗点说就是它的本质是利用社会闲置且过剩的资源。听着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很接地气很好理解,用过一次滴滴就能明白它是怎么运作的了(我不是打广告的!)。

在10年前后,国外就出现了Uber、Airbnb等一系列共享平台(国外很火,出国的人应该都知道),国内紧随其后的试水崛起了滴滴与快的,涌现了爱日租、小猪短租、蚂蚁短租、途家等模仿者,之后就是这种经济模式全国范围的推广,现在我们都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的了。

小编的城市满洲里属于国内N线城市,这样的小城市往往都是一线城市的新兴事物已经运营成熟了,我的身边才刚刚兴起。(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城市间资源不平衡,东、西部经济红利分配不均而产生),其实早在微博里知道但是一直没有用过(身边的人没有用),直到有朋友做了私家车司机,经他推荐后才开始使用(熟人经济),试用了以后就停不下来。感受就是:省钱第一,方便第二,这就是共享经济的魅力。Airbnb我也亲自参与使用过,自己刊登租房广告,但是没有人咨询,国内普及度不是很高,它的支付模式没有本土化,优点是发布房源很简单快捷。

曾经出租车和旅店的牌照是这个行业的门槛,许多创业者在这里徘徊,因为各种原因审批不合格而被迫打消念头。互联网的发展造成了这些行业的颠覆,这块阵地被攻破了。消费者扮演的角色开始有了新的身份,你可以在扮演消费者的同时兼职司机或兼职旅店小老板,这些是都是在之前很难的。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共同分享,互惠互利,出行比以前方便快捷,在家里就能打车,再也不担心出门找不到地方住,被黑。花费更加低廉却享受到比以前更优质的服务,这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更多人似乎从中得到了好处,但我们却看到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加入了罢工的队伍中。

一个行业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新的打车模式让本已经固化的打车市场经济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事实,它从消费端改革迫使打车市场重新洗牌,这个过程产生的矛盾必然要靠市场解决,哪个模式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是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我们都相信只有更好的,更适应的才能真的存活下来。

最初开始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都是兼职,单纯挣点外快,随着打车软件市场的做大,越来越多本来是兼职赚零花的车主转职成为了专车司机,打车软件也爆出支付端的双向收费问题,支付分成比例也成为秘密,现在打车软件整合专车司机成为全国性质的租车公司,船大难掉头,将来的专车司机不就是现在的出租车司机?专车司机的分子钱能比现在少多少?当然也不能忽视目前很多人从中就业,它挽救了失业率,还有很多被迫被“优化”的职员们。

关键是现在的打车软件还在成长期,我们的政策不明了,随着消费使用次数的增多,还会产生更多社会问题,制度的漏洞也亟待解决。不难看出这份分享硕果也不是那么好摘取的。

迷雾重重,困难重重,似乎连同我们消费时的使用感受也不似之前那么美好,私下里我们觉得似乎它也没有以前优惠了?专车司机们到手的利润也似乎没有那么多?为什么?说好的互利互惠呢?

我们不能忽略以共享为前提的新兴行业,成立的基础是以个人兼职为前提利用零散闲置的社会资源。而现在似乎不是那么回事了,在国内的共享经济已经不能称之为“共享”了,它已经彻底的本土化,且具有中国特色了(蜜汁升级板)。

庞大的人口总量、日益明显的阶层分化、参差不齐的人口素质和相互不信任的国民心理都让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延展性更差,在中国推进“分享”是很困难的,专家都说七成中国人不信任陌生人。但事实是我们都不排斥分享,聪明人会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拒绝享受更好的生活么?

很多人冷眼旁观现在的司机罢工问题,可以预见将来类似这样因为行业内部洗牌而出现的尖锐问题会更多,每个人在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是生产者,互联网行业迟早会改革到我们的头上,旧的、落后的最终会给新的、更适合的让路,轮到自己的时候要不要顺应这个趋势?我们每一个社会经济参与者都要考虑的问题,轮到自己的时候怎么办?

作为普通劳苦大众的一员,滚滚洪流来袭,从我自身来看,深以为共享经济其实很适合我们,具有未来感。

国家提倡绿色出行多年,现在环境恶化雾霾严重,每年都有不同解决方案提出,但都是隔靴搔痒。节能减排从什么开始?共享其实很大程度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把现有的可用资源进行再次细化良性分配,让所有人都能轻松些。

共享是一种信用经济,也是一种绿色的消费模式。让素昧平生、万里之遥的供需双方放心成交。什么经济理论都要为生活服务,经济便利、参与感和信任是推动分享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土豪谁能拒绝?

正是每一个人的消费最终汇总成为国家的GDP增长,这个规则在将来会形成,信赖也在逐渐建立起来(阿里试水的芝麻信用就很好),高效地去利用和使用社会资产,使个人资产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效用,这样的好东西你会拒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