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画家和考古学家弄错的弓形器是干嘛吗?

在冷兵器研究所《鸟翅环、得胜钩到底是什么?续说骑兵武器的佩带与悬挂》一文中,我们介绍了过承弓器。

文物的鉴赏与介绍往往能把我们带回了3000多年前的古战场。两军激战,车轮相错,马儿嘶鸣。而喜爱冷兵器的朋友多半会知道王可伟先生的画作,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强烈的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下图为画作《国殇》局部:

然而他的其他部分画作武士佩带的弓箭上却出现了不常见的设置:弓形器

不止王可伟,刘永华先生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国古代军戎服饰》里的第一图商代武士画像中也描绘了弓形器使用形象。

那么什么是弓形器呢?百度百科这么说:

百度百科的说法由来也有一定道理,弓形器在车马坑中与箭镞同出而柄里面又常残留朽木。现在使用传统弓射箭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有射箭的实践经验。射过箭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是这样紧缚在弓臂内侧的青铜器,对于弓体本身起不但起不到增加弓之弹力作用,弓形器凸起的纹饰反而会影响射手把握弓臂的手感。还有部分弓形器的两端的青铜圆球内装石丸,触动时可以发出声响。哪有以杀敌为目的的工具,竟然会提醒对方的道理。那么这个弓形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1980年,林沄先生发表了《关于青铜弓形器的若下问题》一文,在探讨“弓形器的用途”一节中,此文的结论是弓形器“为系于腰带正前方的挂缰钩。但这一新的假设,仍有待今后更多的考古发现来验证”。林氏矜慎,谦称其说为“假说”;笔者则认为,这一看法精当无误。弓形器在中原地区流行于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境内也有发现。北大赛克勒博物馆还藏有与这件器物同出的一件饕餮纹青铜鼎和一件管銎青铜战斧。从出土地点和器物特征来看,可能是来源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使用的器物。位于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的燕地青铜器展中把弓形器归类到车马器中,弓形器和马具“节约”一起展示。

▲首博藏弓形器大图

首博是这么解释这个青铜器的如下:

并配了张示意图如下:

清楚明了的说明了这个经常出土于商周车马坑,出土位置常常位于驭手腹部的弓形器的用途。下图为梅园庄M41(车马坑),可见车厢里的弓形器。

然而问题又出来了,那弓形器出土物内部朽木又是怎么解释呢?腰带上总不会有木质部分吧?腰带上当然不会有木质部分,但是战车中木质部分的残迹会和弓形器柄融为一体,难以分辨,另外通过精细化的发掘,考古学家提取了相对完整的弓形器使用痕迹,在弓形器两个曲臂内侧,有皮革捆扎的痕迹。这就更加验证了弓形器可能作为挂缰器的用途。结合西方的研究资料,弓形器的用途就更加清晰了。下图描绘的是为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第三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请注意,双马战车上只有法老一个人,射箭和驾车都是他一个人忙活。法老心说,我要是有三头六臂就好了。

我们可以看到战车上的马缰直接连接到法老的腰部,如果腹部有个设置挂马缰,那一定是弓形器原型。我国春秋、战国直到汉初,单辕战车分工明细,车左主射,车右掌管长柄冷兵器近战,驭手只管专注驾车就行了,弓形器渐渐的失去了用途,慢慢也在人们视野里消失了,以至于后世看不明白用途。

▲图为战国驷马战车—-军博展陈的复原像。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全世界的信息共享的,而且互为佐证,这样专业的研究并不止存在于考古工作者中,文物收藏界、文化研究爱好者、历史研究爱好者、冷兵器研究/收藏/使用爱好者、马具研究/收藏/使用爱好者也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希望同好读者提出意见批评指正,以利我们提高,并更好的为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