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癌症年轻化,我们如何先发制人?

昨天和今天,小编的朋友圈一直被这样一条消息刷屏《28岁网易女编辑离世,生前劝媒体人别熬夜》。

她叫王雅珊。来自河北,是网易的一名娱乐编辑。而她离开的原因是:肝癌。

今年3月7日,她在微博写下“生命进入倒计时!”让无数人垂泪。

在此之前,她也曾转载过人民日报的一篇《从疲劳到癌症仅需4步!你还在透支身体吗?》的微博,并发出感慨:“我就是例子啊!”

癌症越来越年轻化

28岁,本该是如花的年龄,拥有无限可能和美丽前程,但她却因肝癌离世!在为王雅珊惋惜的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癌症年轻化”这一可怕的现状。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癌症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无数案例表明:癌症的魔爪已经伸向了我们从没想过的花样年华。癌症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它就像一个狰狞魔鬼,正在大口地吞噬年轻人的未来和希望。

前段时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因患滑膜肉瘤去世的魏则西,年仅21岁;《滚蛋吧,肿瘤君》的作者熊顿因非霍奇金淋巴瘤逝世,年仅30岁;去年10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闵行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许剑峰因胃肝性腺癌去世,年仅36岁;让无数网友感慨世间父母大爱让人动容的美女主播邱园园因癌离世,年仅26岁……

专家表示,从临床情况来看,在年轻人当中,胃癌、鼻咽癌和各种肉瘤在男性患者中较为多见;而女性患者中乳腺癌、宫颈癌所占比例很大;儿童癌症多发于5岁前,其中急性白血病、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细胞瘤及肝肿瘤都比较常见。      

癌症为何出现年轻化趋势?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这些都是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标签”。

长期熬夜,会造成生物钟紊乱,而且,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褪黑素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了它,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就容易找上门来。但是很多年轻人却因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就像王雅珊。

此外,饮食不规律也是一大原因,平时难以按点吃饭,经常饿一顿饱一顿,而且年轻人喜欢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食物,不爱青菜、爱吃肉,尤其喜欢吃一些烟熏烧烤和麻辣烫等。

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有调查显示,年轻的癌症患者大多工作性质比较紧张,精神压力较大,作息紊乱。

面对癌症年轻化,我们如何先发制人?


一、改变观念,增强防癌意识。癌症不再只是老年病,随着癌症的年轻化,年轻人更要增强防癌意识。定期体检也是防癌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二、保持心情舒畅。癌症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经常不良的负面情绪、长期处于焦虑之中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年轻人除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外,还要学会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高度紧张,将心放宽,远离焦虑,学会减压,学会放松。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避免过烫或过咸饮食;同时要保证睡眠,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避免过劳。

四、坚持运动,避免久坐。久坐时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导致体重上升和肥胖,还会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这些都与癌症有密切关联。所以在闲暇时间,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