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可以是爱,也可以让人打一架,人类怎么能辨别这些信息?

今天早上看到一条视频,一个男的上电梯和另外一个人一对眼,两个人就打了起来,电梯门打开后,两个人扭打着出来。

眼睛已经存在了5.4亿年,大多数生物都有一双眼睛,它出了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还给我们传递许多其他信息。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睛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这个人的事情。例如,鉴于我们无法控制瞳孔的大小,肢体语言专家可以通过与眼睛相关的因素推断出一个人的状态。

今天不讨论什么样的眼神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今天怪罗科普讨论一下人类眼睛如何能传达信息,又是如何辨别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键是眼白的作用

人类是唯一拥有一个大面积、高度可见的眼白(巩膜)的灵长类动物。为什么人类进化出这么多可见的眼白?

我们的眼白可以传达重要的社会线索,这些线索对于我们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的结合和生存至关重要。

当你第一次想到你的眼白如何传达潜意识的真相时,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是充血的眼白与熬夜有关,因为眼白变色通常反映出患有肝炎等疾病(会使你的眼白变黄)。

眼白的纯白色能发出有意识的社交信号,这可和颜色没有关系。你的潜意识会注意到眼睛的运动,以及你的眼白在眼窝的不同象限以毫秒为单位暴露的时间。

我们用眼白来传达明显的社会暗示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在别人背后翻白眼,或者拒绝眼神交流,以此来表示拒绝或害羞。

作为类人猿的一个分支,现代智人有许多独特的特征,使我们有别于其他灵长类人族成员。

比如复杂的大脑,直立的姿势,两足的运动,用灵巧的手制作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我们对更大社会的倾向。

通常这些被认为是使我们有别于其他类人猿的特征,但是现在,往往会把人类巩膜(眼白)加入到这个名单中。

人眼高度可见的眼白使我们更容易看到别人在看什么,也更容易进行非语言交流。

无论有意无意,我们也会用眼白来调情或忽视别人,让别人知道我们有意识或潜意识里在想什么。

巩膜的显示量及其运动方式表明了广泛的情感、态度和社会暗示。

睁大眼睛,你能看到很多白色,意味着恐惧或惊讶,而露出来的薄薄的眼白缝,比如在微笑时,表示幸福或快乐。

一个转移的目光,以及直接的眼神接触,根据环境的不同,可能意味着很多事情。眼睛的白度、角度和快速眼球运动的方向速度在人类互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2014年10月,弗吉尼亚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对眼睛暗示作出反应的能力通常在婴儿7个月左右开始发育。

这表明,和成年人一样,婴儿对恐惧的眼神和注意力的方向很敏感,而这些反应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

研究人员发现,婴儿只看了大约50毫秒的眼睛图像,他们的大脑会根据他们所看到的眼睛的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这表明即使没有意识,人类婴儿也能察觉到微妙的社会暗示。

这项研究于2014年10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线期刊上

合作眼假说

与他人互动时保持眼神交流可能是社交活动中最重要的规则。眼神交流能让你在一定程度上看透别人的灵魂,并建立信任。

当我们与他人进行非语言交流时,我们的大脑通过阅读跳动的节奏、快速的眼球运动、巩膜暴露的数量和角度来获取潜意识的社会线索,我们经常根据这些线索创作一个有意识的故事。

合作眼假说认为,眼睛独特的可视特征使人类在交流或合作完成任务时更容易追随他人的目光。

合作眼假说最初是由H. Kobayashi和S. Khoshima在2002年提出的,后来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迈克尔·托马寒洛(Michael Tomasello)和其他人验证。

有趣的是,动物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驯化过程中,狗狗也发展了从人类巩膜中获取视觉线索的能力。

人类眼睛扫视对于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扫视是眼睛接收视觉信息并将视线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非常快速的、同时发生的动作。

当视觉信息从视网膜接收时,它被转换成空间信息,然后传输到运动中枢,以获得适当的运动反应。

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毫秒都依赖于这些动作的准确性。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正常人每秒会做3-5次扫视,相当于每天50万次。

也正是这些扫视让我们有机会获得别人眼里的信息,监测扫视运动的速度甚至是客观测量某人疲劳程度的绝佳方法。

结论:眼白所传达的社会信息可以增强社会联系

健康的社交和认知发展依赖于你的大脑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解读他人眼白中社交暗示的能力。但对于一些人例外,那就是自闭症患者。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想要清楚地学会如何解释每小时数千次的扫视结果,以及通过眼白传达的社交信号,其难度简直是天文数字。

对于那些眼神中解读到恶意的人,千万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毕竟这样做事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如果你解读到了一个人的爱慕之情,那就上吧,毕竟有一个爱慕你的人感觉会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