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五百年德意志的巨炮情节(上)

五百年德意志巨炮史(上)

恩格斯说过:“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武器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美国《探索》频道给出过极为简单的定义:“准确向远方投送弹药或者是石头!”无疑,自从火药、金属身管及粗糙的卵状弹丸结合在一起后,“火炮”就成为战场统帅们手中最致命的武器,以至于有了“战争之神”的美誉。在欧洲的历史上,传自中国的火药近乎决定性地拉开“战争之神”叱咤风云的大幕。当14世纪使用火药的大炮一经问世,就对欧洲王公贵族乃至政坛带来巨大影响。

实际上,炮口喷出的火焰就如一道闪电开启了武器史上的新纪元。一边是进攻者拼命制造出威力无穷的大炮,一边是防御者加快防御工事的改进步伐,于是火炮与城堡之间互相竞赛,争相进步,这种竞赛研发与创新到二战期间达到高潮,同时也走到终点。在此过程中,处于欧洲民族战争舞台中心的德意志各邦国(范围涉及今天中东欧大部分地区),便发展出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超级巨炮。

从射石炮发家

欧洲火炮鼻祖应是1326年左右出现在今天德国境内的小型火炮,因其“大肚皮”造型被称为“瓶型炮”。它们用青铜铸造,一般长约3米,能发射弩箭、小石子和金属碎片。14世纪上半叶,火药武器开始占据决定性地位,之后一方面出现单兵手持火器,另一方面则产生射石炮(采用石制炮弹)。射石炮最初用生铁铸造或锻造,后来则主要用青铜打造。射石炮的外观特点是药室直径较小且与身管明显分开。1370~1380年间,随着射石炮制造工艺的日臻完善,出现了欧洲火炮史上第一批真正标准化生产的枪炮。

射石炮往往没有炮架或座架,而是用几块厚木板支撑起来,用绳索绑在重木桩上,以防射击时因为反冲作用力导致偏离射向。射石炮的射程大多只有数百米,再加上缺乏命中精度,这给操作者带来很大风险,他们因为离敌人太近,容易受到对方机械式抛石机或弩箭的威胁,作战时往往需要巨大的盾牌保护自己,因为每打出一发炮弹就得花上数小时的准备时间。

14世纪未到15世纪初,德意志枪炮工匠们制造出小型、中型、大型乃至巨型长身管加农炮和短管臼炮。通常被称为“铸造师”的制炮师傅们,一般按口径来划分造出来的火炮种类,很快,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遂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将火炮分类按照口径简化为四大类:50~80毫米口径为蛇型炮;90~240毫米口径为猎鹰炮;300~340毫米口径为大炮(即射石炮);350毫米以上口径为臼炮。今天的欧洲武器史学家则把当时的炮械分为三大类:发射炮弹直径在120~200毫米之间的是轻型炮,发射炮弹直径约250~450毫米的为重型炮,发射炮弹直径约500~800毫米的即为巨型炮(含臼炮)。

专业人士认为,巨型射石炮代表了欧洲中世纪科技的最高成就,因为德意志邦国乃至欧洲各国君主们要想打胜仗,就得竭尽全力寻求更新更强的新武器,于是促进了武器技术的创新。在制造巨型射石炮的过程中,德意志工匠们为避免炸膛,用烧红的铁条绕成环形,箍在火炮身管周围,再用锤子将其“焊”起来,待其冷却后所形成的“热胀冷缩原理”将身管紧紧固定住,这也被称为“棒环工艺”。铸炮车间往往在身管外围叠箍多层铁环来提高身管强度,这样制造的身管存在预紧力,因而可抵消点燃火药时身管内部的气体压力。

直径明显偏小的射石炮药室的制造过程也很独特。药室主体是用整块生铁做成的,工匠们先在圆形铁块上钻出一个空心,再从外部钻出一个点火通道。药室和身管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药室插入身管尾端,与身管焊在一起,并用结实的铁环加固连接部位,保证连接部位能承受较大压强。另一种是到发射阵地上再把药室和身管连到一起,并用厚木板及木棒垫板将两者固定连接起来,木板和垫板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

现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德意志巨型棒环工艺射石炮是“普姆哈特”射石炮,制造于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现保存在奥地利维也纳战争历史博物馆里,吸引着许多学者的慕名参观。该炮长2.59米,重8吨,身管由13根长1.3米,厚2厘米的外箍铁环固定,药室长1.5米,可装填15千克火药。身管尾部内径760毫米,炮口内径880毫米,石弹直径800毫米,重690千克。按弹道学计算,身管抬升10°,射程能增至600米,炮弹初速能达到150米/秒,炮膛内气压达到500~600千克/平方厘米。

射石炮的身管浇铸最初采用的是浇铸教堂大钟的工艺,即从上而下往一个嵌入地面的模具上浇铸。造炮的主料——青铜合金一般含有90%的铜和10%的锡,但铜锡混合比例的细微差别、少量添加的铅或铁的比例,乃至添加的时机等都是德意志铸炮师傅们严加保守的秘密。多数情况下,浇铸出来的射石炮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药室和身管在同一道工序里完成,但两者在平时是分解运输,到阵地后再衔接到一起。值得一提的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用于攻取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欧尔班射石炮”(德国人称“鞑靼炮)就是按照药室和身管就地套接的方式作战的,但实战证明火药密封效果良好。不过,巨型炮采取从上到下的浇铸工序容易产生较高的次品率。15世纪末起,一些奥地利工匠开始尝试用截然相反的工艺操作模式,即通过一个浇铸通道从铸模下部往上浇铸,融化的青铜合金沿着贯通的身管慢慢向上蔓延,浇铸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气泡、熔渣及其他杂质等都被挤到上部,冷却之后再将最上面的“丢头”锯掉即可。

射石炮一般用于攻城,需要10~20人来操作,如果他们熟练的话,能够以半小时一发的速度开火。大多时候发射的是简易加工的石弹,这种石弹局部会用铁环加固,以防在发射时或碰撞到目标时破碎。但也有纯铁铸炮弹出现,这种炮弹在发射时就已烧得通红,火光闪闪,令人生畏,主要用来对付房梁、屋顶或者木制防御通道。随着战事频仍,射石炮还用上了空心炮弹,例如16世纪出现的榴霰弹用于攻击不怎么坚硬的目标,而内有链子衔接的链式弹专打敌方战船上的帆具,打中目标后,半月形炮弹会在链子的作用下击打帆面。

大炮们的“军备竞赛”

欧洲中世纪的战争无外乎野外作战和针对城堡的攻坚战,尤其是针对坚固工事的大口径攻城炮倍受青睐。但巨炮毕竟是最昂贵的战争物资,只有富有的君王或者非常富有的城邦才能用得起。15世纪初,厉行军国主义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来自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就有多门重型攻城炮,其中包括著名的“马林堡的懒惰格蕾特”,之所以用了“懒惰”一语,主要源于发射程序缓慢,而且每开一炮就意味着1475金马克灰飞烟灭,这笔钱足够买下一座富丽堂皇的庄园。这门大炮长2.5米,炮重5吨,炮弹直径500毫米,重170千克。根据地形状况的差异,运输“马林堡的懒惰格蕾特”最多时需要24匹马,运输其配套的炮座、弹药及工具则需要额外的辎重队,包括30辆马车和150头牲畜。

1413年,勃兰登堡边境总督辖区内的纽伦堡伯爵,后来成为普鲁士王室霍亨索伦家族始祖的腓特烈一世(Freidrich1)因与克维佐(Quitzow)家族的约翰和迪特里希兄弟产生领土纠纷,腓特烈一世不惜榨干治下百姓的财富乃至典当家私,从西吉斯蒙德皇帝租借来巨炮助阵。当年2月9日至26日,他统帅的大军和巨炮将克维佐兄弟呆的城堡围得水泄不通,敌人悠闲地躲在四米厚的城墙上看着腓特烈一世排兵布阵。可让克维佐兄弟没想到的是,“懒惰格蕾特”连同其他火炮缓慢而致命的炮火还是在三周后迫使其屈服,腓特烈一世也经此一战为普鲁士的崛起打下基础。

当然随着新式攻城炮出现,与之对抗的武器就迅速跟进。在德意志城邦间的互相攻伐中,防御方除了采取像加固城墙、放弃使用木制结构、加高防护墙等措施外,还专门研制出要塞炮。这类火炮的特点是口径较小、身管明显加长、射程更远、射击精度更高。16世纪初由奥格斯堡铸炮工场推出的长身管加农炮“长尾蜥蜴”很快成为欧洲要塞炮的范本,它已不是任由炮手随便发射的“任性武器”,而是由专门阵地控制发射的“撒手锏”,阵地指挥要么是城堡指挥官本人,要么是其下属指挥官。

不久,克制长身管要塞炮的武器出现了。16世纪,欧洲出现了机动性更好的轮式攻城炮以及能有效砸开城墙缺口的铁制炮弹,它们的型制也更符合现代火炮的概念。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独角兽炮”(Gre-if),它于1524年应特里尔大主教要求铸造,今天安放在科布伦茨对面的埃伦布赖特城堡上面。

顺带说一下,攻城炮技术的提升,也进一步带动城堡建筑水平的提高。17世纪后半叶,欧洲城堡修建开始按照数学、物理、几何以及弹道学原理进一步系统化,专制的德意志诸侯们充分利用城堡要塞互相联盟组成“防护链”,来保证边境安全。例如法国军事工程师马歇尔·沃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关于要塞构筑及要塞战的原则一直到19世纪还有效。而建筑的这一切变化又刺激了大口径臼炮,一种短身管“大杀器”(大多是超过45°角的曲射)的加速发展。

总体看来,中世纪的德意志巨炮毫无疑问体现了极高的制造工艺,但由于迷信炮越大威力越大,结果把武器发展带进死胡同,难以机动的古典主义巨炮失去意义,取而代之的是易于机动的轻便型野战炮,它们还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它们的尺寸和口径都限制缩小,降低铸造难度。直到19世纪工业革命的促进,欧洲兵工厂里如潮水般地涌现出后膛炮、线膛炮、榴弹炮乃至有效抵消射击后坐力的炮口制退器,才又重现大口径曲射炮和远程平射炮的身影,只不过此时大口径巨炮的结构已相当科学。

(待续)

[编辑/王瑾]

作者:罗山爱 温惠娟
      来源:《兵器知识》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