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小传:15岁的皇后,统治了中国20年的女人

【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小传:15岁的皇后,统治了中国20年的女人

慈安,1837年8月12日出生,镶黄旗钮祜禄氏。镶黄旗在满洲八旗里地位最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任旗主。钮祜禄是满族八大姓之一,出过许多达官贵人,如乾隆的亲妈,宠臣和珅等等。

慈安出身显贵,是个大家闺秀。咸丰皇帝还是皇子时,慈安就嫁给了他,成了侧福晋。由于大福晋死得早,她很快上位。1850年,咸丰继承皇位,1852年,慈安就被封为皇后,年仅15岁。

虽然年纪小,慈安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品德好,生性节俭,大臣们送来的礼,一概拒收。她还带领宫女制作日常用品,节省开支。在人们看来,她是个不折不扣的贤惠女人,足以做后宫的表率。

(《慈竹延清图》)

1860年(23岁),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慈安随同咸丰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咸丰心情沮丧,萎靡不振,纵情声色,1861年就在避暑山庄去世了。

咸丰去世后,6岁的皇子即位,就是同治皇帝。慈安被尊为太后,“慈安”其实是她成为太后时才有的称号。同治皇帝的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也被尊为太后,称号是“慈禧”。由于慈安太后住在东边,慈禧太后住在西边,所以分别称为东太后和西太后。

(《璇闱日永图》)

同治皇帝刚即位时,咸丰遗命由肃顺为首的八大臣辅佐朝政。而咸丰的弟弟奕訢,颇为不满,与肃顺等人针锋相对。肃顺很专横,经常擅自作主,也不把两个太后放在眼里。奕訢与慈禧、慈安密谋,准备发动政变。

按计划,先由御史上奏折,要求由两个太后理政,等皇帝长大后再还政。肃顺等人极力反对,大声咆哮,甚至把小皇帝都吓得尿裤子了。但最终肃顺等人同意让步,决定先把咸丰的遗体运回北京,等办完丧事再作计较。

但是,肃顺没想到的是:在将咸丰遗体运回北京的途中,慈安和慈禧就积极联络各方力量。随后,两人与同治率先回到北京,做好了安排。当肃顺等人和咸丰的遗体随后抵达,就立刻发动了政变,肃顺等人被一网打尽。这就是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参与人之一恭亲王奕炘)

政变之后,慈安和慈禧开始共同管理朝政。由于男女有别,就在大臣和太后之间挂上帘子,这就是所谓的“垂帘听政”。清朝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

两人一同“垂帘听政”长达20多年。慈安待人宽厚、有感召力和威望;慈禧精明能干,善于权衡局势;二人相得益彰、配合默契。慈安是咸丰的皇后,地位比慈禧更高,是这一时期真正的统治者。

(电影《两宫皇太后》剧照)

两人一起努力,平定了太平天国这一困扰清朝多年的心腹大患。1865年(28岁),奕訢被罢免,两宫太后之间没有了“润滑剂”。而且,慈禧的势力越来越大,二人的矛盾开始显现。

1869年(32岁),慈禧的亲信太监安德海,奉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被山东巡抚擒获。由于清朝规定太监不得出宫,慈安立刻下令处死了安德海。

(剧照)

1872年,同治皇帝选皇后,没有选慈禧看中的人选,慈安却表示支持,两人意见不一。最终遵从慈安的意见,同治皇帝举行大婚,开始亲政,两宫太后一同“退休”。

不料,1874年同治皇帝突然去世,即位的光绪皇帝只有4岁,慈安和慈禧只好再次“垂帘听政”。因“退休”而缓和的矛盾再度激化。

慈安性格温和,人缘很好,光绪皇帝和她比较亲近,这更让慈禧很担心。1881年4月8日,慈安突然去世,年仅44岁。

虽然官方称是正常病死,但在去世的当天,慈安还召见大臣,并没表现出什么异常。加上她与慈禧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有流言说是慈禧把她毒死的。

(清东陵定东陵慈禧慈安墓)

据说,咸丰临终前曾给慈安一道密诏,万一日后慈禧不安分,可以凭密诏处决慈禧。慈禧知道了,所以把她毒死。但这种说法出现于清朝末年,并没有切实的证据,很可能是反清人士故意“黑”慈禧而编造的。

不管真正的死因为何,两宫太后统治中国的20年结束了,改由慈禧一个人统治中国的时期开始了,又是一个20多年!

(清东陵定东陵慈禧慈安墓)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94篇作品,营员“陶生”的第22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