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秦王、晋王都已去世,朱元璋为何不肯传位给皇四子朱棣?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皇长子朱标早在朱元璋称帝之时便已经被册立为太子,但他不幸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去世;次子朱樉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封为秦王,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去世;第三子朱棡被封为晋王,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去世。按照我们现在的逻辑来说,第四子朱棣是有继承皇位的正当理由的,毕竟朱元璋驾崩之时朱棣就是在世的皇长子啊。但是朱棣为何选择传位给皇孙而不是皇子呢?

第一、朱棣并非嫡子

尽管《燕王令旨》、《明太宗实录》以及《明史·成祖本纪》中都记载朱棣乃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但是傅斯年、吴晗等众多历史学者考证,朱棣很有可能是在即位之后下令篡改了《实录》,他的亲生母亲应该是碽妃。因为如果朱棣确实是马皇后所生的话,那么他就真的具有了继承皇位的正当理由。毕竟秦王朱樉与晋王朱棡在朱元璋眼中都很不争气,而朱棣则能文能武,颇有朱元璋的风范。

《明史》中记载,朱元璋曾经询问群臣:“燕王英武似朕,立之如何?”如果这段记载是真的,那么朱元璋计划册立朱棣的唯一理由就是朱元璋太赏识朱棣的才能了。

但是,中国古代就是一个注重礼法的社会,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几千年来不可动摇的根本礼法。也就是说,不论是大宗还是小宗,能够继承皇位或者爵位的只能是嫡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就应该立嫡孙。所以,翰林学士刘三吾曾经对朱元璋表示:“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

第二、朱元璋的个人情感及长远考虑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从出生之后便一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他们父子共同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感情非常深厚。而朱元璋也在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称帝之后甚至为了皇位的平稳过渡,朱元璋对自己早年的战友们痛下杀手。而朱标也曾经是一个不负众望的理想接班人,他为人仁厚,在朝野都拥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去世对朱元璋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此后朱元璋又将自己的爱子之情转移到嫡孙身上。

从另一方面来讲,雄才大略的明太祖朱元璋自然很清楚,以武力征服天下,却必须以文治坐稳江山,所以,他的接班人不应该是一个过于强势、过于看重武功的人。大明江山建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与民休息,以图长治久安。

第三、大臣们的意见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汉朝初年陈平、周勃等人荡平诸吕之后,没有拥立能力出众,并且在铲除诸吕的过程中立功最多的齐王刘襄,而是拥立了低调甚至看似软弱的代王刘恒,其根本原因就是大臣们不希望自己将来的顶头上司过于强硬。明朝的大臣们同样有这种小算盘——如果军旅出身的燕王朱棣成为下一任皇帝的话,大臣们仍然天天担惊受怕,唯恐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清算的人。

所以,朱元璋最终选择的还是仁义平和的皇孙朱允炆,并在他身边安排了大量的可以守成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