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这位美国老兵专查冒牌老兵?

这位美国老兵专查冒牌老兵

上午10点左右,安东尼·安德森收到了当天的第一条线索。线报上说,有人自称曾在越南和查尔斯·贝克威一起服役,后者为美国陆军精锐三角洲部队的创始人。这个人正利用这段资历向警察局兜售自己的训练技能。他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但如此高调让安德森心生怀疑。

安德森正在做的是调查一种特殊形式的诈骗,即“军功窃取者”,既有普通人编织自己服过役的谎言,也有退役军人伪造自己曾在精英部队服役、参与过重大任务或获得过军功的事迹。

安德森的电脑屏幕上不停地弹出来自社交媒体的消息,手机不停地传来新消息的提示音,那些消息很多都来自一个自称调查员的自发团体,这些“调查员”大部分都是退伍老兵,分散于全美各地。

专挖冒牌军人和冒牌英雄

安德森目前是南卡罗莱纳州国民警卫队的现役军人,多年来,他一直利用空余时间来做这种调查。2009年到2010年之间,他曾被派往阿富汗,从阿富汗回来后不久,他就在社交网络“脸书”上建立了“军功窃取者”页面,然后又建立了“荣誉守护”网站,专门揭露窃取军事荣誉的骗子们。

2013年,安德森的网站流量开始猛增。原因是,这一年安德森协助调查了当时著名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的一名参赛者——退役军人马特·法墨。法墨在参加《美国偶像》时告诉评委,自己在伊拉克服役期间,一次路边爆炸给他造成了创伤性脑损伤。但通过调查法墨在伊拉克的服役记录,安德森发现,他从未受过伤。“当时跟他一起服役的人给我邮箱里发送了线索。”安德森说。眼下他正在调查着六个类似案子。

曾以战场工程师身份在越南服役的道格·斯特恩指导过安德森如何调查此类诈骗。

斯特恩第一次发现冒牌战斗英雄纯属偶然,是在他发布了一个专门用来记录美国军功奖获得者的网站之后。他说,迄今为止他记录了27万名得奖者以及他们的战场事迹,但他发现,还有更多的人宣称自己曾得到过军功奖,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有人向斯特恩抱怨在他发布的名单上找不到家人的名字时,斯特恩只能对他们说抱歉。“原来我父亲不是战斗英雄”,斯特恩发现真相有时候总是令人沮丧。如今,斯特恩时常给安德森提供“军功”造假的线索。

如果线索看起来不假,比如像特种士兵摇身变为警察培训师,安德森就会上网搜索关于调查对象的更多信息,查到出生日期或社会保险号(运气好的话)等。通过这些信息,他可以登录军人档案中心,那里会显示某个军人的服役记录;如果提出申请,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详细文件,例如有关此人的战区服役、特别奖项及荣誉等。大部分此类信息记录都保存在圣路易斯的国家人事档案中心,有的部队现在会自己保存人事记录,如果是这样的话调查过程可能要持续几个月。

平民假冒士兵

士兵一下战场,往往多多少少都会夸大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当乔治·华盛顿在1872年颁发美国军队的第一枚荣誉勋章时,他知道士兵的英勇表现应该得到认可,但“如果没有资格获得这些荣誉的士兵愧对他们手中的勋章,他们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在尊重军人的社会环境中,总有人无法抵抗冒充军人或者冒充战斗英雄可能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和其他种种好处。

安德森经常会提起威廉·詹姆斯·克拉克的故事。那是在2012年,一艘驳船撞上阿肯色河上的一座桥梁,造成14人死亡,克拉克身着军服出现,并告诉当局他是刚从海外归来的特种部队军官,此后两天里他都一直在负责救援和善后工作,但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介平民,从来没有服役过一天。

“他就那么接手救援工作了,”安德森摇着头笑道,“就因为他穿着一身制服,然后人们就信他了。”

他质疑过美国现任国务卿的服役经历

越南老兵“加戈”·伯克特是第一个系统地揭发军事骗子的人,“军功窃取者”一词正是由他发明的。他说:“只要开口说自己是战斗英雄,人们就会用赞赏崇拜的眼神看着你。”

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他已经调查了近3000个人,其中有城市委员会成员、越战退伍军人负责人以及一名美国国会议员。伯克特曾在2004年总统竞选期间质疑过约翰·克里的服役记录,这一件事为他引来不少争议。他还揭发过上百名声称在战时服役受伤残疾的老兵,以及伪造服役记录以享受残疾福利的普通人。“此类欺诈的种类多到难以置信。”伯克特说。

《2005年军功窃取法案》曾将“窃取军功”定为犯罪,但美国最高法院在2012年推翻了该法案。2013年通过的修正案将“以这类谎言骗取经济利益”定为非法,部分州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

与此同时,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出现了不少关于退伍军人在校园、商场、酒吧等场所遭质疑者羞辱的视频。比如海军陆战队退役老兵迈克尔·德尔芬曾在伊拉克费卢杰服役,2015年两名不相信他曾服役的人在一间酒吧外的停车场袭击了他,打断了他的腿。

“这种事情总在发生”

安德森说,在发布调查结果之前,他总是先尝试联系被调查对象,听听他们的说法。他说,有的人会道歉认错;有的人会矢口否认,甚至还威胁要起诉安德森或者袭击他;还有的人会乞求安德森不要公布调查结果;当然也有人根本不在乎——直到他们的名字出现在谷歌搜索中,被朋友或者老板看到。

对于夸大军功的军人和平民假冒军人,两者哪个更令人厌恶,安德森说:“如果你服过役,就应该比普通人更了解荣誉意味着什么。我认识很多人,他们为这份荣誉受过伤,甚至付出生命,所以,当本没有资格获得这些荣誉的人却声称自己被授予荣誉时,你只会感到无比愤怒。”

安德森正在为自己办理受伤医疗退休手续,之前他动过一次手术,医生拆掉了几个用来修复他鼻窦和下巴损伤的螺丝。由于脑损伤而服用药物,他无法开车,他的女朋友米歇尔·安德斯负责带他去看诊。当他坐上副驾驶位置,一个同样致力于揭发军功窃取者的老兵给他发来一条信息,上面写道:“你能看下这个消息吗?”后面附上了超链接。“此人正试图开办一所‘老兵之家’,但据我所知,关于他服役的经历多半是吹的。”

“这种事情总在发生,没完没了,”安德森一声叹息,“这个朋友有一阵子特别忙,我跟他开玩笑说,哪天我也要偷点荣誉让自己名声大噪。”

作者: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