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流浪猫才是最凶残的猫科动物?

一、猫吃鸟吗?

这个不是开玩笑的,因为在微博上真的有网友给我关于流浪动物的科普留言,说她曾经很仔细的连续观察一只流浪猫一个月,没有看到过一次它捕食野生动物,不抓老鼠,也不抓鸟。因此,她觉得我说流浪猫威胁野生动物不可信。

或许她观察的时候猫发现了所以没有捕捉,或许那只猫比较特殊的确很少捕捉,或许她所谓的“很仔细的观察”只是每天看几次而已,虽然不知道真实情况,但是很难想像一个人像红外摄像头一样24小时监控一只流浪猫。

不管真假,但是大范围的观察和统计结论远比一个人对一只猫的观察结论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有研究证实,流浪猫的食谱中,平均有60%左右的哺乳动物和25%左右的鸟类(二者相加不是100%,因为可能还有少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以及垃圾或者投喂的食物)。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生活条件下的猫食谱有差异,但是足以证明流浪猫会捕食鸟类。

在西宁野生动物园捕食喜鹊的流浪猫

二、猫会吃很多鸟吗?

很多人不相信看起来可怜兮兮的流浪猫会是凶残的鸟类杀手,它们看起来柔弱无力,连保护自己都做不到,根本不像是能够捕捉野生鸟类的动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2017年,在《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学者们通过对之前93例研究鸟类在澳大利亚猫食谱中所占比例的报道,和对于该国流浪猫数量的最新估计,估算出澳大利亚全国每年有3.77亿只鸟类被流浪猫猎杀。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6320717302719】

2013年《自然·通讯》的一篇论文提到,在美国本土,每年散生猫杀死14-37亿只鸟类,以及69-207亿只哺乳类。

【https://abcbirds.org/wp-content/uploads/2015/07/Loss-et-al.-2013-Impact-of-free-ranging-domestic-cats-on-wildlife-in-U.S..pdf】

很多人不相信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甚至怀疑是我瞎编的,还好我都找到了网上的链接。我相信这些基于大样本的观测和评估,远比某一个人对一只猫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这只是两个国家的数据,还有很多很多国家(比如中国)缺乏这样的数据,但是我相信全世界的猫每年捕杀百亿级别数量的鸟类是毫无问题的,甚至有可能更多。

三、凭什么兔狲吃鸟没事,猫吃鸟就是凶残?

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常见的,毕竟知道兔狲的人很少,而喜好猫的人很多,如果有一只鸟要被猫科动物吃掉,他们更希望是给“可怜的流浪猫”。

网友拍摄的孙小满和孙思邈吃鸽子,感谢鸽子

兔狲和流浪猫在生物学上都是小型猫科动物,对于大自然而言并没有本质差别,但是对于人而言它们的身份大有不同:兔狲是野生动物,而流浪猫是外来入侵物种。

兔狲自古以来生活在大自然中,从未被人类驯化为宠物而脱离自然界,始终是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一环。它们的一生注定会吃鼠兔,会吃鸟类,也会被狼和棕熊吃掉。在大自然无意识地调节下,各种动物种群数量一直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直到环境改变引起物种灭绝。

家猫则是由猫科猫属中的不同野生物种驯化、杂交而来,它们已经完全脱离了自然界而宠物人类的宠物。当它们再次回到原本不包括家猫这个物种的自然界的时候,就被赋予了一个新的身份——外来入侵物种。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兔狲每年也能吃不少的鸟类,但是与它们时代生活在同一片天地的鸟类们早已适应了它们的存在,通常只会有少量个体被兔狲捕食,不会死绝。其他吃鸟的动物——藏狐和赤狐也不会因为兔狲吃鸟而饿肚子。总之,兔狲吃鸟,连鸟和藏狐都没意见,关你屁事?

兔狲的死敌——藏狐·大方脸

猫则不然,它吃掉原本不应该被吃掉的数量的鸟类,可能让昆虫数量增加,破坏植被;可能让原本以鸟为食的野生豹猫吃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种群数量下降;甚至,它们可能直接把一个物种吃灭绝。比如:斯蒂芬岛异鹩Xenicus lyalli这个物种从发现到被猫捕杀绝灭不过十几年,而这期间岛上所有的猫都很可能是灯塔看守的一只怀孕母猫的后代。

以上图为例,可能一个健康的生态系包括植物;以植物为食的昆虫;以植物和昆虫为食的小型鸟类和鼠类、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以及猫头鹰、猎隼等猛禽和赤狐之类的中型兽类。

它们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状进食关系,植物增加了,昆虫食物多了,数量会随之增加;以昆虫为食的小型鸟类食物多了数量也会增长;而吃鸟的猛禽同样也会过得更滋润,育活更多的后代。

当然,猛禽多了,捕食的小型鸟类就会增加,会抑制它们的数量。同样的,大量昆虫被小型鸟类捕捉,数量减少后,鸟类也会因为食物不足导致数量减少。各个物种数量有增有减,但是大体数量和比例会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得生态系统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那么,如果突然有猫加入,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结构会发生什么呢?猫会通过高超的捕猎技巧和闲得蛋疼的玩心,把一切能捕食到的小型鸟类和哺乳动物捕食殆尽,一方面使得整个系统对昆虫的限制能力减弱,另一方面使得同样以小型动物为食的猛禽和中型兽类缺乏食物,选择离开或者接受死亡。

当然,时间长了之后,可能也会形成新的生态系统,一个以猫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就像下面这样:

除了本身基数大、繁殖率高的一些老鼠,可能其他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都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猫和猫不感兴趣的昆虫。一个健康而负责的生态系统变得简单而脆弱。

这就是兔狲和流浪猫的不同,兔狲吃鸟不会影响生态平衡,流浪猫吃鸟会。而且,它们吃得非常多,这对于生态安全是个不小的挑战,这种风险是人类所不能接受,这种风险无论是兔狲,还是虎豹都不曾给人类带来,所以说:“流浪猫才是最凶残的猫科动物”。

四、为什么我们宁可选择老鼠和蛇,也不要流浪猫

就算是简单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只要有人呵护,不一样很美好吗?用农药控制昆虫,让我们和流浪猫共享这个世界,不好吗?至于那些恶心的蛇啊、刺猬啊、蜘蛛啊、蚊子啊,让它们去死,为什么不可以?这是很多猫粉跟我说过的,他们真心觉得那些乱七八糟的野生动物远不如猫咪可爱,远不如猫咪值得被关注和保护。

而另一部分人虽然不觉得猫“高人一等”,却也觉得猫代替兔狲没问题,之前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之后的生态系统也是生态系统,并没有不同,流浪猫和野生动物有平等的资格享用这个世界,适者生存,各凭本事。

文 | 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