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作战运用

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作战运用

俄罗斯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当前世界最大的常规导弹部队之一,作为炮兵火力的延伸,其从诞生之日起就隶属于炮兵,但其兵种地位几度变迁。近年来,随着俄军改革的深入,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作战思想和编制、装备等再次发生变化。

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发展

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基本是依据导弹性能和运用变化而发展的。

密集火力阶段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的前身是单一兵种的炮兵。在苏联时代,经过“苏芬战争”和“卫国战争”后,苏/俄充分认识到炮兵赋予地面部队远程密集火力优势的重要性。卫国战争结束后,炮兵作为一支兵种被编入苏联陆军。这时苏联在战场无控火箭的研制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苏军一般将射程在100千米以内的导弹称为战术火箭,射程在100~1000千米范围的导弹称为战役战术导弹)。1946年7月,苏军在近卫火箭炮团的基础上建立起第一支火箭部队,主要装备“蛙”式战术火箭。随着地地弹道导弹P-2(SS-2)和P-5(SS-3)型出现,俄开始分别组建战役战术和战略导弹部队。

1961年,苏联陆军完成了导弹兵和炮兵的组建,火箭与导弹部队均归陆军火箭炮兵司令部领导。由于“蛙”式火箭射程较近,所以苏军主要装备在师一级,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和空降师通常都编有一个独立战术火箭营。随着“飞毛腿”导弹的出现,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主力装备才转入导弹武器,无控火箭逐渐位于辅助地位。由于这一阶段主要以无控火箭配合远程火箭炮和火炮作战,因此这一时期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仍以二战时期的密集火力应用为主要追求。

快速反应阶段1964年,苏联将炮兵节易名为导弹兵和炮兵节,导弹部队的战场地位进一步确立。1965年,苏陆军部队开始装备“飞毛腿”B导弹,并全面取代“飞毛腿”A和“蛙”式火箭。“飞毛腿”B在A型基础上改进,提高了射程和精度,增大了越野机动能力,缩短了作战反应准备时间,导弹反应时间仅为60分钟。苏军方面军和集团军两级分别编有“飞毛腿”导弹旅,装备“飞毛腿”B。“飞毛腿”导弹可在未经测量的阵地上发射,武器采取分级战备的方法,可根据形势需要使系统处于不同战备状态。

上世纪70年代,苏联陆军导弹兵和炮兵参加了阿富汗战争,并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11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命令,再次确立每年11月9日为苏联陆军导弹兵和炮兵节,可见陆军导弹兵和炮兵在苏军中的地位。这一阶段苏联陆军战役战术导弹部队迅速扩大,为适应未来远距离作战,苏联又加紧开发了新一代战役战术导弹SS-21“圆点”和SS-23“蜘蛛”等。其中,SS-21是苏联机动发射的近程、单级固体战术导弹,1985年5月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首次展出,主要用于取代“蛙”7型战术火箭。该导弹后来经过多次改进,并服役至今。SS-23为短程、单级固体导弹,用来代替“飞毛腿”,配属集团军,提供高精度火力支援。由于该导弹射程潜力大,并具备核打击能力,因此受到中导条约限制而在上世纪末全部被裁减。这一代战役战术导弹全部改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增大了射程,提高了精度,减化了操作程序,机动性能、反应速度与发射速度较快,符合冷战时期在欧洲战场发动突袭的实战需要。

精确打击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参加了两次车臣战争,有消息称俄击毙车臣分裂主义领袖就是用改进的SS-21“圆点”导弹。1997年11月22日,基于俄陆军总司令部的撤销,俄国防部长签署命令决定:将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易名为俄军队导弹兵和炮兵,交国防部直接指挥。2001年3月,随着俄陆军总司令部的重新组建,俄国防部长签署命令决定将俄军队导弹兵和炮兵,重新易名为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将其交付陆军总司令部指挥。这一阶段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主要装备了SS-21的改进型“圆点”U导弹,该导弹能在5分钟告警时间内发射,这种反应力度与其远射程和高精度相结合,在远程打击方面非常实用。虽然“圆点”U的服役表明俄战役战术导弹进入精确打击时代,但由于战略思想的模糊和苏联解体后军费的削减,导致俄战役战术导弹被忽略。

◎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的SS-21“圆点”导弹

2006年5月31日,俄总统签署命令,决定恢复随苏联解体而取消的每年11月9日导弹兵和炮兵节,同时开始更新战役战术导弹。

全面改革阶段2006年6月,俄导弹和炮兵部队司令透露,俄首先组建5个“伊斯坎德尔”旅,分别部署在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伏尔加沿岸-乌拉尔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同时宣布“伊斯坎德尔”M将取代俄军现役的“圆点”和“圆点”U,并开始测试用于装备“伊斯坎德尔”M的新型巡航导弹。2010年12月1日,俄四大联合战略司令部组建,俄军种司令部不再担负作战指挥职能。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脱离陆军总司令部指挥,重新归属俄国防部指挥。这使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迎来了新的机遇。俄军将在10年间为10个导弹旅换装“伊斯坎德尔”M,总共120套。2014年9月,俄东部军区在“东方-2014”战略演习中,首次公开发射了“伊斯坎德尔”K陆基巡航导弹。目前,俄正在逐步完成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师改旅的编制调整。

◎SS-23“蜘蛛”导弹及其弹头结构

编制及装备

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虽然装备不断更新,但苏联时代的运行模式仍随处可见,不过此次改革有望改变这一状态。

编制虽然苏联解体后,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隶属关系几经变迁,但是其内部结构基本未变。前面已经谈到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与常规炮兵编在一起。通常一个陆军军(或合成军)编有1至2个战役战术导弹旅,陆军师(包括坦克师、摩步师)都编有1个独立战术导弹营。军、师还编有导弹贮备库和导弹技术保障分队,主要负责平时的导弹及燃料贮存管理,战时的导弹与燃料前运、导弹发射设备维修、计量检验校核和其它技术保障任务。通常俄战役导弹与战术导弹的区别在于射程,战术导弹射程为60~120千米,战役导弹射程在300千米左右。独立导弹营使用的是战术导弹,编入师的编制序列。导弹旅既有战术导弹也有战役导弹,编入军或方面军的编制序列。战役战术导弹旅通常由三个发射营、一个技术保障连、指挥连、气象连、工兵连、防化排、后勤保障勤务分队等组成。战时根据需要,由军统一调配,加强一个防空导弹连和摩托化步兵营。

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一般采用三三制的组编,一个导弹旅指挥18~27个发射架。这种组织结构具有各级组织指挥相对集中,协调工作量小,反应速度快的特点。此外,俄导弹部队编成最大的特点是导弹发射营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一个营编有司令部、发射连、指挥连、技术保障连和后勤保障分队。这种编制有利于作战力量的随时调整和组合,根据作战需要,还可以以营为单位跨越军、方面军的编制,加强到其它部队作战。同时,这种编制也增加了导弹发射营技术保障和组织协调的工作量。

装备目前,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主要装备“伊斯坎德尔”导弹,但仍有一定数量的“圆点”U导弹。其中,SS-21“圆点”U导弹每连部署2部发射车,全旅共有630人和18部发射车,共装备12~36枚导弹。“圆点”U战术导弹最大射程为120千米,主要攻击敌导弹阵地、防空设施等。而“伊斯坎德尔”可打击280千米范围内的敌方火力系统、反导系统、防空设施、机场、指挥与通信中心,以及重要的民用设施。由于在飞行中可实施复杂变轨,同时在结构上运用了减小反射截面技术,“伊斯坎德尔”可轻易突破现有的反导和防空系统。每套自行式“伊斯坎德尔”发射系统配两枚导弹,可在间隔1分钟的情况下分别打击两个不同目标,其有效载荷为480千克。除了配备两枚导弹的发射系统外,每套“伊斯坎德尔”系统还包括1辆运输-装填车(同样携带有两枚导弹)、1辆技术保障车、1辆指挥车和设备储存系统等。

◎“蛙”式战术火箭有多型,图为“蛙”7B

作战运用

俄军战役战术导弹部队虽然没有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过,但其参加了阿富汗战争、两次车臣战争以及对格鲁吉亚军事行动等,也具有一定的作战经验,从俄作战条令和作战思想来看,其作战使用主要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突然袭击,先发制人俄军认为突然袭击、先发制人是迅速消灭敌人的有效方法,在导弹部队尤为突出。这样可在敌人无防护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消灭重要目标,迅速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和战场态势。在方面军(集团军)、师组织的战役战斗火力计划中,通常导弹部队参加战役的先期火力打击,这个阶段导弹部队和炮兵协同实施火力打击。导弹火力打击必须持续一定时间,特别是打击敌炮兵集群、导弹发射架、指挥通信系统,创造战役开始阶段良好的形势。

发挥优势,协同作战俄始终将战

役战术导弹部队作为常规炮兵的火力延伸,其主要衔接火炮和前线航空兵火力之间的空白,但根据俄导弹部队作战条令,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不独立担负战役战斗任务,一般是在军、师统一指挥下、配合炮兵、航空兵、坦克装甲部队和其它战斗分队,协调一致地完成战役任务。对航空兵、地面装甲部队和炮兵火力难以攻击的目标,或是敌构成威胁的目标,由导弹部队来承担打击,在火力上起到支援作战的作用。通常这些目标是有较强防护能力的指挥所、防空导弹阵地、电子战分队、通信枢纽、战役纵深的二线支援部队和停在机场的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等。目前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装备由导弹、火箭炮和身管式火炮三大体系组成。其中,火箭炮主要是口径122毫米的战术火箭炮和口径300毫米的战役火箭炮,包括“龙卷风”、“飓风”和“冰雹”改进型。这些火箭炮射程远,杀伤精度高,信息化能力强。在身管火炮方面,俄陆军集团军和旅所属炮兵将统一使用口径152毫米的火炮。由于导弹旅、炮兵旅和火箭炮兵旅取消了原来的团级编制体制,实行了营级编制体制,因此营属炮兵将主要保留榴弹炮和口径120毫米的迫击炮。在与这些火炮的协同作战中,导弹武器主要起到先导和辅助作用。

慎选目标,任务局限导弹部队任务和目标选择上有几个特点。一是它担负的任务有局限性,不是战役全部任务或任何目标都可以承担。根据武器性能和特点,主要是担负步兵、炮兵、航空兵不易打击的敌纵深目标和具有较强防护能力的目标。二是通常选择战役关键目标进行打击,如各部队指挥、通信枢纽、后勤支援线等,这些目标的摧毁往往会决定战役的成败。俄军认为,战役战术导弹不是万能的,使用中要慎选目标,发挥其优长。2008年8月,俄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透露,俄军在南奥塞梯冲突中没有使用“伊斯坎德尔”,该导弹是用来解决特殊任务的,在南奥塞梯冲突地区使用普通武器就足以完成所有任务。

◎SS-21“圆点”导弹发射场面

集中使用,局部占优俄军要求,战役战术导弹在使用中选择合理的战役方向,确定合理目标,集中密集的导弹,采取突然打击是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一个集团军只编有一个战役战术导弹旅,约18~27个发射架,一个师有一个独立战术导弹营约6~9个发射架。一个战役按三个波次发射计算,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战役,战役战术导弹共约162~171枚。这在一场战役中只占很小的火力份额,如果不集中使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俄军认为,通常情况下,一个旅或几个营的几十个发射架集中齐射,可在很短时间里压制敌目标。例如,由战机打击“爱国者”导弹阵地这样的防空目标太困难,因此俄军要求率先使用战役战术导弹,并规定必须采用两枚以上“圆点”导弹同时向确定的目标发射,以提高打击命中率,取得战场局部优势。

未来发展

◎博物馆里展出的SS-21“圆点”导弹(9M79K)的结构

俄在2010年军事改革中依据两次车臣战争及俄格军事冲突的经验,将陆军导弹兵和炮兵中的许多非满员部队整编为装备齐全和编制满员的新型炮兵旅、火箭炮兵旅和导弹旅,并将其列入无需动员和战斗合练就能随时作战的常规快速反应部队。

发展侦打一体能力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将重点解决大部分武器陈旧老化、侦察装备不足和自动化指挥系统落后等问题,建立由“打击侦察-自动化指挥-物资技术保障”组成的均衡装备体系。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将大力发展无人机以完善情报手段。其新列装的“远东洋茅”无人机可对侦察目标实施自动照相,并自动将侦察信息传给导弹和火炮系统。在“中央-2011”战略演习中,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使用以色列生产的“搜索者”无人机将实时侦察目标信息传给集群指挥员。根据“搜索者”无人机的目标指示,“伊斯坎德尔”M导弹旅、“圆点”导弹营和“龙卷风”火箭炮营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随后,“搜索者”无人机又向集群指挥员通报了打击效果。

升级主战打击兵器按规划,俄陆军导弹兵和炮兵在2016年前现代化武器将达30%,2020年前将达75%。2012年7月,俄宣布将为参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研制的17家企业拨款240亿卢布,工厂自身还将投资160亿卢布。新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射程扩展到500千米,而“伊斯坎德尔”巡航导弹射程达到2000千米。该系统所承担的任务包括摧毁敌人导弹装置、指挥所和通信枢纽、炮兵阵地以及机场,其性能超过了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而且其巡航导弹可能已违反美俄《中导条约》规定。2014年7月,俄西部军区代理司令表示,接装“伊斯坎德尔”M导弹后俄西部军区作战范围扩大到原先的7倍。

◎BM-21火箭炮及其发射场面

加强部队作战训练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为尽快掌握新型武器装备,把培养军士和基础专家视为训练重点。按照新的训练大纲,入伍士兵要接受5个月的专业基础训练,随后分配到导弹兵和炮兵部队服役7个月。过去几年,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参加了“东方-2010”、“中央-2011”和“高加索-2012”等战略演习。在2013年9月的“西部-2013”俄白联合战略演习中,俄不仅对战役战术导弹战术体系进行了演练,而且重点演练了部队机动和实弹发射的能力。

改进作战指挥系统目前,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主要采用地面导弹和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和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新型指挥系统可对炮兵部队和防空部队实施自动化火力指挥,确保陆军炮兵旅、火箭炮兵旅和导弹旅所属分队统一遂行火力打击。与上世纪90年代的装备相比,新型自动化指挥系统使指挥效率提高4倍。俄还将发展战役战术和战略自动化指挥系统用于战区和战略方向的作战,不仅可对各军种和兵种提供的目标侦察信息实施共享,而且可组织对其目标实施及时打击。

◎“伊斯坎德尔”导弹装填场面

作者:王继新
      来源:《兵器知识》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