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太子回城后,净饭王的国度里发生了哪些奇怪的事情?

今天,我们跟随着笔者的笔触,走进莫高窟第290窟精美的壁画,来了解“太子回城”的故事。

~ ~ 开动大脑的时候到啦~ ~

需要亲们自己脑补立体画面

莫高窟第290窟开凿于北周,

窟形为

中心塔柱窟。

此时的中心塔柱

已由北魏时期的双层龛变成四面各开一龛,

成为此后中心塔柱的范式。

东、南、北三龛均塑一佛二菩萨,

佛多倚坐;

西向龛以弥勒菩萨为主尊,

左右二胁侍。

290窟 弥勒菩萨

窟内四壁壁画保存完好,

上部为伎乐天、

中部为千佛、

下部为供养人,

最下部为药叉。

290窟 南壁上部

290窟 南壁下部

窟顶前部为人字坡,

绘释迦牟尼佛传故事画,

后部为平顶,绘平棋图案。

290窟 平棋图案

窟内造像完整优美,

壁画风格丰富,

供养人画像人物众多,

是北周时期的代表性洞窟之一。

在洞窟的壁画中,

以横卷式分布着的

87个情节的佛传故事画

令人叹为观止,

是此类壁画的集大成者,

其中,就出现了“太子回城图”。

290窟 佛传故事画(人字坡西坡)

290窟 佛传故事画(人字坡东坡局部)

在画面中,

摩耶夫人身着黑色长衣,

右手扬起,

左手抱紧怀中的婴儿,

她端坐在凤车上目视前方。

前有乘龙天人开道,

并成一排,

气势恢宏,

周身还有飞天随行散花。

炳灵寺石窟 菩萨塑像

此时的飞天明显还是早期的男性特征,

身躯健硕,

飞舞的蓝色飘带

似乎承接不起飞天的重量一般,

姿势略显笨拙。

画面底部山峰的 画法 极简,

典型前期“人大于山”的绘画风格,

衬托出人物的神异身份,

营造了巡游天际的氛围。

这幅画面是根据《修行本起经·菩萨降生品》记载绘制的,经文中讲到:

壁画局部

王闻太子生,心怀喜跃。即与大众百官群臣梵志居士长者相师,俱出往迎。王马足触地,五百伏藏,一时发出,海行兴利。于时集至梵志相师,普称万岁。即名太子,号为悉达。王见释梵四王诸天龙神弥满空中,敬心肃然,不识下马礼太子。时未至城门,路侧神庙一国所宗,梵志相师咸言,宜将太子礼拜神像。即抱入庙,诸神形像,皆悉颠覆。梵志相师,一切大众,皆言:太子实神实妙,威德感化,天神归命。咸称太子,号天中天。

莫高窟壁画

摩耶夫人见自己的儿子刚刚降生,就显现出种种神迹,惊诧不已,急忙带着儿子赶回城。净饭王知道了自己有了儿子,满目欢心,随即与百官群臣、相师、居士、长者等出城迎接摩耶夫人及太子。净饭王见太子时有“释梵四王、诸天龙神弥漫空中,敬心肃然”,以为神圣驾到,赶紧下马礼拜太子。太子起名悉达,在回城的路上,遇一神庙,一相师建议: “宜将太子礼拜神像”,即抱太子入庙,不料诸神像皆倒下,不敢接受这位未来圣者的礼拜。

九龙灌汤

故事详细地讲述了悉达多太子入城的细节,在种种神迹上着墨甚多,显然是后世佛教徒为了宣扬佛教的附会之词。在入城之后刻意安排了太子入庙拜神的场景,亦是为了突出佛教的地位。其中,描写净饭王以为是神灵降世,下马跪拜的场景,在伦理的尺度上就有点大了,这也难怪当时的儒家知识分子批判佛家“不侍君亲”,遭到多次灭佛的劫数。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太子回城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敬请关注下一期《八岁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