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湘桂黔崇山峻岭中的侗族廊桥?

湘桂黔崇山峻岭中的侗族廊桥

多年前,我曾驱车千里,从广西兴安出发,经过贵州黎平再到遵义。这条曾发生过湘江血战的长征路上,自然与人文景观互为交织,历史与现实不停转换,藏匿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高山、峡谷、梯田、古道、村寨……其中,最令我震撼的要属侗族廊桥(当地人称“风雨桥”)。

穿梭在“湘桂黔”毗连的崇山峻岭中。我惊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侗族村落,往往隐藏着一座甚至几座体量庞大的廊桥,这在廊桥蔚为壮观的浙闽地区也不多见。此外,这些区域侗族人口众多,宗亲家族之间往往聚集而居。因此营造的廊桥集合了举族之力,规模庞大,从气势上便压倒了其他地区的廊桥。

游走其中,—座座廊桥或坐卧水口,或矗立村中。或连接两寨,与侗寨的鼓楼、吊脚楼民居遥相呼应,成为侗族文化走廊中最为耀眼的建筑奇观。

进入广西龙胜境内,廊桥渐渐多起来,再进入三江县、湖南通道县和贵州黎平县,数目庞大的廊桥开始显山露水:顺风桥、平等桥、孟滩桥、通坪桥、回龙桥……据不完全统计,在湘桂黔交界(广西龙胜、广西三江、广西富川、湖南通道、贵州黎平、贵州从江等地)的崇山峻岭中,共隐藏着数百座廊桥。譬如,通道县坪坦河长仅30公里,却横卧着17座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廊桥,算起来平均不到2公里就筑有一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廊桥还有着共同的名字一“红军桥”。当地老乡告诉我,这些桥有的是红军开会的场所。有的是红军的宿营地,有的是战斗遗址,有的张贴过红军的布告,有的留下了红军标语……为了缅怀红军先烈,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他们将这些桥纷纷更名为“红军桥”。

在龙胜县平等镇,首先映入眼帘的“红军桥”原名“孟滩桥”。此桥全长94米,架得高,跨度大。从远处望去仿佛一座长长的空中楼阁。孟滩桥桥底有90余根乔木,每根尾径都超过60公分,接龙一般横在爬满藤萝的桥墩上。岸边的堤坝由块石垒砌,攀长着清香袭人的野花,再加上覆盖着苔鲜的廊屋檐瓦和倒映在水波中的庞大桥影,随波晃动间,眼前的一切宛如一幅清新雅致的水墨图。

进入龙胜县潘寨,我拜访了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红军桥”。这座桥原名“顺风桥”,桥头立有一块新刻的碑,精准地记载了曾经发生在桥上的血战:1934年12月13日凌晨,夜宿在桥上的一支红军收容队遭到桂军突袭,战士们以桥为依托,不断扣动板机,誓死奋战,可是激烈的枪弹声仿佛山间刮过的一阵狂风,很快就寂静下来,15名战士的生命随之终结。后来,村民们将牺牲的战士合葬在桥头,并将“顺风桥”改名以示铭记。如今,坟头的树木郁郁葱葱,“红军桥”也成为红色经典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慕名而来。

与前面两座受人瞩目的“红军桥”不同,在通道县坪坦乡的坪坦河上,有一座短促的木平廊桥,若不是立在桥头的一块石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几乎就要与它擦肩而过。细看石碑上的文字,原来记载了彭德怀和杨尚昆统率的红三军团下的两名战士牺牲于此的事迹。与绝大多数牺牲者难以留其名的情况一样,这两名血洒征程的战士也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现在。我们无从感受他们浴血奋战的惨烈,只知道最后一刻。战士们以从容磊落的姿态离开人间,使得这座短短的廊桥,与战士的生命一样,透出豪迈气概。

坪坦河上几乎所有的廊桥都与红军有关:1930年12月,红七军途经坪坦乡;1934年9月,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过境坪坦乡;1934年12月,红三军团进驻坪坦乡。红军几番杀进杀出,几乎每一座廊桥上都曾响起红军铿锵的脚步声和嘹亮的战歌声。如今,一切都封存在廊桥的记忆中,细细聆听,似乎还能隐隐听到来自久远的子弹呼啸声。

广西三江县的侗族廊桥非常密集,著名的廊桥有程阳桥、岂团桥、八协桥等。其中,岜团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人畜分道两层的廊桥。

岜团桥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属木平梁廊桥,桥长50米。远远望去。如同一条扁担挑起了两座大山。在长度和建筑工艺上,岜团桥并不突出,但极具创意:行人长廊的一侧另设了一条畜行道,形成双层木桥的格局,人行道高,畜行道低,相差1.5米。这种设计既保障了行人的安全和人行道的洁净,也避免了神灵受到牲畜的打扰,可谓一举多得。值得一提的是,岜团桥的建造集合了两位侗族木匠的智慧,他们建桥没有图纸、不用一颗铁钉,只用几根竹杆作测量工具,整座桥的结构全在脑子里,一个从左边建,另一个从右边造,在中间连接却天衣无缝,堪称侗族建桥史上的杰作。

除了岜团桥,廻龙桥是另一座极具创造力的廊桥佳作。位于坪坦河上的廻龙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为四柱三间排架,有22廊间,1974年维修时,改木墩为石墩,其东西两端分别从廊里伸出三座三层密檐的六角攒尖葫芦顶亭阁。

一见到廻龙桥,震撼之余,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此桥的设计不同寻常:桥身呈弧形,迎水侧向里弯曲,增加了建造难度;桥北面装修有齐檐柏枋板壁,桥窗关闭。而桥的西南侧设齐胸栏板,开窗,这样的设计明显影响了廊屋的采光;再则西边半座桥采用了悬臂式木梁架,而东边半座桥采用的却是伸臂式木梁架,难道廻龙桥是经两次建造而成?

我站在沙滩上,打开仪器,测量了河床宽度、两岸高度、廊桥的跨度以及水流速度,得出了科学的参数,终于揭开了桥体不对称的秘密:笔直的坪坦河流经廻龙桥时向东回环,西侧水流加速,采用工艺更难的悬臂式木梁架。可以提高拱架和增加跨度;中间的桥墩高大结实,迎水侧的金刚墙远远伸出,将洪峰对桥墩的冲击力化解到最低;到了丰水期,左侧的沙滩会被淹没,而采用工艺难度较低的伸臂式木梁架,可以降低建筑成本;站在西侧观看廻龙桥,桥的主体是笔直的,直到接近河东岸三分之二处才开始弯曲。所以形成了墩直廊曲的格局。

坐拥坪日村的水口处的廻龙桥,是一座典型的风水桥:廊桥呈双臂环抱状,有“堵风水”的寓意,也有龙从上游游到桥头,龙回头看护村寨的意思。我目测了廊桥到坪日村的距离,发现水口过于宽大,侗族先人为了聚财和阻挡西北风侵袭,因此封闭了所有向北的窗口,但保留西南方的窗户,以便人们欣赏风光。

此外,廊桥中一般只设一座神龛,而廻龙桥内分设文昌阁、武圣殿、土地祠,这些司职不同的神佛齐聚一桥,共同保佑着村寨风调雨顺、平安永驻。放眼全国,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在廊桥中极其罕见。可以说,设计者要有高超的慧眼、独具匠心的手艺以及一颗虔诚的风水之心,才能营造出这方浪漫情怀的天地。

如果说浙闽廊桥胜在木拱工艺,客家廊桥美在石拱,侗家廊桥则以长度称雄。侗族廊桥多数为平梁伸臂式木构廊桥,先在石墩上架设木梁,木梁上建华丽的桥屋。桥屋集廊、亭、阁于一身,著名的如程阳桥、洞宫花桥、回龙桥、凤凰廊桥、龙津桥、普济桥等等。从远处望去,这些气势雄浑的廊桥龙盘虎踞地横亘在江河之上,守护着一方方水土!

贵州黎平县地坪桥在侗族廊桥中的名气相当响亮。57.6米长的廊桥凌空飞架于地坪寨的南江河上,如一把生锈的巨锁锁住了水口,3座攒尖顶式桥亭挑出飞扬的线条,轻盈灵动,跃跃欲飞。地坪桥上,不时有侗族妙龄女子走过,夕阳透过桥窗斜照在姑娘袅娜的身姿上,靓丽的服饰与灰黑色的桥体一明一暗,互相辉映。清风拂过,姑娘头顶的银饰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响,和着桥下潺潺的水流声,伴着姑娘远去的碎碎足音,那一刻,如歌如画。

在广西三江县,有一座桥乍一看胱如成群聚集的仙楼琼阁,实则市井气息浓郁。它就是长达78米的程阳桥。程阳桥地处程阳八寨的交通要道,人流众多。自然而然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集市。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和精神彼岸的香火,共聚程阳桥。集市那天,廊桥上人头攒动,各种农产品、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热隋的招呼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在侗乡,许多大型廊桥成为了村民娱乐、聚会和休闲的场所。廊桥上,常常芦笙悠扬。飘荡着侗族民歌山高水长的旋律,更有人神齐乐的盛大庙会。廊桥演变成了侗乡人重要的文化空间,也成为侗乡人文蔚起的“风水宝地”。

程阳桥并不是最长的侗桥,通道县廻龙桥长80米,龙胜县孟滩桥长94米,但最令人昨舌的,当属“世界上最长的风雨桥”——长达246.7米的龙津桥。

龙津桥位于湖南怀化市芷江县舞水河上,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号称“三楚西南第一桥”。它一面垂睑湘楚大地,一面遥望云南、广西和贵州,打通了被南岭所梗阻的南北大地经脉。

龙津桥的诞生来自一个法号叫宽云的高僧。从龙津的名字中可以看出,建桥之前,这里曾是一个繁忙的津渡。然而,由于舞水河风高浪急,往来船只时常被怒涛吞噬。于是,宽云立誓要在河上修造一座长桥。虽然这个想法被众人嘲讽为痴人说梦,但宽云并不动摇,他苦行化缘数年,筹集到1.5万两善银和11万担粮食,历时两年多,终于完成建造龙津桥的浩大工程。龙津桥建成后,如同一条肚脐带,将中华正统文明的养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当时尚属蛮荒之地的西南区域。

龙津桥的卓越,还与八年抗战密切相关。当时,为了运送战略物资,国民政府将龙津桥桥墩上的建筑物拆除,一座古老的廊桥瞬间转换成一座坚固无比的抗战公路桥。而日军为了切断这条运输大动脉,对龙津桥长期轮番轰炸。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桥似乎得到了神力庇护,直到抗战结束,都安然无恙。1945年8月21日,龙津桥又亲眼见证了日军在芷江的受降仪式,成为中华民族抗战的胜利桥。

如今,站在远处遥望龙津桥,7组五层廊屋和8组3层廊屋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整齐而恢弘。饱经血雨风霜的龙津桥,就这样从容不迫地俯瞰舞水扬波鼓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