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歼10和歼11竟然是这个样子

编者按:提起国产歼-10和歼-11战斗机,各位读者朋友们想必耳熟能详。这两款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第四代战斗机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不俗的作战能力,自服役起就成为了中国领空安全最坚实的保障。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战机谱系中竟然就已经有了歼-10和歼-11的身影,而到了70年代现在久闻其声不见其踪的歼轰-8,竟然也出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追溯一下这段久远的历史,看看当年中国的航空器设计者们是如何“脑洞大开”的。

1968年的歼-10:最有个性的可变后掠翼战机

众所周知,现在的歼-10战斗机是于上世纪80年代在歼-9六号方案腹部进气型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的结果,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歼-10这个编号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国军用飞机的编号序列之中。越南战争时期,单纯强调高空高速性能的第二代战斗机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受“导弹制胜论”影响的F-4“鬼怪”经常被机动灵活的米格-21打得疲于应对。但与此同时,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的F-111战斗轰炸机,却取得了不菲的战绩。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美国海军在F-111的舰载防空型发展失败后成功研制了世界上首款第三代战斗机F-14,而前苏联则开发了与F-111颇为接近的苏-24。至今,F-14虽然已经从美国海军中退役,但仍然是伊朗空军的主力机型;而苏-24则时至今日也是俄罗斯空军战术打击力量的中坚型号。

而受到这种发展思路影响的,并不只有美国和前苏联。早在1964年,在对越南战场上的空中对抗进行研究之后,中国空军便提出了研制一款在性能上能对F-4形成优势的新型战机的研制计划,要求新型战机在保持二代机较为优秀的高速性能的同时兼具较好的中低空机动性。1968年,新型战机的研制计划被交给沈阳飞机设计所(601所)进行。考虑到可变后掠翼技术在提升飞行品质和起降性能方面的作用,601所在对F-111的残骸进行认真的技术分析之后,提出了代号歼-10的可变后掠翼重型战斗机方案。该机的研发击中了中国航空工业的精锐力量,除601所以外,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派出力量参与到该机的设计之中。

老歼-10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空军实际需求和世界先进战机的发展潮流。该机除采用了可变后掠翼技术以外,还首次在中国战机设计上采用了三元带激波锥进气道,并计划配装基于“斯贝”涡扇发动机设计的新型高性能发动机。颇为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提升机动性能的需求,该机不但采用了可变后掠翼布局,而且还加装了全动鸭翼,这使得该机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款采用三翼面布局设计的可变后掠翼飞机。从预订技术水平来看,老歼-10如果能够研制成功,与同时代其他可变后掠翼战机相比其水平应该超过前苏联的米格-23而弱于美国的F-14,应该与法国的“幻影”G.8较为接近。遗憾的是,由于该机所需的技术超越当时中国航空工业水平,以及政策方面调整和中国空军需求上的变化,这种很有“个性”的战斗机最终于1980年停止了发展。

1969年的歼-11:中国版的“幻影”F.1

在贯穿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幻影”F.1虽然并不如伊朗空军的F-14那般引人瞩目,但也由于其不俗的表现引发外界的关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特别对伊军的“幻影”F.1进行了专门研究并特别予以,以至于大量的“幻影”F.1被迫逃往宿敌伊朗并被伊朗空军纳入麾下,其传奇经历令人称道。但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60年代,就在“幻影”F.1正在研制的同时,中国也在研制一款与其性能相似的战斗机。这款战机,就是预定作为当时中国空军主力机型的歼-6的替代者的歼-11。

从外形上看,老歼-11与“幻影”F.1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两种战斗机不但机长、翼展、空重等数据极其接近(考虑到飞行器设计上的特殊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两者都采用了中单翼常规布局、带有激波锥的二元进气道,甚至连机翼翼型都几乎完全一致,仅在垂尾设计上有着比较大的区别。考虑到老歼-11与“幻影”F.1在发展时间上的高度重叠(“幻影”F.1纸笔老歼-11早设计五年,而在老歼-11开始设计时“幻影”F.1刚刚开始试飞),以及上世纪60年代中法两国的军事技术交流水平,很显然601所既不可能直接引进或参考“幻影”F.1的设计方案,也不具备与法方共同就新型战机的具体设计展开讨论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航空技术人员的前瞻性眼光,也为东西方航空器设计者的心有灵犀而叹服。

从技术水平方面来说,老歼-11相比于设计比较“激进”的老歼-10而言显然更加符合中国航空工业的实际能力。应该说,如果该机能够比较快地确定设计方案,那么该机进入制造阶段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但由于老歼-11在设计阶段饱受动力装置选型的困扰(仅在设计初期该机就有“斯贝”、涡喷-7或两台涡喷-9三种不同的动力装置方案,后来又计划将法国的M53作为备选发动机之一),另外在火控雷达、航电系统、霹雳-4型半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等配套项目方面发展进度缓慢,以至于到上世纪80年代该机的设计指标已经不能中国空军需求,最终该机的研发也在80年代初随着中国空军新一代战斗机的竞标而下马。

1976年的歼轰-8:出师未捷后的浴火重生

近几年来,随着歼轰-7战斗轰炸机逐渐落后于时代,很多人猜测中国航空工业正在按照中国空军和海军要求研发该机的后继型号,这使得“歼轰-8”这个编号一时甚嚣尘上。关于所谓的“歼轰-8”,外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该机是歼轰-7的深度改进型,有的认为该机是苏-34的国内仿制版本,还有的则认为该机为全新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轰炸机。但实际上,与这些想法大相径庭的是,歼轰-8这个编号早在70年代就已经出现过了。而且,历史上的歼轰-8,正是与歼轰-7竞标后下马的机型。1974年的西沙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海军以弱搏强击沉原南越海军一艘护卫舰、击伤三艘驱逐舰,但同时却暴露了缺乏远程战机执行海上护航和远程攻击的缺陷。同时,中国空军也需要开发用于换装轰-5和强-5的后继机型,据此当时的国防科工委要求第三机械部(即后来的航空工业部)以一机两型的方式提供一款新型的战斗轰炸机满足中国军方需求。

接到研制任务后,西安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南昌飞机制造厂都提出了各自的竞标型号。其中,西安飞机提出的型号为后来成为歼轰-7的轰-7,而沈阳飞机制造厂则提出在歼-8基础上研发歼轰-8。歼轰-8在歼-8的基础上参考前苏联的米格-23改用了两侧进气布局,并针对战斗轰炸机的技术要求提升航程和载弹量、降低高空高速性能。由于歼轰-8以歼-8为设计基础,完善度比起轰-7和南昌飞机制造厂的强-6更高,因此起初第三机械部倾向采用歼轰-8作为新一代战斗轰炸机。但由于后来在进行分析后发现歼轰-8修改设计风险较高,且性能指标不如轰-7,故该方案最终在竞标中失败。进入上世纪80年代歼轰-7进入实际工程发展阶段之后,歼轰-8已经完全进入技术存档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歼轰-7与歼轰-8看似同属于“歼击轰炸机”系列的编号,然而事实上两者毫无关系。歼轰-7为继承原轰-7之后为表示该机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而加注了表示空战能力的“歼”字头,而歼轰-8则意味在歼-8基础上具备了轰炸能力。换句话说,歼轰-7属于轰炸机序列编号,而歼轰-8则属于战斗机序列编号。虽然歼轰-7因技术水平更加优异而获得了中国空军和海军的青睐,但歼轰-8事实上也并非是失败者——在歼轰-8下马后,该机所积累的两侧进气布局设计经验和技术被迅速运用到了歼-8Ⅱ的研制上。时至今日,歼-8Ⅱ的各个改型仍然在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中服役,这也算是歼轰-8为国防安全作出的“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