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隆美尔打散的美军第2军,巴顿凭什么11天改变其精神面貌?

1942年11月,随着隆美尔兵败阿拉曼战役,开始了3200公里的大撤退。眼看着非洲局势向有利于同盟国一方倾斜,美国也十分看重这次出兵参战的机会。因为这是二战美军首次介入欧洲战场,为确保首战必胜,“柿子还是要捡软的捏”。

“火炬行动”进行的很顺利,法属非洲20万人的部队很快投靠了盟军。这让非洲盟军的实力大增,美英两军分为两路,向退守到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发起了攻击。殊不知,隆美尔反戈一击,美军第2军被打残,损失惨重,面临着重组的问题。

卡塞林山口战役的惨败震惊了整个世界,美军第2军由谁去重建呢?

大家很自然的都想到了乔治.巴顿。可是,他自率领第3师夺取卡萨布兰卡后,俨然成为摩洛哥的统治者,不断地参加各种礼节性的活动,会见各界要人,还参加一系列民间组织的庆典和狩猎活动,好像战争已远离他而去。

这种金迷纸醉的生活,对于巴顿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他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来这里是为了打仗,天天的无所事事让他早已厌倦。然而,美军高层之所以由巴顿坐镇卡萨布兰卡,其背后有深层次的考量。

一是,1943年1月中旬,二战历史上著名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将在这里召开,这是英、美、苏三国首脑的一次重要会晤(斯大林因国内战事紧张,无法参会),这里的安全保障工作自然非他莫属;

二是,作为距美国本土6000多公里以外,在非洲重要的前进基地,美军还没有在摩洛哥站稳脚跟,大量的人员、物资装备都在紧急补充。而巴顿是个粗中有细的人,维护一方治安和交通安全,需要这样的人;

更为重要的是,几十年没有经过战争的美国陆军,官僚主义严重,一些本事不大的人身居高位,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美军高层希望通过不停的战斗,将那些人浮于事的人趁机拿下,换上像巴顿这样的战术家。

就在巴顿天天抱怨无仗可打的时候,卡塞林山口战役的惨败,美军第2军基本被打残,军长被撤职。艾森豪威尔一纸命令,巴顿如愿以偿的可以指挥一个军作战了,更让他欣喜不已的是,他的官阶也升到了三星中将。

美军第2军如何在短时间形成战斗力?对巴顿而言,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被打残的第2 军在等待着新指挥官的到来,而非洲战事却在紧锣密鼓的布置,按照盟军的计划,1943年的3月17日将对突尼斯的德意联军进行总攻。也就是说,巴顿自3月6日正式接管第2军起,他只有11天的时间整顿军队。

首先,只有严格的纪律,才有高昂的士气。正如我军的军旅歌曲《严守纪律歌》中唱到的那样“……令必行禁必止,自觉凝聚成战斗集体……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深谙治军理念的巴顿,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要从着装和纪律抓起。上任第一天,他命令:“在战区内必须戴钢盔、系领带、打绑腿,任何人亦不例外。”他发现军官们吃饭时,毫无大战在际的紧张感,随即命令吃饭时间仅为30分钟。这招很灵验,自此,官兵的时间观念大为改观。

其次,宣扬杀敌报国的勇敢精神和激发军人钢铁般的意志。他深入到每一个连队,夹杂着一些不三不四的粗话,发表着鼓动人心的演讲,要求官兵们去杀死每一个“狗娘养的敌人”。虽然这样的演讲,官兵一时难以理解,但却都印象深刻。

他检查部队很认真,厕所是他必查的地方,因为上厕所是最容易忘记戴钢盔的。一旦发现不按命令行事的官兵,经常大声训斥和责罚。他的种种做法招致许多人的反感和咒骂,甚至一些国内媒体还批评他“作风专制,践踏人权”。

但巴顿不为所动,他就是要用这种“非民主的”方式,对这群毫无士气的“乌合之众”进行整顿。几天后,人们惊奇地发现第2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过去那种松松垮垮的拖沓作风一去不复返,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

更为重要的是,他找了一个得力的帮手。布莱德雷将军作为艾森豪威尔的联络官,对各级指挥官的工作进行督导,而巴顿是个我行我素的人,有这样的人在身边“监视”他,他是无法忍受的。

他很快向艾森豪威尔建议,布莱德雷是个人才,不能在部队中没有自己的身份,这是埋没人才;他愿意将其留在第2军做他的副手,而不是“一个他妈的间谍”。艾森豪威尔了解巴顿的火爆脾气,他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

现在的第2军在短短几天内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部队士气高涨,军纪严明。巴顿的战斗意志和尚武精神灌输给了全军官兵,有人恨他,但大多数官兵不仅尊重他,而且还效仿他。他们已走出了失败的阴霾,重新焕发活力,并随时可以上战场。

但巴顿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首先,在他去第2军报到前,艾森豪威尔严厉地要求他与英军通力合作,并接受英国人的指挥。本来就不喜欢受制于人的巴顿,现在要听命于英国人,简直就是一件无法忍受的事情。更何况,第2军被自私的英国人当成配合作战的部队,让他忿忿不平。

按照计划巴顿要配合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行动,做好辅助和保护好其侧翼的作用。尽管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已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但在巴顿眼里,他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战术水平与隆美尔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其次,他“心仪”的对手,离开了非洲。作为一个战争狂,只要有仗打并不在乎什么主攻和配角,更何况对方就是赫赫有名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就像高手喜欢和另一名高手下棋一样,真正的快感就是把另一个高手打趴下。

为此,他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了隆美尔的每一个战例,每一本书,对其可以说了如指掌,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和这样的高手捉对厮杀。然而,隆美尔因病离开了非洲,让他的梦想破灭了,也让他对这场战役的兴趣大打折扣。

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就在他信心十足,带领齐装满员、士气高昂的第2军准备通过对突尼斯最后一战,一雪前耻之际,他被通知返回摩洛哥筹划西西里战役,把指挥权交给了布莱德雷,这等于公开剥夺了他建功立业的一次机会。

虽然他很恼怒,但作为军人,他很快又恢复了情绪。在他看来,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战争一定会给他带来好运。从某种角度上看,巴顿就像美军的“朱可夫”一样,哪里战事紧张他就去哪里,是美军的“救火队”队长。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顿传》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