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出现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有的早产儿出生后会出现支气管发育不良,这时的宝妈妈是很焦急担心的,唯恐因疾病引起并发症,或者是对宝宝的生命造成威胁,那宝宝出现的支气管发育不良应该怎么办?

首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支气管发育不良?

如果宝宝出生时发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几周后仍然脱离不了呼吸机,在这时就会怀疑宝宝,已经发展为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发育不良。这很有可能宝宝在补充氧气和机械通气时造成了肺部损伤,影响了肺的发育或者是自然康复,这也是使用呼吸机的弊端。

针对这种情况,在医学上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保证宝宝良好的营养、使用有效的药物,以及给予良好的照顾和关注,从而来帮助宝宝肺部发育和愈合。

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宝宝,在短短数周内就可以康复,但有的可能需要时间长一些。一些患儿回家后需要辅助吸氧。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宝宝预后一般良好,大多数患儿能够及时康复,不会出现严重的长期并发症。

哪些宝宝容易发生支气管发育不良呢?

重症监护的早产儿发生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风险是最高的,因为这些宝宝还不能自主呼吸。早产儿出生越早,会发育越不成熟,换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风险就越高。除了肺部尚未发育成熟这一因素以外,再就是一些医疗操作,如连续几天给予机械通气和高水平的辅助呼吸,也会相对的增加,宝宝出现支气管发育不良的风险。

但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支气管发育不良也有一定遗传倾向。也就是宝宝在母亲子宫内接触到的细菌,也会相对的增加患病率的。

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宝宝肺部会出现哪些异常?

早产儿因肺尚未发育成熟,就容易患呼吸窘迫综合症,从而引起炎症感染,造成肺部损伤。炎症反应会使呼吸更加困难,因此,通常需要氧气和呼吸机辅助呼吸。

有些患支气管发育不良的早产儿,肺部的正常发育突然停止了,随后肺部的体积就会变的,肺泡变少,呼吸道分支也会变少,因此肺部能吸收氧气的肺泡表面积就更小了。出生胎龄越大的早产儿,所受的伤害也就越大。随着肺部新的细胞生长和损伤,整个肺部散布着小片的,无用的瘢痕组织,破坏肺的正常功能。这也就是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原因。

对于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宝宝应该怎样治疗?

为了使肺部愈合,支气管发育不良的宝宝需要得到全面的支持和护理,但主要是给予营养支持、排除肺内分泌物、控制液体摄入 ,根据宝宝的病情程度来选择药物治疗,还需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来预防病情恶化的发生。(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