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地道战蜿蜒在平原地底的万里长城?

中国地道战蜿蜒在平原地底的万里长城

抗战时的“冀中地区”,指的就是今天河北省中部的保定、廊坊、石家庄、沧州等地,这里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农田,所以也被称作“冀中大平原”。

大平原无险可守,面对长驱直入的日寇,冀中军民独树一帜,将战场引入地下,举世闻名的冀中地道战就此打响。从抗战初期到战争结束,上万公里的地道在黄土之下蜿蜒纵横,形成一张巨网,不仅绞碎了日寇的包围、封锁,还创造出一个个战争奇迹。

然而时至今日,恐怕许多人并不清楚: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琢磨出了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战法?在日寇眼皮底下,又是怎样完成了这么浩大的工程?地道战究竟有多大威力?一切的一切,都要追根溯源,再从当年的峥嵘岁月说起。

亲历者笔下的地道战往事

上世纪末,一本描写抗战时期日军战场亲历的《陆军步兵战场记》(也译作《陆军步兵漫画物语》)的书被引进国内,引起了很多读者的注意。它的作者名叫斋藤邦雄,1941年被“强制征召”加入侵华日军,长期驻扎在河北冀中地区。

在中国呆了3年多,直到抗战胜利斋藤邦雄才被遣返回日本,后来一直从事儿童漫画的创作。上世纪80年代斋藤邦雄退休,闲暇之时便根据当年的经历写出了《陆军步兵战场记》。由于斋藤对侵华战争一直持反对立场,《陆军步兵战场记》就从另一个侧面比较客观地记述了当时冀中军民的抗战事迹,而其中就不乏对地道战的描写:

“要在山区,遭到日本军队攻击的时候,(抗日军民)可以带着家财器物逃到深山中去。但在平原这就不可能了。想想看,一个平原的村子,四面被围,那无论怎样藏,都能被找出来吧?于是他们就想出了挖地道……最初,只是挖个地窖,躲避日军的抓捕。然而,将其向深处延展,就形成了相通的地道。当然地道的入口,是开在日本兵不容易找到的地方。”

“八路军和农民都从事这种挖地道的工作,为了不让日本军发现他们的秘密,他们甚至会用柳条筐把土运到地道以外两三公里的地方丢弃。这样的地道,把家与家、村子与村子连接起来,邻近防区甚至发现过通进县城的地道。我们想,要把这些地道连起来,恐怕能达到万里长城的长度。如此工事,都是靠一把铁锹挖出来的,真是令人吃惊。”

“拥有这样地下工事的冀中地区,成为令日军最头疼的地方,而这对八路军来说应该是一种光荣吧。”在书中,斋藤邦雄还几次提到与地道战遭遇、死里逃生的经过,描写相当精彩,当年的地道战往事不禁令人神往。

无独有偶,除了斋藤邦雄,一个美国人的回忆录也提到了冀中地道战的神奇,他就是艾斯?杜伦。

1944年底,艾斯?杜伦以盟军观察员的身份来冀中考察抗日情况,次年1月21日,当艾斯?杜伦到河北任丘(今任丘市)皮里村考察时,行踪泄露,得到消息的日军出动2000余人,将他包围在了皮里村的地道里。一番搜索后,日军发现了多个地道口,于是就千方百计用烟熏、水灌、放毒气等办法破坏地道,但都没有得逞。正在危急之际,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率部前来救援,地道内外的八路军里应外合、互相配合,打死打伤日军几百人,最后日军不得不狼狈而走。

杜伦脱险后,颇为感慨地对杨成武说:“开始我一直认为日军的战斗力仅次于美军,你们八路军怎么能抵抗他们呢?现在看来,冀中的地道是万能的,冀中的老百姓顶好顶好,中国一定胜利。”后来杜伦每到一村考察,首先要问这个村有没有地道,他住的房子有没有地道口,直到听说有地道,他才放心住下。

地道辉煌,从“蛤蟆蹲”开始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前后,冀中的蠡县、清苑等地就出现了地道。但开始都很简陋,只是在平地上挖一个两三米深的地洞,俗称“地窨子”,或是“口袋洞”、“蛤蟆蹲”,隐蔽和防御的功能都很有限。特别是冬天人在地洞过夜,洞口伪装物上就会有一层霜,白天阳光一照便雾气蒸腾。

这一现象引起了日寇的注意,他们特地选在上午进行“拉网”搜查,杀害了不少抗日群众——冀中人民很快从中吸取了教训,他们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把发展地道与改造地形、村落结合起来,形成了“天、地、人”(房顶、地面、地下)三通,四通八达、能走能藏的地下通道。

到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日益严峻,人们更加注重地道的攻击性能——不仅利用地道在村落中形成高低交叉火力网,还以野外地道为纽带,把毗邻的村庄组成连环作战阵地。既可打村落战又可野外出击,既利于小分队活动也利于大部队集结,甚至还依托纵横交错的地道网,封锁敌人的岗楼和据点。

在地道修筑中,冀中军民因地制宜,创造出许多适合地道战的发明——照明用的“黄蜡艾草绳”就是一例。由于地道中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团,照明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用油灯烟太大,耗氧也厉害;用蜡烛或手电又太贵,加上敌人的封锁,即是有钱也难买到。于是就有人想出了个主意:将艾草绳在融化的黄蜡里浸泡,点着后不容易灭,耗氧少,只要轻轻一晃就能把周围照亮。后来,杨成武将军在《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一书中对黄蜡艾草绳大家赞赏,号召全区推广。

到了1942年日寇华北“五一大扫荡”前夕,冀中地区的地道总长超过了一万公里,在后来战争最残酷的岁月里,原本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坚强要塞。而最经典的一次战役发生在该年6月9日。

1942年6月9日凌晨,参与“反扫荡”的冀中军区二十二团两个连、两个游击大队进驻宋庄(今河北深泽县东北)设伏。宋庄约有400户人家,每处院落都有地道相通,极利于进行村落战。清晨7点多钟,在30余名骑兵引导下,一支300多人的日军大摇大摆向宋庄走来。距阵地30米时,二十二团团长下令射击,敌军官应声落马,骑兵也无一生还。

随后,日军援军迅速赶来,分东、北、西三面涌向宋庄,最多时有2500多人,在数十门火炮、几十个掷弹筒和百余挺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围了过来。抗日军民利用地道,严守三不打命令——敌人不到50米以内不打、不是成群敌人不打手榴弹、不发动集团冲锋不打机枪,充分发挥近战和地上地下立体工事的威力,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尸横遍野,不少日军士兵纷纷把子弹埋在土里,佯装弹药耗尽,避免再次冲锋。

这次战斗持续了3个多小时,6月10日中午,抗日军民将伤员在地道里隐蔽好后,分两路轻松突围。此役共打退敌人近40次进攻,打死日军1200余人,而我方仅阵亡32人,伤41人。地道战的威力,让日军惊呼:“冀中出现了奇幻战争!”

清苑冉庄,冀中地道战的缩影

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地道战》,至今仍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抗战题材影片之一。这部片子当年是在河北保定清苑县的冉庄取景,而影片里的“高家庄”就是现实里的冉庄。

“冉庄地道战是冀中地道战的一个缩影”——很多抗战史专家对冉庄评价甚高,在八年抗战中,冉庄借助地道对敌作战72次,其中大的战斗有5次,共歼敌2100多人,“宁绕黑风口(今清苑张登镇),不往冉庄走”几乎成为当时保定日军的共识。冉庄打出了赫赫声名,也顺理成章地被当年的《地道战》摄制组选中。

今天的冉庄位于保定市西南不远,从保定驱车前往只需40分钟。这是一个中国北方常见的村子,黄白的土路、安静素朴的农家小院,空气中早已消散了硝烟的味道。十字街口的两棵古槐树,现在仍是冉庄的中心,《地道战》中那口用于报警的铁钟仍悬在老槐树上。冉庄共有5棵老槐树,不过在拍完《地道战》后没几年,它们似乎都感到已经完成使命,相继枝枯叶落,“与世长辞”。只留下不倒的身躯,作为文物供后人参观。

冉庄的所有巷子都没有巷名,门牌号统一以“文保字”开头。墙上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当年的标语,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而那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大多都挖过地道、打过鬼子,也总是乐于向游客讲起当年的烽火岁月。

现年已90岁的张景芝老人是《地道战》中女民兵队长的原型。她当了47年的冉庄妇女会主任,于1995年光荣退休。“俺17岁那年嫁到冉庄,第二年鬼子就进了村。俺跟俺老头子都加入了抗日队伍,俺是村里妇女自卫队队长,他参加的是大刀队。家都没有了,还当什么新媳妇啊?”

“当初挖地道,我们妇女也参加,和男人们比着干。没黑没夜地挖,全村400多劳力都上了,每8个人分成一组,挖出的土散到全村各地,这样即使敌人来了,也不知道洞口在哪。俺记得一共挖了12个昼夜,干线就成了。以后又挖通了与孙庄、姜庄的联村地道,还有通向村外隋家坟、河坡的地道。当时俺们的设想是‘诱敌深入,关门打狗’,所以,全村除留下4个主要出入口外,其余的全部堵死了。”

地道修成后不久,日寇大举进犯,有了地道做依托,对敌形式立刻好转起来。后来冉庄也就有了诸如“30民兵退敌1000”、“李明贵击毙旅团长”等胜利,到了1945年初,清苑县武装委员会干脆将办公机关也搬进了冉庄地道,在这里指导全县的抗敌斗争。

全盛时期,冉庄的地道长达20公里,今天向游人开放参观的只是其中一小段,但这一小段却堪称精华,许多《地道战》里的场景,如经典的锅台地道口、炕面地道口、马槽地道口都历历在目,尤其是进到地道指挥室,当年“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的呼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作者:余兴伟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