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个43岁的女运动员仍在参加国际比赛?

一个43岁仍在参加体操比赛的女运动员

8月的印度尼西亚正值湿润闷热的雨季。雅加达会展中心的体操场上,亚运会女子体操跳马的最终对决中,当一名选手走上25米跳马跑道的另一端时,在场的所有观众都站了起来,掌声如雨而下。

她是丘索维金娜,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运动员。她举手示意后,双腿轻轻触地加速了两下,接着如久绷后射出的弹簧冲向跳板,腾空、旋转、落地,完成了职业生涯中的最新一跳。14.287分,她收获了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的一枚银牌。

43岁。如果不是解说员特意强调,人们几乎很难意识到她的真实年龄。1991年,16岁的丘索维金娜在美国世锦赛上获得了个人第一个世界冠军,在此之后,她陆续在奥运会等世界赛事中获得奖牌。27年过去了,如今的她已经被称作体操“奶奶”。当年与她同期出道的选手们,有的已经当上了教练。而本次比赛获得冠军的16岁韩国小将吕瑞正,年龄与她的儿子相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位体操老将坚持参加比赛的事迹都会被歌颂成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2001年,丘索维金娜2岁的儿子被诊断出白血病,治疗需要巨额的医药费,她卖掉了房子和车子,依然捉襟见肘。拿到亚运会与世锦赛冠军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承诺的奖金也一直未能兑现。更令人担忧的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疗条件,在一次采访中,丘索维金娜回忆道,当时在医院里,“一般的针头煮一煮就用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十次。”

后来德国的体操俱乐部帮她垫付了医药费,她的儿子被接到德国医院进行治疗。2006年开始,她顶着背叛祖国的骂名,与德国体操协会达成协议,正式代表德国队参赛。一枚世锦赛金牌相当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她当时唯一的出路。因此,每当丘索维金娜摘取一枚奖牌,新闻报道总会配上诸如“英雄母亲”、“母爱伟大”等标题。拯救儿子,似乎成了丘索维金娜进行体育竞技的唯一意义。

事实上,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丘索维金娜的儿子已经完全康复了。除了周期性的复诊,她的儿子已经可以像其他小孩一样做运动,甚至进入了少年体操班。随后几年,卸下经济重担的丘索维金娜也将国籍改回了乌兹别克斯坦。

丘索维金娜在一次比赛中摔断了跟腱,许多人认为她会就此退役。但有一天,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她突然看到了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残奥会比赛,她发现与那些残疾运动员比起来,自己的困境不值一提,她曾说,“我有手有脚,我要继续比赛。”经过长期艰难的康复训练后,她再次复出。从2011年的体操欧锦赛起,她不再背负其他责任,终于开始为自己比赛了。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第7次参加奥运会,坚持完成了女子跳马难度最高的动作—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以41岁的年纪拿到了第五名的成绩。

雅加达亚运会上的颁奖仪式结束后,丘索维金娜被一群人团团围住,过去的熟人、新结识的对手都跑来跟她合影。如今的丘索维金娜仍未想过退役,她告诉所有人,自己将继续征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她也设想过会遇到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对手,“我会对她们说,你出生的时候,我已经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拿到金牌了。”

作者:杨宙
      来源:《人物》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