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农场来了,你还认识那些农场植物吗?

还记得当年火爆的“开心农场”吗?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农场走进现实,成为都市人“返璞归真”的新体验。

周末、节假日,邀请家人或者和三三两两的好友,一起在共享农场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新时尚。

有朋友在管理农场时特别认真,给自己还起了颇有古风的雅号。

尤其宝妈宝爸一族,周末带着孩子体验共享农场,认识和学习植物,倡导绿色、健康饮食,已经在很多父母中引发共鸣。但是,小编的一位朋友却犯难了,很久都没再下过田地,很多植物不认识咋办?这在孩子面前既无奈又尴尬!

后来,小编给朋友推荐了一个视频课程,朋友看后如获至宝,工作之余,狂刷视频,每天坚持自学。很快,她再带孩子参加共享农场体验时,已非“吴下阿蒙”,对很多农场植物如数家珍,而且还在现场当起了解说员,令同行的父母们大为惊讶和赞叹,孩子更是别提多自豪了!

那么,是什么视频呢?

它就是汪敬武老师亲自授课的系列视频——《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这个系列视频共50集,系汪劲武教授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系统讲述中国有花植物的典型代表60余科、300种的珍贵视频,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拍摄完成。而这些被子植物中,还包括农场中常见的、不常见的植物,对于我们体验生活大有益处。

汪敬武老师是谁呢?

汪劲武老师1928年5月生于湖南长沙,1949年7月毕业于长沙长郡中学高中,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学系,1951年入北京大学植物系,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汪老师从事教学和研究时间长达60余年,即使退休后,仍然以返聘的方式继续工作。这种把大半生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中的人生实践,无不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在上一讲,汪老师介绍了石竹科的肥皂草属、别名叫太子参的假繁缕,还重点介绍了王不留行,并穿插有趣的历史典故。在这一讲,汪老师先是带我们温习了红蓼,然后重点以蓼属的何首乌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引用了三个民间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何首乌的来历和价值,令人印象深刻。然后,汪老师又介绍了农作物中常见的属于荞麦属的荞麦,属于酸模属的巴天酸模,属于大黄属的大黄,以及春天柳絮满天飞的杨柳等。

前往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观看《汪劲武中国草木植物讲堂》第13集精彩视频

听汪老师讲何首乌的故事

课堂结束了,但先别走开——

竞猜:从哪里区分荞麦和苦荞?

荞麦面好吃,那么来竞猜吧。答对就有机会获得科界积分或其他精美奖品!怎么参与呢?

在科界社区“汪劲武的草木课堂”话题下留言,展现你的聪明才智!

机会有限,快快行动吧!

上期问题回顾:异叶假繁缕为什么又叫太子参?

答案:因为李时珍在南京给别人看病的时候用的药是从朱元璋大儿子的墓附近采的,所以叫太子参。

小伙伴们答对了吗?

《认识中国草木》书籍介绍:汪劲武老师在视频授课之余,还将出版一部充满书香气的植物学专著——《认识中国草木》。全书58万字,300余幅高清植物图片、标本图及手绘植物画。系统讲述60多科、300种植物的特征、分布,和鉴别方法。本书是汪劲武60余年植物分类学理论研究、野外考察、教学实践的集成呈现,以植物分类学的一般方法讲述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全书以中国草木为重点,介绍常见、本土、有重要价值的以及濒危植物,除植物特征、产地分布等讲述外,更融入了体现植物特征的诗词等中国文化元素,用中国故事讲中国草木。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