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艺术家自然世界是多么绚丽,而人们面对它时又是多么盲目

一个丛林艺术家自然世界是多么绚丽,而人们面对它时又是多么盲目

旱季的非洲大草原上,烈日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这块大陆上生活的动植物们。一群渴了3天的黑斑羚终于寻觅到了一处水坑,水面上翻起的细碎波澜对它们具有非凡的诱惑力。可是,它们同时也发现了水坑边蹲守的豹子,紧贴的肚皮提醒它们拥有相同的处境。是冒着成为敌人食物的危险去争夺食物,还是绕道而行寻找茫茫荒野的下一处水源?

新西兰茂密的热带丛林是银蕨的天堂。传说其银色的一面会反射星月的光辉,从前的毛利猎人和战士都是靠银蕨的树叶来认路回家的。一只新西兰猎鹰置身于银蕨的包围中,在杜松子酒般清澈的河面巡逻。它温和的眼神和慵懒的姿态,几乎会让人忘记它发动攻击时的迅疾之势。

以上并不是《动物世界》的选段,而是新西兰艺术家戈登·彭布里奇(GordonPembridge)先生的木雕作品。

戈登出生于肯尼亚,当时他的父亲在肯尼亚东部的高地上经营一家茶园,在那里,戈登度过了人生的第一个10年。他的童年伙伴就是当地的孩子们,他们一起见过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一起爬过东非大裂谷绵延的“伤疤”,也一起追逐过维多利亚湖中成群结队的火烈鸟。日后回忆起在非洲的生活图景时,戈登说:“行走在丛林中,和野生动物在一起,那段时光给我留下来不可磨灭的记忆。”

1977年,戈登跟随家人搬回到故土新西兰。但热爱户外运动的习惯并没有从戈登的生活中消失,徒步、潜水、钓鱼,他热衷于探索新西兰的野外世界。完成中学学业后,戈登进入奥克兰大学,继续研修3D、美术、插画、摄影、木艺等多种艺术设计课程。

戈登一直希望能够将自然和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在上木艺课的时候,一个灵感突然蹦入他的脑海:“创作的容器为什么不能也取材于大自然呢?”因此,戈登的原材料通常都是风暴过后被摧残的树木,或者是海边被冲上岸的木头,这类木材通常都有着奇形怪状的姿态,天然地带有一股野性的气息。

戈登首先用车床将木材塑型,将其制成大碗型的容器。再做碗身的雕刻细节,精细到每一根叶脉的雕刻。结合高速雕刻机的辅助,容器周身都拥有优雅复杂的切口。最后再用颜色喷枪着色,从静谧的蓝到青翠的绿再到热烈的红,整个自然都被浓缩进了这样一个木碗中,不论是作品风格或是创作过程,都能感受到作者与大地紧密地连接着。

戈登创作的艺术品通常都包含了肯尼亚与新西兰的野生动植物元素。在他的刀下,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蜜雀被深红色花朵的花蜜吸引而来,小猫鼬抬起脑袋警惕地观察周遭环境,斑蝶栖息在绿色羽毛般的叶子上享受悠闲时光,大象吃了姜果棕发酵的果实仿佛醉去……

戈登作品中的自然之美俘获了世界的目光,让他斩获了无数奖项,但他暂时还不想将其用于商业用途。其实,真正为这些作品赋予魅力的,不只是戈登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更是他被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滋养的心灵。就像他自己所言:“这不仅仅是木雕,它们更关乎艺术。我想告诉世人,自然世界是多么绚丽,而人们面对它时又是多么盲目。”

 作者:吴呈杰张薇
       来源:《人物》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