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应该关心养老问题?

年轻人为什么应该关心养老问题?

司马蕾是一位80后的大学副教授。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她是一名博士生导师,而作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她则是上海第一个嵌入式养老项目的设计师。

这已经是这个年轻人研究养老建筑的第10年。司马蕾常常思考,如何设计出真正适合老人居住的空间,答案在这10年一直在改变。

司马蕾的理想是做一名建筑师,进入养老设计领域则是受到做养老工作的父亲的影响。因为父亲曾经在上海市老龄委工作,司马蕾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中国老龄化问题的资料。她了解到,目前中国已经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但相应的养老设施和服务却没能跟上。而自己学习的建筑专业,正好有相关的研究项目。

在清华大学建筑系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司马蕾遇到了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导师—国内老年建筑研究者周燕珉教授。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司马蕾正式进入老年建筑研究领域。与其他建筑研究的方式不同,老年建筑研究者不仅需要阅读大量文献,更多时候是在与老年人沟通。走访老人是司马蕾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久而久之,她养成了观察老人的习惯。也是从那时起,司马蕾发现原来年轻人对老人有太多误解。

△姓名/司马蕾学历/清华大学建筑系学士硕士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职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星座/双子座

说到老年建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四处都是无障碍设施、封闭式管理的养老院,条件好一点的,还会配备医疗设施和专业的服务人员。起初司马蕾也认为养老设计就是尽量利用无障碍设备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但真正和老人沟通以后,她发现提供帮助很多时候只是年轻人的惯性思维,在老人自己看来,有时候这种帮助是一种“年龄歧视”。“有生病了需要照顾的老人,也有80多岁仍然健步如飞的老人,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司马蕾对《第一财经》杂志说。好的养老设计应当在满足老年人安全、健康需求的基础上,让他们感受到被无差别对待的尊重。

另一种误解在于,许多人都忽略了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社交需求。事实上,人的社交欲望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就减退。

在走访中,司马蕾经常会遇到独居的老人,他们大多数不愁吃穿用度,有积蓄和房产,子女也有不错的工作,生活看上去规律而舒适,唯独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当司马蕾以做调查的初衷接近这些老人时,常常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这些老人其实很欢迎你去做调查。”司马蕾说,“你会发现他们不会把配合调查当任务,而只是想跟你说说话。”

其实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也有社交需求,渴望与人沟通。但大多数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只要在经济方面满足老人的需求,保证老人身体健康就足够了。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恐怕连最亲密的子女都未必了解。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司马蕾意识到这些误解正是中国迟迟建造不出真正适合老年人的建筑的原因之一。国内的养老院更多时候只是为那些无人照顾的老人准备一个临时住所,虽然各种无障碍设施齐全,医疗水平也在提升,但老年人的娱乐、社交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事情的另一面是,在中国社会现有条件下想要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并不容易。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养老设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从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后,司马蕾决定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更深入地学习老年建筑学。

在日本,司马蕾实地接触到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日本许多老人即便子女不方便照顾,也不需要被安置到远离住所的郊区养老院。许多社区都会有类似养老院的服务机构,老人可以选择在这里暂住或者长住,也可以选择白天在这里活动,晚上回家。社区养老机构还会为不方便或者不愿意出门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以满足不同性格老人的需求。

这种模式给了司马蕾启发。有位日本教授来中国考察时对司马蕾说过一句令她颇感意外的话。“他说他很羡慕中国的老人,日本的老人都很孤独,常常独来独往,但中国的老人有亲密的邻里关系。”司马蕾说。遗憾的是,国内流行的养老院正在打破这种邻里关系,而社区养老或许是一种两全的方案。

回国后,她尝试将社区养老模式应用到中国。2014年,她参与并主持了上海首个社区嵌入型养老项目万科智汇坊的设计工作。

智汇坊项目实际上是将万科城市花园小区内的一栋两层建筑改造成社区养老中心。该小区建成已超过25年,65岁以上居民占比超过30%,且大部分处于“空巢”状态,小区内部及周边缺乏养老设施和机构。效仿日本的养老社区,司马蕾将智汇坊定位成社区多功能养老设施,不仅提供日间照料的服务,还包括短期入住、长期入住等多样化功能,以满足周边社区中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但社区中的老年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此类养老社区的承载范围。在小区里有限的建筑面积内如何高效利用空间,合理安排多种功能以及满足不同老人的需求,成为司马蕾的难题。

司马蕾首先将日托老人和入住老人的生活空间和居住空间明确划分。活动空间可以满足老人们日常的休闲娱乐、健康检查、用餐、午休、阅读等需求,居住区则包括了更为私密的起居室、卧室和餐厅。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空间内随处可见可移动的装置,比如活动空间摆上桌椅可以兼作食堂,活动室、多功能厅都有可移动的隔断和沙发床,人多时可以兼作卧室。

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无障碍设施是养老社区必不可少的设备,但考虑到老人的心理需求,司马蕾尽量让它们“隐身”。“理想中的养老社区看上去应该和普通小区的建筑没有区别。”司马蕾说。在颜色选择上,司马蕾并没有参照一般养老院经常使用白色、蓝色等冷色,而是大面积采用暖色调,试图为老人营造家的感觉。作为设计师,司马蕾知道颜色会影响人的心情。白色、蓝色看上去干净,能使人冷静,但长时间处在冷色调的空间里容易造成抑郁,相反,暖色调更容易让人心情愉悦。

老人们在活动区中交友聊天,在专门设计的阳光走廊里晒太阳看书,这些画面是司马蕾理想中的智汇坊的样貌。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项目,司马蕾觉得当时还是过于理想化了。智汇坊建成后,居住功能受到欢迎很快满员,可愿意花钱使用包月日托功能的老人并不多,设施的功能在运营后又经过几番调整。“智汇坊虽然外观漂亮,但功能设置未经过长期研究,到后期又要重新摸索。”司马蕾说。

经过这个项目,司马蕾认识到老年人并不是生活的弱者,他们阅历丰富,有自己的处事逻辑和对待感情的方式,比起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做,不如顺其自然,且由于具体情况差异,日本的经验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

2018年,司马蕾在武汉主持设计新的社区养老项目时,特意将中国老人特有的社交圈保留了下来。如果说在智汇坊项目中,司马蕾试图为老人营造一个可自由交友的社交空间,那么这一次,她的做法更像是一种“无为而治”。

在武汉项目中,养老社区内设有社区食堂和多功能教室。白天,养老社区打开大门面向整个小区开放,打破了封闭式社区的格局。不像智汇坊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这次司马蕾将活动的自主权更多留给了老人自己。让老人自由用餐、购物、参与活动,小区内其他居民也可以进入养老社区。“物理上(无障碍设施)的帮助是初级的,更重要的让老人感觉不到特殊性,让他们有事情做,觉得自己活着是有用的,哪怕只是购物时简单的计算。”司马蕾说。

与老人相处久了,司马蕾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发生了改变。“长寿有时是一种性格。”这是她在走访无数老人后总结出的规律。她遇到的许多长寿的老人都非常乐观,这使她开始改变对生活的态度,注重养生,保持好心情。老人们的经验也教会她一个道理:人老了以后回顾一生,功名利禄都是次要的,能留下的只有感情和回忆。

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的喜怒哀乐,不会因为变老就消失。但年轻人看待老人时,常常容易忽略他们的喜怒哀乐。“老人其实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更加热爱当下的生活。”司马蕾说。

职业关键线

2009年

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

2012年

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毕业

2013年

任职于日本久米设计株式会社,担任建筑师

2013年

回国,先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2014年

主持设计万科智汇坊社区养老项目

2018年

主持设计武汉楠山有约社区养老项目

Q&A Yi-YiMagazine S-Sima Lei

Yi:大家对老年人有哪些误解?

S:国内外对中国老年人的境遇都有误解,对他们有穷苦、弱势的刻板印象。但中国老人自发的社会交往多、子女联系多、有居委会关怀,精神生活未必匮乏。日本学者参观后,羡慕中国老人的广场舞、隐私性不佳的住宅和自来熟的生活态度,认为防止了孤独死和老年抑郁。

Yi :你对养老设计的理解经历了哪些变化?

S:十多年来我对养老设计的理解一直在改变,从认为老年人作为年龄上的特定人群需要特殊照顾,到理解老年人间的差异可能很大,年龄对人的区分作用小于贫富、阶层、职业、性别等等。老人可以很健硕,可以一直在工作。在空间设计上,养老设计的终点可能是对全年龄更友好的通用设计,更应该关心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功能策划的意义大于无障碍设计。健康、有质量的生命意义大于寿命的长度,生命无法预期终点,只能珍惜当下。

Yi :了解老人、为老人做设计对你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影响和改变?

S:真正理解了什么叫生死之外无大事。从终点往回看,功名没有想象中重要,调整性格和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长寿的秘方。

作者:郑晶敏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