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兵器矛,人们脑海里可能很容易浮现起猛张飞的丈八蛇矛,或是白袍俊将赵子龙所持的涯角枪,抑或是林教头手中的长枪。那么,矛与枪是同一种兵器吗?中国历史上的矛或枪作为一种兵器,是如何存在与发展的?真有那么高超华丽的枪法吗?东西方的矛,何以差距如此巨大?
矛是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的用于刺击的一种长柄兵器,枪、槊等兵器都属于矛的衍生变化兵器。矛的历史久远,旧石器时代,远古先民们就知道用削尖的木棒、尖形的石块来刺扎猎物,随后加上了柄柲用来增加长度,这就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矛。
进入商代,青铜器制造工艺发展迅速,青铜矛随之出现。所谓青铜矛,是指矛头为青铜所制,而其矛杆仍是木质。这种青铜矛形式美观,制造精良。20世纪的上半叶,在河南殷墟出土的长度约250厘米的铜矛,不但制作精美,而且矛头的下方还有对系缨的双环。到了周代,制造出的矛形制比较繁杂,雕镂镶嵌工艺更加纯熟。由于矛出现的很早,周代时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据《公羊传》记载:当时军队春季出征作战前要祭5种兵器,其中就有矛。以至于到了两汉三国,矛成为仅次于戟的重要长杆兵器。
我们所熟悉的三国名将张飞就曾使用过矛。据史料记载:在长坂,刘备军队被曹操的急行军追杀时,正是张飞手中横着长矛,金刚怒目暂时喝退了曹军。后来曹操在征讨马超时,谋士们也曾担心敌人因善用长矛而不易对付,可见,矛在当时的确可以起到震慑敌军的作用。矛除了用于步兵作战外,也应用于骑兵作战,骑兵作战时所使用的矛有一个新的名词,叫做槊,也称马槊。马槊重量较大,需要孔武有力之人才能使用。在铠甲普及后,槊主要用来弥补矛和枪在威力上的弱势,借用马力来贯穿敌人。
通常槊尖为较长的多棱形状,比矛要厚重,能够承受马上高速冲击的力量。而且在刺后附加了类似狼牙棒形状的配重,增加威力的同时还可以用劈、砸等方式杀伤敌人。在使用上,槊也较为复杂,因为槊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冲锋又近战。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槊的惯性,毫无疑问,不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不过,一个硬币总会有两个面,也正是由于槊相对较重,使用马槊的骑兵一般身着重甲,机动性较差,因此对士兵和马匹的要求很高,遇到善于骑射的少数民族时,马槊部队就无用武之地了。
虽说历史上作为步兵作战所使用的矛穿透力强,有极强的震慑和毙敌能力,但由于矛比较长而缺乏防御能力,所以矛的长度总体上来看趋势是逐渐变短的。这样一来,矛的防御功效得到提升,又因为矛的攻击方式仅限于刺击,而刺击的力量在面对逐步完善的铠甲时,显得越来越无力,这都使得矛开始从进攻兵器向防御兵器转化。
由于矛的功能单一,可攻不可守,所以从三国开始,矛进入了一个较长的瓶颈期,矛似乎有淡出历史舞台的迹象,而历史往往爱与人们开玩笑。随着传统矛的淡出,一种由矛而衍生出的兵器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枪。
枪是由传统的矛发展来的,枪包括金属枪头、缨络、枪杆等几部分,长度从1米到1.8米不等,主要用于步战、马战。到了晋代,枪逐步流行起来,这时期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度上比矛要短,同时枪杆的质地比矛要有韧性的多,这些特点使得枪在集群作战中所起的作用已不是进攻利器,而是一种防御保障。这种拒敌之械真正应用于实战,还是宋代。
随着兵器的发展,单一兵器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兵器开始像一个综合的体系发展,唐代主要打击武器已转变为弓箭,近战武器主要是刀,这是因为唐军的对手主要以步兵为主,刀比枪更适合,同时唐代周边少数民族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盔甲主要以皮甲为主,刀足以克制少数民族的骑兵部队,枪主要用于骑兵作战。但到了宋代,随着周边少数民族技术的发展,以契丹为首的少数民族普遍装备了铁制盔甲,无论是陌刀还是大刀,都不太可能克制少数民族骑兵,而在唐代被人忽视的枪,却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
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而说枪的发展,又不能不提宋代的阵法。宋代大概是中国古代最注重阵法的朝代,比如在宋朝的“叠阵”中,长枪兵在前,弓手弩手压阵在后,最后还有一排神臂弩手。实际作战时,枪兵坐在地上,弓弩手也跪坐着,待敌人有百米距离时,神臂弩一弩先发,如射入敌阵,一起发射。70步,弓弩手中一人起立射箭,如箭入敌阵则所有弓弩手一起发射。最后枪兵起,与敌人作战,可以看出,这种阵型已经具备了测距火控的特点,最有杀伤力的是远射部队,而短兵相接的枪兵,更多是起到防御作用。枪兵的这一特点,也与当时敌人骑兵凌厉有关,宋朝一线枪兵再怎么英勇无畏,面对骑兵,也很难组织有效的进攻,况且枪本身没有以前的矛长,更有利于在集群作战时起到防御作用。
除了大量使用手持作战的枪,宋朝还把标枪引入军中,成为常规作战兵器。所谓标枪,就是通过投掷来毙伤敌人的枪,其实上溯到周代的军事战术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用作投掷的矛,但从周到唐,很少有提及标枪的文献资料。宋代时,宋皇朝的统治者发现了南方一些地区使用标枪,就开始作为常规作战兵器在部队中予以配备,并一直存续下去。
宋代是一个武器繁杂的时代,枪也不例外,除了标枪之外,最突出的还有花枪。我们现在形容人卖弄小聪明欺骗人时,可以说他是“耍花枪”,其实花枪就是宋代常用的一种枪。花枪又称梨花枪,它是枪与火器相结合的一种兵器,它在原有枪的红缨部位绑上一个喷火筒,交战时先用火药烧灼敌人,待火药用尽再以枪击敌。据说,金末抗金起义军女领袖杨妙真,曾创一套梨花枪法,《宋史》中曾有当时杨妙真“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的记录,甚至几百年后明朝的将领戚继光也曾说她的枪法“变化莫测,神化无穷”,其实与一个女武术家相比,戚继光为枪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要多的多。
进入明代,在枪的基础上又演化出一种新的矛——狼筅。名将戚继光在抗击倭寇时充分利用了这种兵器,使之大放异彩。狼筅,其实就是利用我国南方生长的老而坚实的毛竹,将竹的一端削成尖状,又修正四周尖锐的枝杈,保留枝杈9层,枝杈越多就越好,并涂上桐油,每支狼筅大致长3米左右。用途多种多样,可以刺、砍、钩、叉、铲、镗、推、拉等多种功能。估计最初是南方猎人对抗野兽使用的一种简单武器,但真正令狼筅扬名的还是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寇侵犯日急,中国军队数量虽大,但面对日本浪人武士却很少能占上风。一方面是明朝常年没有战争,武备废弛;另一方面,日本武士手中的日本刀性能优良,中国军队的长枪等木柄武器常常被日本武士一刀斩断,手中没有武器,怎能与日寇作战?此时,戚继光却发现了狼筅的威力,并用它大量装备自己的军队,创立了“鸳鸯阵”。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2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2人为狼筅手执狼筅,接着是4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2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这样一来,在交战中明军扬长避短,以综合火力击败了崇尚单打独斗的倭寇,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历史上,最著名的长矛可能就要数马其顿长矛了,马其顿长枪长度普遍达到了4-6米,每位长矛手都携带巨大的盾牌,相互间形成掩护,著名的马其顿方阵通常为16人排成一排,仅用其中的4-6排长矛向前,其他的长矛或者倾斜或者垂直于地面,以长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与大家想像的不同,这个方阵并不适用于进攻,原因是机动性太差,对地形依赖程度过高。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一生只用马其顿方阵进攻过一次,即著名的伊苏斯战役,面对近10万人的波斯大军,亚历山大不得不使用马其顿方阵冲击波斯阵线的中部,以牵制敌军,但真正将马其顿带向胜利的仍旧是亚历山大的骑兵迂回。长枪阵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防御阵形。100多年后,当马其顿面对罗马人再次寄希望于长矛阵的光辉时,事实却一次又一次惩罚了他们,甚至有一次马其顿方阵偷袭罗马军团营地,已经接近罗马营地100米了,但由于机动性太差,还是被罗马的军团体系打得大败。
随着马其顿的灭亡,西方的长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销声匿迹。在骑士阶层出现后,长矛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由于特殊的政治制度,西方骑兵部队以重骑兵为主,即使是普通士兵也身穿厚重的盔甲,一般的弓弩根本就没有用处,能克制骑兵的就只有长枪部队,同时对于大量动员的民兵而言,没有比长枪更容易学会的武器了,长枪方阵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同时,随着火枪部队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在近战中可以有效保护己方火枪手的部队,西方长枪部队在“步兵革命”中再次迎来了新生。但是最终却被枪刺淘汰。
在东西方长枪部队都进入极盛的十一、十二世纪时,如果是单兵对抗,西方的长枪要求刺穿厚重的盔甲,同时长度较长,可能在对抗中取得相当大的优势;但中国长矛兵更注重集团作战,而西方的长枪兵方阵机动性较差,在对抗中西方长枪阵机动性不足的劣势,有可能导致西方长枪阵溃败。然而进入火器时代后,由于中国在打击主体火枪方面的落后,使得东方近战部队无论如何善战,依旧无法挽回颓败的局面。
文章来源:《世界军事》 作者:张晨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老沈师傅微信:LQLSSFB
获取更多知识可关注中华刀剑公众号:zhonghuadaojian(中华刀剑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