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哨兵”2轮式装甲车

澳大利亚“哨兵”2轮式装甲车

据外媒报道,坐落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Elphinstone(埃尔芬斯通)集团近日推出了为参加澳大利亚Land400计划(第3阶段)招标而研制的新型“哨兵”2(SentinelⅡ)8×8轮式装甲车的原型车。该集团将携手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在未来5年内为澳大利亚国防军提供225辆“哨兵”2装甲车。合同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Land400计划是澳大利亚的下一代装甲战斗车辆采购计划。该项目第3阶段的目标是用450辆新型装甲车替换现役的ASLAV和M113装甲车,其中312辆为步兵战车型。与号称“当代军售史最大悬念之一”的澳大利亚常规潜艇建造计划一样,Land400计划也是澳大利亚推进本土国防工业发展的新举措。

◎埃尔芬斯通集团近日推出了“哨兵”2轮式装甲车的原型车

研发概况

“哨兵”2型8×8轮式装甲车也是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由澳大利亚本土公司参与制造的路子。该车是由新加坡科技动力公司(STKinets)和埃尔比特澳大利亚分公司共同设计和开发的。埃尔芬斯通集团旗下的伯尼(Burnie)制造公司是埃尔比特澳大利亚分公司领导的财团的一部分,该财团的名称为“哨兵团队”(TeamSentinel),这个团队赢得了澳大利亚的Land 400计划招标。埃尔芬斯通集团将为新型装甲车提供所需的车体和发动机,而位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市的CBGSystems则为该车提供隐形涂装技术,该公司于2015年12月加入该计划。“哨兵”2装甲车融合了新加坡“特拉克斯”2(TERREX2)8×8轮式装甲车的车体设计和埃尔比特地面系统提供的MT30型30毫米炮塔,以及新型的网络战系统,可以与澳大利亚陆军下一代的战斗管理系统衔接。“哨兵”2装甲车具有优良的防护力、机动能力和致命而灵活的战斗系统,符合网络中心战的要求。

“哨兵”2的技术原型——“特拉克斯”2装甲车的原型车已于2015年9月推出,这款30吨级的新型两栖轮式装甲车是新加坡自行研制的新型装甲车。据新加坡科技动力公司首席市场营销官WinstonToh向《简式防务周刊》透露,“特拉克斯”2拥有一个重新设计的、体积更大的车体,不仅具有更强的乘载员生存能力,而且可以在增加有效载荷的情况下保持高水平的两栖机动能力。

得益于之前“特拉克斯”的研制经验,“特拉克斯”2两栖装甲车并非一个单一的作战平台,而是作为网络中心战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特拉克斯”2的研制目的并非是为了代替之前的“特拉克斯”装甲车,而是作为一种补充,完善装甲车装备体系,以满足更大范围内的需求,包括出口给国外的特定客户。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特拉克斯”2不仅能够竞标美国海军陆战队先进轮式两栖装甲车辆计划,而且还参与竞标澳大利亚国防部的Land400 Phase 2项目。“特拉克斯”2的模型还参加了2015年9月15~18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防和安全设备国际展览会,以及美国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举办的现代海洋博览会。

随着“特拉克斯”2装甲车项目的推进以及埃尔芬斯通提供的第3阶段原型车的亮相,埃尔比特系统总经理称,下一阶段将由澳大利亚陆军部队选择他们中意的“哨兵”2装甲车原型车对其进行测试,预计将于2017年对具体的生产合同作出决定。

基本性能和总体设计布局

参考“特拉克斯”2装甲车的数据可知,“哨兵”2装甲车长8.5米,宽3.4米,车体高度3米,离地间隙0.4米,战斗全重达30吨。其车内乘员布置可能与“特拉克斯”2不同。该车的有效载荷高达9吨,能够携带更多的武器弹药、附加装甲和油料,甚至是更大口径的车载武器系统,从而提升其综合作战能力。

◎“哨兵”2轮式装甲车概念图,与实车有一定区别

“哨兵”2采用模块化设计,车上配有液压或电力混合式驾驶系统,可视情况灵活选择动力套件,也可附加装甲套件。装甲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布局,动力舱位于车首右侧,其后的车体上方是发动机的排气百叶窗,排气管设在百叶窗旁边。车体前部安装有楔形装甲,其首上装甲板的倾角更大,车首尖锐,不过取消了“特拉克斯”2可折叠的防浪板,首上装甲用螺栓固定了多块附加装甲模块。车首棱线上还增加了一组摄像头,可以前视和左右观察。该车可以安装全车监控头,车首、车体中部上方两侧以及车尾门上方都分布着CCD摄像机,使乘员在车内即可获得车外全方位的战场信息。首下装甲整体向内倾斜至前轮处,在保证较大车首空间以容纳发动机和传动机构的同时,尽量通过倾斜装甲板的设计来增强车首的防护力。车体两侧竖直,车体边线上部和轮舱线以下车体向内微微倾斜。战斗舱位于车体中部,驾驶舱和战斗舱由隔热降噪的隔板隔开。驾驶员有一扇向后上方开启的单片式舱盖,舱盖前方装有3具潜望镜。驾驶员的舱盖可在垂直位置闭锁。

驾驶员后面是MT30炮塔,其技术原型是UT30无人炮塔,主要改进是观察设备和传感器大多置于炮塔内部,减少外露。炮塔可以搭载的武器包括30毫米MK44“大毒蛇”Ⅱ机关炮,7.62毫米同轴机枪,烟雾弹发射器以及观瞄设备,炮塔右侧还有两枚射程高达4千米的拉斐尔“长钉”LR反坦克导弹。火炮和弹药都在遥控炮塔内,武器操纵员有防雷座椅和一个战术显控台,集成有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控制和发射手柄、操作按钮等。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车首灯嵌于首下装甲下,可受到首下装甲的保护。该车的四对车轮大致为等距离配置,前两对车轮装有动力转向机构。

“哨兵”2的基体装甲采用全焊接钢装甲结构,可以加挂附加装甲模块以提高防护力。它有一个经过优化的V型车底,车体两侧下方明显向内倾斜,车首首下装甲板下方也呈V型。它采用了被称为“v-over-v”的双V型车体设计。第一个V型在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第二个V型在车底传动系统上方,即载员舱和乘员舱。较低的V型底部设计,用于吸收地雷或简易爆炸装置(IED)刚刚爆炸时的部分冲击波,第个V型车体可以进一步衰减冲击波的破坏力,从而降低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哨兵”2的技术原型“特拉克斯2”两栖装甲车外形线条流畅美观

“哨兵”2车体后部载员舱空间很大,可搭载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乘员在舱内面对面而坐,座椅采用西方先进装甲车常见的独立式、可向上折叠的悬吊式防雷座椅,坐垫和靠背的主要面料为皮革,内衬为软质材料,并配有安全带,可增强载员在车辆高速行驶时的舒适性。载员舱没有布置射击孔,这是由于在车辆高速行驶的状态下,车载步兵通过射击孔射击的命中率并不理想,而且取消射击孔后,车体两侧加挂附加装甲后防护力也更强。车尾装有一扇液压控制的大型跳板式尾门,是主要的人员进出口。尾门上设有一扇向右开启的小型舱门,以防尾门无法放下。此外,在载员舱后上方还设有一扇向后上方开启的矩形舱盖,供载员在紧急情况下出入。后置装甲燃油箱位于尾门两侧,向外突出,使其具有与车体相同的装甲防护力。燃油箱固定在车尾两侧,既进加了车内空间,又减少了车内着火的危险。燃油自动控制装置可使一个油箱损坏时不致影响另一个。“哨兵”2还安装了SolarSigma Shield防护系统,以降低车辆的红外和雷达特征,这套系统使得装甲车难以被敌方发现、探测和攻击,从而使战车具有较强的战场优势。

机动性能

◎“哨兵”2的技术原型车有一个经过优化的“v-over-v”双V型车体设计

“哨兵”2装甲车动力为美国卡特彼勒6缸C9.3ACERT柴油发动机,功率600马力,配合美国艾里逊4500SP自动变速箱,有6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最大速度9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可在15秒之内从0加速到50千米/小时。其爬坡度可达60%,侧倾坡度30%,越壕宽2米。ACERT技术优化了发动机性能,使发动机具有动力强劲、可靠、经济并且排放低等特点,它在提供优良的燃油经济性的同时还达到了欧Ⅱ排放标准。发动机采用了橡胶隔离支架来配合整个发动机组件,从而优化对噪音和振动的控制。

卡特彼勒发动机采用了电子燃油喷射控制装置,从而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并采用了废气涡轮增压以改进性能。该发动机还配有寒冷天气启动套件。

为提高车辆的越野性能,该车配备了计算机控制的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CTIS),可使全部或单个轮胎气压在数分钟内达到预定值,可根据车辆行驶在不同地形的情况下,自动调整轮胎内的气压,以提高该车在湿地、松软地面以及沙地的通过能力和行驶速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同自动传动管理系统(ADM)相连,这套系统使“哨兵”2同时具备良好的公路行驶性能和越野机动性能。ADM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字信号,包括ABS(含轮速信息)、转向轮、加速器和刹车等,然后根据主要行驶状态,控制车轮驱动方式和分动齿轮的锁定和解脱。在行驶中,系统如果感知到行驶轮的无规则旋转,那么计算机就会自动激活各个车轮独立的差动齿轮锁。这不仅使驾驶员更加轻松,人员培训需求也降低到最低,并且增加了车辆的越野机动性,减小了动力传动系统的磨损。装甲车采用助力转向,大大减小了车辆的转弯半径,提高了车辆在城市巷战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特拉克斯”2装甲车模型

“哨兵”2采用车桥+悬架的独立式集成悬架系统,每个悬挂单元都为双叉臂型,因此在崎岖山路行驶的机动性及人员乘坐的舒适性都比较好。双叉臂式悬架由上下两根不等长叉臂(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以及支柱式液压减震器构成,上控制臂短于下控制臂。上控制臂的一端连接着支柱减震器,另一端连接着车身;下控制臂的一端连接着车轮,而另一端则连接着车身。上下控制臂还由一根连接杆相连,这根连杆同时也还与车轮相连接。在整个悬架构造中,通过对多个支点的连接提高了上下控制臂以及整个悬架的整体性。其缺点是制造成本高、悬架定位参数设定复杂,同时维修保养时的复杂程度高,在定位悬架及四轮定位时,参数也较难确定。

火力性能和信息化水平

◎“特拉克斯”2装甲车具备两栖能力

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哨兵”2的车体可以根据需要改装成一系列的武器平台。其主炮可发射30×173毫米机炮炮弹。该炮的炮管镀铬以延长其发射寿命。

该炮重156.04千克,全长3.4米,宽342.9毫米,高391.92毫米,发射速率为200发/分钟,其中高爆燃烧型弹药的炮口初速为1080米/秒,对付陆上目标时射程达3 000米。其尾翼稳定脱壳穿甲曳光弹可以击穿1000米外120毫米的钢装甲板,威力超过2A72型30毫米机关炮,其脱壳穿甲弹(APDS)可击穿1500米外60毫米的均质钢板,该炮对付装甲目标的有效射程在2000米内。该炮采用双供弹系统,利用两组独立的供弹链轮与离合器的系统运作,射击后坐力较低,命中精度更高。主炮和并列机枪采用陀螺仪双向稳定系统,具备对静止和运动目标射击能力。

在炮塔右侧有两枚“长钉”LR反坦克导弹。“长钉”LR是“长钉”家族中的远程型号,有效射程200~4000米。

“哨兵”2装甲车的火控系统包括炮塔上的外置式光电探测系统(内置热像仪、CCD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以及内部的显控台、弹道计算机等。车体内部的选弹单元可对弹药种类进行选择。该车最重要的信息化设备是带数据链的战场管理系统,可融入三军作战网络,从而实现单车与不同军兵种平台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据悉,MT30炮塔与下一代的BMS(战场管理系统)相连,它将炮塔的武器和探测设备以及主动防护系统通过网络连在一起,从而使车辆具有“猎-歼”能力和360度的全方位防护力。

◎“哨兵”2也配备了与目前装备的先进装甲车相同的驾驶与态势感知套件

为让载员了解情况,车内载员舱前方舱壁上装有一个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以便将本车及上级或其它平台传来的信息显示给载员。车长配有先进的通信系统、2台多功能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和控制面板,在车长舱内右侧还设有一个多功能操纵杆,可实时接收上级或其它平台传来的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和指令,操纵和指挥负担大幅减轻,整体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哨兵”2的驾驶员也有一个数字化的触屏控制台,配有多块多功能显示屏,显示屏可以提供车辆行驶状态、路况、故障检测等信息。用液晶显示屏取代仪表盘,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结语

“哨兵”2轮式装甲车以其优美的外形,先进的信息化装备,灵活的武器配置,较强的作战能力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将在未来战场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以及强大的运载能力,该车可以灵活多变,根据作战需求迅速改装成具备特定功能的战斗车辆,在战场上扮演步兵运载车、火力支援车、突击炮、电磁干扰车、指挥车等多个角色。在未来,它对澳大利亚陆军战斗力的提升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将大大促进其国防工业的发展。[编辑/行健]

作者:陈友龙
      来源:《兵器知识》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